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陵墓有“压石冢”传说,风水师推荐理由仅4字,刘彻动心了
汉武帝茂陵选址因素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汉武帝刘彻的茂陵,营建始于公元前139年。
汉朝皇帝有即位第二年就营建寿陵的制度和风俗,《汉旧仪》上是这样说的:“天子即位,明年,将作大将营陵地。”

汉武帝也不例外,公元前140年,他接了老爸汉景帝的班,当上皇帝。第二年就组织、招募民夫,给自己修造陵墓。汉武帝“寿陵”基址选在槐里县茂乡。为什么选在这里?这就要说说汉朝皇陵的选址制度了。
中国古代皇陵选址,一般受到四大因素制约——
一是地理因素,
二是政治因素,
三是礼制因素,
四是风水因素。
风水因素是唐宋以后影响皇陵选址的最大因素,而在此之前,影响相对比较少,在秦汉时甚至不上风水因素。
汉朝皇陵选址考虑了风水因素?我看不是主要因素。有学者认为汉朝皇帝选址存在风水因素,茂陵所在地民间还有“压石冢”的故事,说当年汉武帝请了长安城内的一个有名的风水先生帮看了,风水先生推荐了,理由仅4个字——“卧看长安”。就是这四个字,汉武帝动了心。

这只是一种传说,并无史料记载。如果当时真的讲风水的话,史书上不会一字不提的。
那什么影响汉朝皇陵选址?主要是地理和礼制因素。西汉礼学家戴圣曾编了一本书,叫《礼记》,这本忆里就记载了当时的典章制度,书中提到了当时皇陵选址的原则,就是“葬者宜在国都之北”。
实际上,陵墓选址最好的方位,并不是正北,或东北,而是西或西北,这是因为西边是太阳落山的地方,也是神明休息的地方。日落于西,称为“暮”,暮通“墓”。皇帝是天子,死后自然希望以神明休息之处休息,日出日落现象对皇朝皇陵选址影响很大。

陵墓离都城多远为宜?以方便祭祀为宜。早上去了,中午能到,太阳落山前回到家。在这种考虑下,渭水北岸的咸阳原,就成为西汉皇帝的最佳葬地。如果北方没有空间和位置怎么办?那也要选在国都的周边,反正不能太远。这也是帝王“死后镇国”的需要,当然这是一种宗教迷信。
西汉共有11皇陵,除汉文帝霸陵在西安东郊的白鹿原上,宣帝杜陵在西安南郊的少陵原上外,其余9陵都在当时都城长安之北的咸阳原上。
从西到东,分别是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汉昭帝刘弗陵的平陵、汉成帝刘骜[ào]的延陵、汉平帝刘衎[kàn]的康陵、汉元帝刘奭[shì]的渭陵、汉哀帝刘欣的义陵、汉惠帝刘盈的安陵、汉高帝刘邦的长陵和汉景帝刘启的阳陵。茂陵在最西边,处于都城长安的西北方向。

说到汉武帝陵址选择的问题,有一个因素长期被史家忽视了,就是汉武帝的外婆家是这边人。
他的母亲王美人是茂乡所在槐里县人,槐里在今陕西兴平境内。从人情世故角度来看,“外婆家在那里”,极可能让汉武帝在选择葬地时想到了槐里,最终定在茂乡这个地方。
我这一推测也是有依据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引东汉学者应劭[shào]的话说:“帝自为陵,在长安西北八十余里。”这里的“帝自为陵”,清楚地交代,茂陵陵址是汉武帝自己选定的,而不是风水先生,也不是他的朝臣。

妃尸翻遍,玉骨凌乱,棺内宝物全被盗走,谁最早掘清陵?至今成谜
原题:民国最大规模盗皇陵运动上面几篇文章,说了民国时期北京昌平一带盗墓贼盗明朝皇家园陵的事情。从这篇开始,就来聊聊好多网友都知道的一些的清朝皇家陵园被盗的事情。一提起清朝皇家陵园,大家都会想起孙殿英,其实,最早盗清陵的,并不是孙殿英他们,最大规模盗清陵的也不是孙殿英他们,都是谁?图:位于河北遵化境内的清朝皇家陵园东陵,现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12:480000中国史学界对黄仁宇的反感
作者丨张宏杰原文标题为《史学何以堕落为一门纯技术的学科?——从黄仁宇61岁被解聘后说开去》节选自《历史的局外人》东方出版社,2018年版。01退稿与解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43:050000宝天曼龙:中国巨型食草恐龙(长25米/距今7000万年前)
在恐龙时代中晚期,地球上出现了许多大型恐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最高的恐龙腕龙等,还有更多是大家所不知道的,比如今天要介绍的宝天曼龙,它体长25米,是一种曾生活在中国的巨型恐龙,一起去认识看看。宝天曼龙基本资料宝天曼龙是一种中国的巨型食草恐龙,它体长25米,与达斯达敏斯龙、门多萨龙差不多大,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22位,生活在距今8000万-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5:00:190000「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小南海文化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南小南海附近的洞穴中。1960和1978年两次发掘。该文化以小型为主要特征。地质年代属晚更新世。据,下部地层(第6层)的年代为距今22150±500年;上部(第2、第3层)为距今11000±500年。洞穴与年代▲小南海洞穴遗址位置与周围地形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0:33:0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