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土葬如何迷惑盗墓者?怕人知道,十六国时一皇帝夜里偷埋
三国疑冢多的葬俗原因分析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再来谈三国疑冢话题。
在前面的头条号文章中,我从时代背景方面分析三国疑冢的成因。事实上,丧俗更容易对墓葬方式产生影响,这篇文章就从葬俗来谈三国疑冢。

魏晋的葬法,主要有土葬、火葬、树葬、水葬、野葬、悬棺葬等。其中,土葬是当时普遍的埋葬方法,特别在汉民族中,“人土为安”是丧葬的基本观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一样。
土葬处理死人遗体的方法,一般是把尸体先装在棺材里,然后挖土坑,把棺材埋入地下。
传统土葬如何迷惑盗墓者?有几种比较特殊的葬法,一是虚葬,二、潜葬、三是招葬,四是复葬。这四种葬俗的存在,导致一个人死后可能有不只一处墓地。
本文先说最容易忽悠盗墓者的——虚葬。


虚葬,即伪葬,这是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一种特殊葬法,受到北朝十六国时期上层的青睐。这一葬法的具体做法是:墓主的尸体埋在他处,而同时备礼仪文物大张旗鼓地虚葬于明处,使人无从知晓其真墓所在,即造假墓玩障眼法迷惑盗墓者。
虚葬的产生和流行,是出于反盗墓的考虑和需要,由于盗墓之风盛行,逼迫丧家要在反盗墓方面做足文章。笔者的另著《盗墓史记》中,曾将这种葬法列入反盗墓手段,便是基于这个原因。
虚葬必有虚冢,传说中著名虚冢当属孔子的弟子为其设的五座假墓。

晚清文人俞樾著《茶香室丛钞》引《东家杂记》称,当年孔子的坟西侧有五座假坟,都是石头砌成的。这些坟都是他的弟子为他造的,目的是防止被后人盗掘。当时孔子的儒家观点仅是诸子百家之一种,并不是人人都赞成的,反对派多多。联想此背景,弟子为其造假坟,干扰对手还是有理由的。
据说后来始皇帝嬴政统一六国后,曾命人掘开了这些虚冢,里面竟然跑出了一只白兔子。此说显然是无稽之谈,不可信。但从中可以透露出,盗墓掘坟,在孔子那个时代或许已是一种社会现象了。为了防止惨剧的发生,反盗墓成了必须考虑的事情。

东晋之后的十六国中,后赵最为强盛。始主石勒当了15年皇帝,于咸和七年(公元333年)病死。石勒死后采取“虚葬”手段,夜里偷偷下葬,“夜瘗山谷,莫知其所,备文物虚葬,号高平陵。”
石勒的葬事与传说中曹操葬事如出一辙,秘葬的同时施行薄葬。据说石勒的墓内没有金银宝珠宝随葬,丧事也极为简单,官员参加丧礼都不被允许,以绝世人掘陵取财之歹念。

传说,诸葛亮在死后便设疑冢多处。现位于汉中盆地定军山下的诸葛亮冢,真假难说。诸葛亮秘葬定军山与他当年的经历有关。
定军山是米仓山向西北伸入汉中盆地的支脉,曾是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时兵戎相见的三国古战场。诸葛亮在北伐生涯中,曾在这一带驻军镇守,在山中推演八阵图,教兵演武,北伐曹魏,此山遂得名“定军山”。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虚葬便应该是诸葛亮墓,他死时有遗命,“葬汉中定军山”。但目前立碑的“诸葛武侯真墓”,其实是虚冢;而未说真冢的“武侯之墓”,反倒被认为是真的,由此民间有了“真墓不真,假墓不假”一说。
一般认为,诸葛亮的真实葬处是“武侯之墓”,位于定军山西北角,占地300多亩。实际这两处墓都是假的,“诸葛武侯真墓”,是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陕甘总督松筠,依当年诸葛亮疑冢说而垒;“武侯之墓”是诸葛亮的衣冠冢,也不是他的真身所在。
曹操墓有“七十二疑冢”的说法,虽然是靠不住的,但如果从民间反盗墓丧葬风俗来说,又是可能的。

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唐代长沙窑
唐代知名窑场,除了邢窑、越窑、巩县窑及黄堡窑之外,长沙窑也十分重要。此窑创烧于唐代,五代以后衰落,窑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亦称「铜官窑」。长沙窑的产品有壶、罐、碗、盘、盆、枕、烛台及象生动物等等,大多属于日常生活用品,产品销售国内与国外,以独特的造型及装饰技法着称于世,本文选取贴花水注、诗文水注、动物、碗及枕等器类,说明长沙窑的特色。1.长沙窑贴花水注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1:08:090002宋世坤:夜郎考古综论
建国五十年来,贵州省夜郎考古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值此夜郎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为了让大家了解夜郎考古情况,现就贵州古夜郎地区青铜文化的发现与分布,以及近几年来夜郎考古调查的收获,作一综合介绍。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贵州古夜郎地区青铜文化的发现和分布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09:380001小河公主容貌复原图:美丽的混血女孩(脸上挂着微笑)
曾经在我国新疆的罗布泊流域,人们发现了一具女性干尸,将其取名为小河公主,据说她是美丽的楼兰人,被发现时脸上还带着清晰可见的微笑,因此很受世人关注,考古学家甚至将小河公主的容貌进行了复原,那么小河公主容貌复原图到底什么样子呢?下面就跟着探秘志一起来看看吧!小河公主容貌复原图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1:47:170000潘志平、石岚:新疆和中亚及其有关的地理概念
新疆和中亚及其有关的一些地理概念,都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系统考察之,那就是一部亚洲腹地的地缘政治文化史。一.西域·新疆新疆古称西域,其实,“西域”常笼通地指说新疆及其以西,包括今天中亚五国的广大地区,界说不一。西域,顾名思义即西部地域,随着中原人士地理知识的丰富而扩大。冯承钧先生在其所著的《西域地名》序例中写道:0000新发现 | 重庆璧山区生基嘴墓群考古发掘取得新收获
生基嘴墓群位于璧山区璧城街道双龙村二社,背依山脊,前有护丘,左右两侧有两条小溪由西向东流经山咀前端汇合,形成“二龙”夹护的形势。2020年7~8月,为配合西部(重庆)科技创新小镇工程建设项目,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原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调查时发现该墓群,随后的勘探过程中初步廓清了墓群的保存状况、分布范围、时代内涵、形制结构等。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4:40:38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