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墓挖开后,墓主身上的东西让现场考古人员眼都直了
第一件完整“金缕玉衣”出土记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中国考古大事记上,1968年7月20日,是一个不能遗漏、必须记载的日子。这一天,在河北满城汉墓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史书上记载、却从未见过的“金缕玉衣”。

这件玉衣,是中国考古迄今发现的最完整的一件!
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同墓异穴),位于河北满城县城西南1.5公里的陵山上。1968年解放军某部在此施工时偶然发现的,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发掘,并当面郭沫若要求直接安排发掘事宜。

从当年7月12日起,河北满城汉墓的考古清理工作,已推进到了地宫中最重要的后室。后室也是主室,这里是墓主刘胜的棺椁所在,最贵重的随葬品一般都在这里。
密切关注是次发掘工作的时中国科学院院长、著名考古专家郭沫若,之前已预感到会有重要的考古发现,特指示前方负责人之一、来自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学部考古研究所的卢兆荫,要多加注意。

打开后室石门发现,主室顶部的石板已塌了下来,庆幸的是,棺床正上方的两块还悬上面,这避免了对棺床文物的破坏,刘胜尸身穿的金缕玉衣得以完整的保存。
棺椁已完全腐朽,棺床上散落着漆皮、金属棺饰。7月20日下午开始清理棺椁堆积物,考古人员很小心,用小铁刀、竹签和长毛刷等工具,一点一点搞,由上而下、 层层拨开,清除上面的漆皮和朽木灰堆积层。堆积层清理后,令人惊喜的东西——“金缕玉衣”暴露了出来。

这是中国考古首次发现保存完整的玉衣,也是迄今最完整的一件,在场的考古人员也是第一次见到玉衣,眼都看直了。
多年以后,卢兆荫回忆起当年场景时还很激动:“当时兴奋的心情,真是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

发现金缕玉衣可是件大事,考古队立即报告在北京的郭沫若,后续清理工作也临时停了下来。两天后的7月22日,郭沫亲临考古现场,他对出土文物看得很仔细,重点看了其时尚未起取的后室随便葬品和棺床上的金缕玉衣。
棺床是由汉白玉石板铺成的,墓主刘胜的尸骸早已腐烂不存,套在尸身上的玉衣成了空壳,但模样很完整,可以清楚地看出收殓时的模样:整个尸身被完全罩在玉衣内,呈仰身直肢状,双手放于腹部,头西足东。根据双手放于下腹的情况,玉衣应该在刚倒头后不久即穿上,尸身尚没有僵硬。

由于被塌掉的棺椁板压平,玉衣扁了,特别是头部已完全瘪了下去,不过中间的鼻子很突出。
据《满城汉墓发掘报告》,由于现场提取难度非常大,考古人员研究后决定,将玉衣原封不动地原状取出,运回山下的临时库房。考古人员自制金属网和托盘,将玉衣分为上身和下身两块分别起取。为了防止在提取和运输过程中散乱,还用石膏作了固定。

在室内提取玉衣时,专家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事:玉衣前后两片异常,不合身,胸前那块下部宽大,呈臀部形状,而身后腰部位则较鼓。刘胜生前是畸形?不应该。
分析后认为,可能是收殓时比较匆忙,负责收殓的人不小心将玉衣穿反了。

而再看下身裤子的穿法,也证实了上述推测。玉衣裤筒的开缝处应该朝下,而左右两条裤筒的开缝都朝上,也穿反了。
为什么会这样?可能当时气氛紧张,又不便重穿,只能将错就错,把玉衣硬套在尸身上,所以看到的是这种样子。

坦桑尼亚蛮龙:仅发现一颗巨型牙齿化石(长15.5厘米)
坦桑尼亚蛮龙是一种目前还没有明确种属的肉食恐龙,唯一发现的化石就是一颗硕大的牙齿,这也是目前为止发现的肉食动物中最长的牙齿了,长度可以达到15.5厘米,几乎堪比一把直尺,而它之所以被称为蛮龙则主要是来自网络,但并不被科学家认可。坦桑尼亚蛮龙的化石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7:27:120000史念海:论泾渭清浊的演变
泾河和渭河孰清孰浊?这是长期以来各家争论的老问题,似乎无再论述的必要。不过它关系到泾渭两河流域土壤侵蚀的演变,还应该提出来重新研究讨论,为当前泾渭两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依据。一、有关泾渭清浊的论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5:26:040000鸿门宴上,项羽让樊哙喝了多少酒?马王堆汉墓揭开了真相
谈及鸿门宴上的樊哙,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生吃猪肉,茹毛饮血,悍勇豪放,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此之前他还喝了一杯酒。项庄舞剑之时,樊哙闯入宴会,非常愤怒地瞪着项羽,随后项羽赐酒,“则与斗卮(zhī)酒”,樊哙拜谢之后一饮而尽。其中,“斗卮酒”三个字成为千古之谜,千年来众说纷纭,马王堆汉墓出土之后终于揭开了真相。所谓“卮”,就是酒杯,但“斗卮”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要新鲜事2023-09-24 20:09:100000中国考古百年 | 想了解仰韶文化?快来打卡这处考古圣地!又一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侯俊杰迎着新时代中国考古学的曙光,踏着仰韶文化和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蹒跚的脚步,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在克服种种困难中艰难推进,在防疫战疫的严峻形势下有序施工,已经初显新姿、呼之欲出。历史底蕴深厚的仰韶村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核心分布区的重要遗址。1921年该遗址的首次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中国第一支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因此地而得名。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5:06:260000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山东青岛琅琊台遗址
发掘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吕凯一、遗址概况琅琊台遗址位于山东省东南沿海,青岛市黄岛区南部,遗址三面临海,起伏于主峰海拔高度为183.4米的众山之上(图1)。遗址现存秦汉时期夯土台基等多处遗存。遗址保护范围总面积约4平方千米,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5:44:4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