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挖出古墓后,生产队长让社员将随葬品用麻袋拖走,被追查出来
旅游标志原型铜奔马到底是啥马?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我在以前《北京晚报》专栏上,曾写过了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有争议一事。

据发表于1974年第二期《考古学报》上的考古简报《武威雷台汉墓》一文介绍,当年,此墓位于时武威县城北大约两华里处,是新鲜人民公社新鲜大队第十三生产队所在地,如果已是市区一部分了。
这一发现很偶然,1969年9月10日,在当时“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下,当时的新鲜公社按县里布署挖战备地道,地道入口就选在当时的特大土堆——雷台南侧,参加挖地道的是新鲜大队的贫下中农们。

在挖掘过程中,一个农民一镐刨下去,手被震了一下,感觉刨在砖块上了,再来几下,就现出了一个大洞。就此,发现了一座埋葬一千多年的古墓葬,并出土随葬文物231件,其中就有后来被郭沫若称为“马踏飞燕”的“铜奔马”。
铜奔马到底是一匹什么马?争议最大。

在1983年之前,铜奔马的定性争议还是在学术圈内,在1983年被选定为中国国家旅游标志后,社会上不同声音就出现了。1996年,铜奔马又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宝”争议就大了。
出土铜奔马的雷台古墓,并不是正规考古发现的。
挖地道社员先挖到的是前墓室中南侧室。从中进入室后发现,此墓很大,里面是排列整齐的铜人、铜车、铜马等。最后里面的一个墓室(后室)还有座棺床,上有两具尸骨架,在尸骨脚下堆放着几件陶罐。

时名叫王洪尚的生产队长很有心计,知道挖到宝了,让社员找来装粮食的大麻袋,将墓里包括铜奔马在内的值钱的东西全部取了出来,然后用架子车拖到大队库房里匿藏了起来。
做完这一切后,王队员又让人将洞口堵起来。

虽然时人对文物的概念很淡,但“雷台出宝”的消息仍不胫而走。
很快,武威县就派人下来调查,觉悟比较高的社民纷纷交出了私藏的文物,藏匿在大队库房里的文物最后也交了出来,被拖到文庙(现在武威市博物馆)收藏保管。

随后的1969年11月,甘肃文物部门组织人员进行了考古发掘。
出土文物中,价值最高是一组铜车马仪仗俑,多达99件。其中铜马39匹、铜车14辆、俑45个、铜牛1头。
这99件文物件件铸造精美,最令人惊叹的是现在被作为中国国家旅游标志——最大的那只铜奔马,它的形体要比这批铜车马仪仗俑当中的任何马都要大,身高为34.5厘米,长约45厘米、宽为10.1厘米、重约7.15公斤。

铜奔马出土后一直没有响亮的“学名”。后来考古专家郭沫若根据此马的右后蹄下踏着一只燕子样的飞鸟的形态,诗意化地称之为“马踏飞燕”。
中国古人崇尚马,特别在汉代。这只大铜马到底是匹什么马?郭沫若也不知道。目前主要有五种说法。
一、“天马”。传说“天马”足踩浮云,可腾空飞驰,奔马踏着飞燕,正是遨游空中的“天马”形象。

二、“天驷”。“天驷”本指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四位星,名“房”,亦称“马祖神”。
三、“飞燕骝”。有学者据马下踏着燕子,联想到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一说,认为应该是“飞燕骝”。
四、“逮乌鸦”。这是一种千里马,名出马王堆帛书《相马经》中。
五、“汗血马”。此马原产地在土库曼斯坦,西汉时张骞出西域归来后称“西域多善马,马汗血”,这种良马因此得名,通称宝马。墓主人是位将军,随葬马又是写实风格,所骑的马自然应该是当时最好的汗血宝马。

张经纬:张光直:考古学领域最后的巨人
巨人之躯2013年时,三联书店再版了张光直先生系列作品(全九册),是迄今国内出版先生作品最全面的一版。作为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考古学界最富国际声誉的学者(曾任哈佛大学人类学主任,荣膺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光直先生这些作品大多写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在八十年代以来便陆续译成中文。时值先生去世十二年之际,重读作品,历久弥新。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5:09:260000河南挖出战国古墓 却出土宋朝瓷器(跨越千年)
战国古墓中的宋代瓷碗是盗墓贼留下。河南某地的一个村子,考古队在看似寻常的农田下,抢救性发掘出来一座超级大墓,墓葬四周密密麻麻的布满了陪葬坑。规模如此巨大的墓葬,墓主人生前一定有着高贵的身份。据村里的老人讲,几十年前,这一片有个土墩子,墩子上还有一座庙,叫做冢岗庙,庙里有一块清朝道光年间的碑,碑上清楚的刻着土墩子的名字不见冢。千年古墓我要新鲜事2024-01-18 20:16:300005山西黄金棺有多邪性?出土12年专家不敢打开:不是放人的棺材
在山西的太原市郊,有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寺庙,名为龙泉寺。这座寺庙历经沧桑,见证了数百年的风雨飘摇,却始终保持着一份不为人知的秘密。一直到2008年,这个秘密才开始被人们所揭开。故事的开端要从一个晴朗的春日说起。在那一年,寺庙的一处蓄水池因为漏水而引起了当地政府的注意。于是,几名工人被派遣到龙泉寺进行修复。他们挥动铁锹,担负着重建的使命,却无意间揭开了一个隐藏在土地下的古老之谜。我要新鲜事2023-09-22 19:53:290000西安发现二百多金饼 遭到工人哄抢(西安金饼)
西安发现的219枚金饼是埋葬在西汉时期。上世纪80年代在陕西西安北郊的一个砖厂推土机推土时,无意间发现一堆黄灿灿的东西,一时间周围干活的工人全都围观了过来。随后他们在周围的区域又发现了一大堆金饼,但都相继被一抢而空。随后警察立马赶往现场,将这批金饼全部追缴回来。219枚金饼我要新鲜事2023-10-20 20:14:150000朱乃诚:苏秉琦重建中国古史框架的努力和中国文明起源研究
苏秉琦在重建中国史前史的过程中,已经感觉到要完成这一课题的艰难程度。但是,他在重建中国史前史中吸取的经典著作的思想、明确的“文明起源”的概念,以及形成的有关中国文明起源的一些新的认识,却拓宽了他的研究思路,为他重建中国古史框架铺平了道路;同时也为他构建中国国史框架模式,找到了理论依据。所以,1991年之后,他在重建中国史前史的同时,又考虑了重建中国古史框架,进而探索中国国史问题。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