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户搜肥发现唐朝皇家女贵族墓,墓志透露她人漂亮,婚姻开放
唐房陵大长公主墓发现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中国古墓发现史上,有很多意外,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唐朝皇家女贵族墓——房陵大长公主墓的发现,便极偶然,竟然是农民搜肥时发现的。

房陵大长公主为唐朝开国皇帝、高祖李渊的第六女,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唐高宗李治的姑妈。其墓位于今陕西省富平县时称吕村乡双宝村北约250米处,在李渊献陵东北方约2.5公里。
房陵大长公主墓是献陵的陪葬墓之一。当地人以前并不知道地下还有一座唐朝墓葬,发现时地面上的封土早已不存,就是一片平地,上面有很多近现代民坟,早在民国时已成当地人的墓葬区。1975年,正是农业学大寨高潮后期,当年化肥少,为了种好庄稼,生产队要求户户积肥,所谓“车载筐抬担子挑,红旗招展干劲高”,就是当年的搜肥积肥场景。

有一天,一农户到房陵大长公主墓所在一带搜肥,刨地时发现地下有座古墓。搜肥是当地俗话,不少地方叫“拾粪”或“捡粪蛋”,把路边、荒野上的人禽粪便收集起来,背回去做农家肥。
上报上级后,由陕西省及当地文物部门,组织人员对该古墓进行了清理和发掘,从出土墓志上才知道这是一座唐朝女贵族墓,墓主人是房陵大长公主。

据考古简报,房陵大长公主墓座北朝南,整座墓由斜坡墓道、5个过洞、4个天井、前后甬道、前后墓室和6个小龛组成,水平全长57.8米。甬道和墓室都用青砖铺砌和券顶,在后甬道中间立有一道石门。
前窒和后室都为方形,穹隆形顶。前室边长约3.6米,顶最高处4.44米;后室边长约4.1米,顶高5.2米。为

后室西侧砌有石棺床,床上置石椁。
在清理时发现,这座早已被盗墓者光顾了,且不只一次,有多个盗洞,其中有前甬道南口顶部,有一直径0.59米的盗洞;在第一天井西小龛南侧,有一直径0.7米的斜行盗洞。
6个小龛的封门全都倒毁,龛内遗留的文物都埋在淤土中。这些盗墓者很在行,把后室放置随葬品的石椁撬开,又推倒侧放,里面的随葬品早被盗走,内空无一物。因为被盗,当年房陵大长公主的葬式无法弄清楚。

因遭多次盗扰,墓内遗留的随葬品多残缺不全。虽然如此,盗墓者还是给现代考古工作留下了一件最重要的文物——在前甬道,发现了记载墓主身份的墓志,不然根本不知道墓主情况。
墓志是重要文物,但在过去盗墓者眼里没用的,除了垫猪圈,没有其他用处;而且那么沉重,盗走也不方便。这些盗墓者还是有良心的,并没有将墓志砸碎。还有,珍贵的壁画,盗墓者也没有破坏。

房陵大长公主墓志现收藏于富平县文管所,为国家一级文物。呈正方形,边长0.87米。盖顶篆书“大唐故房陵大长公主墓志铭”12字。
志文阴刻,楷书,共30行,满行30字,实刻809字。书法类欧体,文为骈体排偶,记述了房陵公主的生平经历,相当有文采,应该出自当时的大文人之手。

墓文如下——
“若夫在天成象,珠连帝子之星;在地成形,莲耸天孙之重。固乃垂芳素简,□□缃图。仙凤发其嘉猷;河鲤扬其淑问者矣。公主□□陇西成纪人也。□景皇帝之孙,大武皇帝之第六女也。禀神婺之姿,□□娥之质,孕丽水之金府,播瑶池之玉英。尔其受训金床,承华绣褓。少女微□,时拂清河之树;高楼妙曲,还临栖凤之桐。泛兰吹以藻芳猷,贻蕙问而流雅范。敦诗悦礼,照史披图。文场翰□之奇,体物缘情之妙。故知班姬□藻,远谢词条;左嫔彤笔,深惭丽则。於足鲁郊筑馆,宠兼汤沐;齐侯执组,礼冠?华。武德四年岁次辛巳十一月甲申朔二日乙酉封永嘉公主,降于窦氏。既而琴瑟调乖,如宾敬阕。永徽五年,改封房陵大长公主,降于贺兰氏。灵兑仙闺,下镇阳台之詹;天津玉杼,俯抽园客之丝。
允穆中馈,□光沼□;践言履行,岂曰师资;罄周折旋,必贻来范。甲第□□,□戚里之贵;鱼轩凤辖,叨下嫁之荣。而举案齐眉,移天之义无爽;捧匝沃盥,巾栉之□不违。古称贤哲,无以加也。哀缠朝哭,翻伤对影之鸾;旭日将升,遽惨随轩之雁。瑶峰落构,泪竹空傅;桂浦沦波,孤舟独在。加以□亲之施,载洽宗姻;教子之方,义弘芳训。□□□□,□写龙□,凉官青□,鱼轩鹤盖,扈从岐阳。实谓永保期颐,延慈颜於膝下;岂悟高峰落照,促日驭於曦庭。痛切风枝,哀缠陟屺。以咸亨四年闰五月三日薨於九成宫之山第,春秋五十有五。呜呼哀哉!桂月徘徊,永绝金娥之影;榆星曜彩,长沦宝婺之晖。呜呼哀哉!悼深旒*,恩隆诏葬,□赠有加,□光恒典。即以其年十月四日陪葬於献陵。卜远戒期,神攒奄撤;容卫夜警,虞歌晓结,背城阙而叠鼓喧,指原茔而繁箫咽。睹落日之苍茫,听松风之凄切。恐陵谷之迁变,庶□存於芳烈,勒金石於泉门,与兰菊而无□。
呜呼哀哉!乃为铭曰:
构天锺庆,承华纂系,诞此川灵,柔姿凝□。性苞霏露,气芳兰蕙,婺开星柳,娥生月桂。荣光汤沐,礼缛王姬,筑馆于外,百两言归。睿云毓彩,朝日凝晖,音猷允塞,嘉声载飞。既称贤淑,亦言高行,禀性幽闲,因心孝敬。敬姜博远,班昭词令,□恭中馈,虔□粢盛。正位腾芳,宜家播美,螽斯在咏,芙蕖出水。龙□忽沈,凤桐半□,考行作谥,衔哀□诔。声芳戚里,誉飞兰室,扈从□□,□□□□。□□□验,返魂□□,夜川□水,惊风落日。灵驾首涂,虞歌喝路,□□□□,□□□□。□□摧枝,□□孺慕,空余懿范,传诸缣素。
咸亨四年十月廿一日”

咸亨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咸亨四年为公元673年。墓志所透露出信息中最引人注意的是身为贵妇的房陵大长公主,一生有过两次婚姻,证明了唐朝时开放的婚姻在唐朝早期已成形成,女人并不回避再嫁,拒绝接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扁担抱着走”的“一女不嫁二夫”旧俗,为中国古代婚姻史添了新注脚。

墓志还透露,房陵大长公主人长得漂亮。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房陵大长公主被上封号“永嘉”,是为“永嘉公主”,并以身封号嫁给窦奉节。“房陵大长公主”则是第二次婚姻前重封,时间在唐高宗李治永徽五年(公元654年),随后下嫁贺兰僧伽。
据此,房陵大长公主改嫁时是36岁,初嫁窦奉节时多大,婚姻持续多长时间不详。

海昏侯墓现19米盗洞 墓中出土10吨“金钱” 盗墓贼暴富后被抓
2003年3月份,江西省文物局接到举报电话,称在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观西村附近的一座山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土洞,很像是盗墓贼挖出来的。专家赶往现场勘察后发现,这是一个盗洞,深达19米,直指主墓室。为了保护墓中的文物,专家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挖掘,结果发现这是一座汉代海昏侯古墓,也是中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内涵最丰富的古墓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7-12 19:10:150001传统农村建房忌“骑龙脊”,啥意思?看看你家老宅盖在哪就明白
过去农村建房的讲究本文作者倪方六大家还记得老家的村庄什么模样吗?估计好多人不再回老家了——老家,只在记忆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村庄消失了,就是想回去看看,也没有机会了。而村庄,曾是中国传统风俗文化的载体,村庄的消失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令人惋惜!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2:11:030001三星堆越挖越诡异 越挖谜团越多的古蜀国遗址(七大未解之谜)
三星堆被国际媒体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专家们认为这一遗址的发现能够填补古蜀国文化和历史的空缺,让人们能够更好更清晰的认识到古蜀国的文化结构,然而三星堆在挖掘之后却不断停止挖掘,如此反复十几次,因为这个遗址越挖越诡异。三星堆越挖越诡异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1:14:330000学伍子胥盗墓掘陵,焚烧皇帝尸体,喝“骨灰汤”解恨,到底啥仇?
原题:朝廷命官盗南朝陈武帝万安陵本文作者倪方六事情往往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大概这也就是民间所谓的因果相连,冤冤相报吧。特别是在盗墓现象中,这情况似乎特别地明显。前面文章中说到的,昭明太子萧统的儿子把杜崱的祖坟挖了,杜崱收把萧统的陵刨了。这里要说的,也是一件因果盗墓。图:陈霸先画像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18:090000书评《从淮夷族群到编户齐民》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57: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