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盗墓很出名,但同时代有一个盗墓者比他更狠,直接挖皇陵
三国疑冢成因分析
——时代原因·盗墓贼给现代考古出难题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中国历代墓葬中,三国时期墓葬疑冢最多,这是为什么?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主要从时代背景方面进行分析。
这是我前几年出版的《三国大墓》一书中,写过的内容,在以前的头条号也曾聊过相关话题。

在中国古代,事死如事人概念主导下的厚葬行为,始终是丧葬史的“主旋律”。即便在今天,人死了后还会给他随葬点物品,而不会“裸葬”,让逝者一丝不挂地来,一丝不挂地走。就是送进火葬场,也不会让尸主“空手”,而要在其手心塞点东西。
厚葬引起的社会问题是很多的,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盗墓现象的出现。
中国盗墓史上有一个规律,就是一波厚葬风之后,便有一波盗墓高潮。秦汉把中国古代厚葬观发挥得淋漓尽致,帝王甚至把一国财政的三分之一用来随葬的。到了汉末,便出现了中国古代盗墓史第一波盗墓高潮,此波一直持续到了南北朝。

实际上,以西汉时盗墓便已很凶了,当时官方允许民间私人铸钱,那么铸钱的原材料——铜,从哪里来?除了冶炼,便是盗墓。先秦时代贵族墓中的主要随葬品青铜器、兵器,便成了很好的发掘对象,民间盗挖古墓成风,好多在今天价值连城的精美青铜器,都是在西汉时被化成了铸钱的铜水。铸钱币如今天玩收藏一样,助推了一把盗墓。
到了三国,凡是有点权利的,几乎都不会放过从死人棺材里捞钱的机会。
三国群雄并起,窃国者多,有窃国之心者就更多了,他们在伺机窃国的同时,还想着盗墓。这一时期的名人,如曹操、孙权等人,都有盗墓劣迹(详见《三国大墓》一书其他章节)记录在案。

曹操盗墓很出名,但同时代有一个盗墓者比他更狠,直接挖帝王陵,他就是董卓,把洛阳、长安一带的皇陵名冢,几乎全挖了个遍。到了后来的十六国时期,如过江之鲫般争当皇帝的小国君主们,也热衷于盗墓,当时盗墓比现在各地搞房产开发还盛行,还热。
这一波盗墓高潮带来的破坏和损失,是无法估计的。盗墓不像考古发掘,要挖探方,保护文化层结构,尽量不破坏原貌,提取出最大化的历史、文化信息。盗墓者才不会谈这些呢,他们是给考古发掘捣蛋的,只讲能否盗出宝物来,才不会顾及文物保护呢。

而且,从已考古发掘古墓的被盗情况来看,有80-90%都是早期被盗。除了盗墓寻宝,堪舆在三国时的流行,也为时人提供了一出有效的损人“阴招”:挖坟掘坟,也就是俗话说的“挖祖坟”。此“阴招”以坏人风水,辱人门风为目的,对皇家而言,就是破龙脉,散王气,打击有仇者或政治对手。
现在河南安阳发现的所谓“曹操墓”,也是早期被盗,好多能证据墓主身份的物件都让盗走或是毁损了,甚至连“曹操”的尸体可能让污辱了,仅剩头盖骨,面部很可能是仇家或有政治目的的盗墓者砸坏了。

这样盗墓行为,所造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过去还有一种风水巫术,首先要破坏墓主的“阴间身份证”,能证明墓主身份的墓志、哀册、印玺什么的,首先要砸之毁之,让墓主无法到主管阴间事务的阎王那里报到,成为孤魂野鬼。
三国时期的陵冢能幸存到今天的,恐怕已没有几座了,这样的陵墓即便考古发掘到了,也难辩真伪,安阳“曹操墓”目前就是这样的尴尬。

中国目前发现几座曹操墓了?1970年代,在河北磁县邺城旧地曾发现了一座“曹操墓”,同样因为没有有力的物件出现,仅有一些陶器,争议一阵后而被否定。
另外在安徽、山东和河南其他地区,也都传出发现曹操墓的说法,但事后均被证实不可靠。

无畏龙:非洲大型恐龙(背部长有硕大帆状物/长7米)
无畏龙是一种鸟臀目下的禽龙超科恐龙,诞生于1.15亿年前-9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普遍可达7米,最大的特点就是背部长有大型帆状物,四肢的拇指前部长有尖刺,中间的三根指骨连接融合在一起,第一批无畏龙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无畏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6:11:380000陈淳:考古学推荐阅读文献
1.概论与简史保罗·巴恩:《当代学术入门——考古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保罗·巴恩主编:《剑桥插图考古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保罗·巴恩主编:《考古的故事——世界100次考古大发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保罗·麦克金德里克:《会说话的希腊石头》,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布郎丛书公司编著:《古代文明》,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0000三星堆神权政体的物化表现
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尤其是一、二号祭祀坑的相继发现,揭示出了古蜀王国的王权与神权之谜。它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夏商时代的古蜀文明,是一种高度发达的神权文明;夏商时代的古蜀王国,是一个实行神权政治的国家,三星堆遗址便是这个神权文明的政治中心之所在。(一)金杖与雕像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2:03:310000「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长阳人
长阳人化石,在1956年发现于湖北省长阳县西南下钟家湾村一个称为“龙洞”的石灰岩洞穴中,由贾兰坡教授命名为“长阳人”。长阳人化石近于现代人的性状较多,远没有北京猿人那么原始。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3:09: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