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女伎为什么要学踢球?引人之处现代球迷想不到
古代球迷为何爱看女足?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世界好戏连台!2:1,阿根廷终于在险境中出线,这场比赛大概是俄罗斯世界杯开赛以来最具悬念的一场比赛。
在现代,男子足球最受球迷追捧,拥有的球迷最多,而在中国古代情况不太一样,球迷对女子足球更为着迷。我明天(6月28日)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专栏,说的就是古代球迷看球那些事儿。
元杨维桢《蹋鞠歌赠刘叔芳》称:“蹋鞠复蹋鞠,佳人当好春…… 揭门缚彩观如堵,恰呼三三唤五五。”一场女子蹋鞠,球迷三五成群赶来围观,形成了“观如堵”之场面。
足球是从男人的脚下踢出来的,但后来也与戏秋千一样,成了女子娱乐项目。
蹴鞠是唐宋时女子春日里最流行的健身项目之一,寒食节女子蹴鞠十分流行,成为一种风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有一件宋代“蹴鞠纹陶枕”,上面的图案就是一个普通女子蹴鞠的场景,背负双手,拽起前襟,提右脚踢球,形象生动(见下图)。
与男子足球不同,女子蹴鞠时对抗性稍弱,更讲究技巧和艺术,以无门散踢的“表演赛”为主,一人也可以玩,两人对踢称“白打”,三人角踢叫“官场”。
元朝时娱乐圈女子擅蹴鞠最出名,水平也高。元吕诚《蹴鞠篇和铁崖先生》词记述的就是女子踢球场景:“江南稚女颜色新,百花楼前蹋绣轮,红蕖小袜不动尘。不动尘,放娇态。微风来,舞裙带。芙蓉小鞠蹋晓,金璧步摇声丁冬, 绣衫窄窄交斜红。交斜红,露玉腕。挥紫绵,浥香汗。”
踢球女子又是“放娇态”,又是“露玉腕”,如此“蹋绣轮”现代球迷可能不会想到,比足球宝贝还“养眼”,男球迷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也是古代球迷特别喜欢看女子踢球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女孩子参与,球迷都很有兴趣。唐康骈《剧谈录》中“潘将军失珠”故事提到,在京城胜业坊北街曾发生的一幕:有3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衣装蓝缕,穿木屐,立于道侧槐树下,值军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数丈。”如此这般,球迷兴趣大增,“于是观者渐众,超独异焉。”
因为球迷喜欢看女子足球,唐宋时习蹴鞠已成女伎的职能技能之一。
经过南宋的娱乐化改造,到元朝时蹴鞠的娱乐性更明显,女伎学习蹴鞠与学习琴棋书画一样,成一种娱乐手段。元关汉卿《女校尉书》戏词:“蹴鞠场中,鸣珂巷里,南北驰名,寰中可意。款侧金莲,微挪玉体,唐裙轻荡,绣带斜飘,舞袖低垂……关白打官场小踢,竿网下世无双,全场儿占了第一。”
从关汉卿的记述来看,元朝娱乐圈中女子脚下功夫不是一般的高,会蹴鞠的女子也更受男球迷青睐。
当年,看娱乐圈女子蹴鞠,是当年有消费条件男子的一种选择。《女校尉》也提到了时人看球的情况:“【寨儿冷】得自由,莫刚求。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唯蹴鞠最风流,演习得踢打温柔,施逞得解数滑熟。引脚蹑龙斩眼,担枪拐凤摇头。一左一右,折叠骨胜游。”
为了搞气氛,增加观赏性,还出现了男女球员同场踢球现象。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蹴鞠纹铜镜》,背面便是男女同场踢球场景,颇为有趣。
值得注意的是,蹴鞠表演到后来就成了青楼女子招揽生意的一种手法,意外刺激了古代青楼业的发展。
元萨都剌《妓女蹴鞠》里便有这样的说法:“【尾声】若道是成就了洞房中惜玉怜香愿,媒合了翠馆内淸风皓月筵,六片儿香皮做姻眷。荼蘼架边,蔷薇洞前,管教你到底团圆不离了半步儿远。”
牛顿龙:三叠纪晚期角鼻龙(仅出土齿骨/非正式名称)
牛顿龙是一种角鼻龙下目恐龙,诞生于2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不过目前来说牛顿龙这一名称并不是正式恐龙名称,一般在古生物学界都很少使用,大多被认为是斑龙或者镰齿龙下的一个种,于英国的威尔士出土的化石也非常少,只有一组齿骨。牛顿龙的化石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3:38:310000郭静云:中国上古文明的历史脉络
2016-09-23郭静云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笔者经过多年搜集、对照考古、文献以及其它学科所提供的资料,对中国上古史,尤其是“商文明”的历史得出新的理解。此研究成果较详细见于拙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一书中。因为对精神文化的理解离不开对历史背景的认识,在着重于讨论古人信仰之前,下面拟简略描述笔者对于上古史基本框架的认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03:040001雷东达龙:大型肉食爬行类(长12米/酷似鳄鱼)
雷东达龙是一种主龙类下的植龙科爬行动物,诞生于三叠纪末期,属于大型史前爬行生物,成年后的体长普遍可以达到10-12米,其中脑袋就占到了1.5米长,属于植龙类生物中衍化程度最高的物种,第一批化石发现于美国的新墨西哥州。雷东达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42:390003吉林考古专题(四) | 揭开尘封的抗战记忆——吉林老黑河遗址考古工作进行时
作者:李宁宁丰云姣等吉林考古专题之四揭开尘封的抗战记忆——吉林老黑河遗址考古工作进行时老黑河遗址地理位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1:59:120000古墓真有不灭的“长明灯” 么 专家解释压根没那么神奇
长明灯是我国古代陵墓中常见的照明用具,被认为是为了让逝者在来世能够找到回家的路。在古代,许多君王都非常重视陵墓的建造,会安置大量的长明灯,以便他们死后还可以回到宫殿中,再次进行统治。长明灯是否真的能够长达数百年不熄灭,一直是个神话般的话题。我要新鲜事2023-07-14 12:48: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