「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下川文化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0:14:3426阅

▲ 下川镇位置图
下川文化是发现于中国山西西南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以主要的遗址所在沁水县下川镇作为命名,其分布范围在山西沁水、垣曲、阳城,该文化的年代约在3万6千年-1万3千年前之间。为中国境内细石器时代的代表文化之一。

▲ 下川文化遗址旧石器地点分布示意图

下川遗址分布于沁水、垣曲、阳城三县交界处,是以细石器为特征、由近20个地点组成的遗址群。1970年发现,1973~1975年进行了调查发掘,发现石器地点16处,石制品1800件。包括细小石器和粗大石器两大类,以黑色、灰色燧石原料的细小石器为主,包括锥状、半锥状、柱状、楔状等各种形制的细石核和细石叶、尖状器、雕刻器、琢背小刀、石镞、石锯、锥钻、石核式石器和各种式样刮削器等,类型达40余种。其中雕刻器、石镞、琢背小刀、石核式石器、圆头刮削器、三棱小尖状器是其典型器物。粗大石器以砂岩、石英岩等为原料,类型有砍斫器、锛状器、石锤、研磨盘等。1978年发表的《下川文化——山西下川遗址调查报告》确立了下川文化。1976~1978年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又发现大量石制品。

▲ 雕刻器

▲ 刮削器

▲ 尖状器
下川文化的发现,表明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华北地区的细石器工艺已经成熟。代表了旧石器时代石器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下川大量出现细石器,说明当时已经普遍地使用刀、锯、短剑、弓箭、标枪等复合工具,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开始了新的飞跃。下川文化的发现对于探讨细石器工艺传统的起源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下川文化上承峙峪文化和小南海文化,下开新石器时代早期高度发达的细石器工艺之先河,在华北地区细石器工艺传统的发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三棱小尖状器

▲ 石核

▲ 石镞

▲ 琢背小刀
00026
相关推荐
2017年 山东挖出千年古墓 他是谁
青岛土山屯墓群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项目。这个千年古墓群于2017年被列入中国考古新发现的十大项目之一。这个古墓群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被意外发现于当地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青岛土山屯墓群一共发掘出近180座棺椁,跨越了约670年的时间。其中最具历史研究价值的是汉代时期的墓群。在这些汉代墓群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器具,包括青铜器、铁器、陶器、玉器等等,每类器具都有极多的种类划分。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4:05:240000张光直:“夏”问题——中国考古学的“哥德巴赫猜想”
在中国早期的历史上,夏商周三代显然是关键性的一段:中国文字记载的信史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开始的,中国这个国家是在这一段时期里形成的,整个中国历史时代的许多文物制度的基础是在这个时期里奠定的。自从科学的考古学在中国发达以来,很多人都期待着考古学对三代的历史会有重要的贡献;甚至很可以说,许多人会认为考古学对中国史学最大的贡献应该在三代。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50:210000美国人也有为难的时候,馆藏的中国文物修复不了,只好向中方求助
美国向中方求助复中国文物本文作者倪方六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科技水平一直领跑全球。以芯片来说,美国一停供,连华为这样在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型技术公司都拿它没辙,只能被卡脖子。但这么说并不等于美国人什么都行,中国就不行。比如,在文物传统修复技术方面,中国专家就让美国人竖大拇指,遇到问题为难了,要向中国求助。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52:230000日享一书ZZx01《西厂劳工 国有企业干群关系研究 1979~2006》
早上一朋友请我帮找一本书,花了些功夫搞到了,现在给大家分享下。该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先生的博士研究生游正林的博士论文出版的成果。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2:54:020008荐书 | 朱家溍《明清室内陈设》:紫禁城历史研究的真谛
作者:陈芳《明清室内陈设》编著:朱家溍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年12月定价:70.00元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4:12: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