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之后发生了什么?很意外,真像神话
嫦娥奔月之后发生了什么?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近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鹊桥”和“龙江一号”、“龙江二号”送入预定轨道——“嫦娥工程”再取得关键性进展,载人登月时间更近了,千年神话——“嫦娥奔月”将成真!

“嫦娥奔月”,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我明天(5月30日)北京晚报专栏“一方钩沉”,写的就是这方面话题《嫦娥为什么奔月》,这里先发一部分到”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上。
传嫦娥与羿是一对夫妻,因服用羿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之药”而奔月,成为月精,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广寒宫内。嫦娥是偷吃了丈夫羿不死仙药后奔月的,此即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中所谓:“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
嫦娥奔月之后发生了什么?很意外,竟然成了蛤蟆精!
张衡《灵宪》称:“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蟾蠩即蟾蜍,就是俗话说的癞蛤蟆,是很丑陋,令人生厌之物。嫦娥古今都受称赞的美女,“娥”字就是美好,在秦汉时轻盈美好者才称“娥”。退一步说,就算不是美女也不会如癞蛤蟆那样丑。

当初的姮娥之“姮”字从亘,有哭泣的意思,如此说来,嫦娥就是古人眼里那位在月宫中哭泣的美女。为什么哭泣?或许是因为在月宫里独自一人,为只能孤芳自赏、无法返回地球人间而难过吧。
那么,嫦娥来到月球上后,为什么会变成癞蛤蟆?合理的解释,应是因为偷食仙药,受到天帝的惩罚,并罚她制作不死之药。唐李商隐《寄远》诗称:“姮娥捣药无时已,玉女投壶未肯休。”

嫦娥在神话中为什么会化身蟾蜍,成为“月精”,而不是其他动物?比如猫、狗什么的。现代天文学研究发现,或与月球上的阴影像形有关,在古人眼里,阴影像一只蟾蜍,而且还是三足蟾。
嫦娥独自一人奔月,又变成了癞蛤蟆,实在可怜,为人间同情。

后来在神话传播中,嫦娥的地位渐渐得到了提高,其形象也被有意改变了,原来的“捣药女工”、“捣药蛤蟆”,变成纯粹、清洁的月亮女神“月精”,原来的工作重新想像出的“玉兔”来接任——“白兔捣药”。
目前“嫦娥奔月”工程将月球车命名为“玉兔号”,便因此而来,为新时代的嫦娥奔月添了佳话。

“白兔捣药”在汉魏时已形成,晋傅玄《拟天问》即称:“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太平御览·兽部十九》(卷九百七)“兔”条引乐府歌诗也说:“彩取神药山之端,白兔捣成虾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
再后来,又增加了“吴刚伐桂”的故事,这样,本来十分冷清的月宫,因为有嫦娥、三足蟾、玉兔、吴刚、桂树,而变成了美妙的“天上仙境”,嫦娥也因为有了玉兔相伴,不再冷清和孤独,实现了人类对嫦娥的同情。

为什么古人要给嫦娥设计出一个“玉兔”?原因难考,或与兔子的柔顺可爱有关,但最大可能是是因兔子“嘴有缺”,晋崔豹《古今注》称:“兔口有缺,尻有九孔”,这与月亮阴晴圆缺很相符。
而兔子“跑得快”,与嫦娥奔月也能匹配,传秦始皇有七匹名马,其中一匹便叫“白兔”。还可能与兔子祥瑞之兽说法有关,《春秋运斗枢》便称,“玉衡星散而为兔”,玉衡是北斗七星中最亮的一颗星。

最后要说的是,嫦娥奔月作为神话,本身就是虚构的。但这个故事却给中国古人的“飞天梦”作了最美最浪漫的诠释,“嫦娥奔月”从此成为中国人飞天梦想的代名词。现代航天登月事业命名为“嫦娥工程”不仅十分形象,还替古人圆了飞天梦。
NBA全明星赛编年史:1957绿军传奇
1956年,比尔-拉塞尔加盟NBA,并立即在波士顿建立不世伟业,然而拉塞尔并未入选1957年全明星赛,尽管这届全明星赛重回波士顿,第三次在这里举行,原因很简单,他受伤了,菜鸟赛季总共才打了48场比赛(拉塞尔也未拿到最佳新秀,给了同年进入NBA的队友汤姆-海因索恩)。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28:370000郭大顺:捕捉火花 陪苏秉琦先生聊天
晚年的苏秉琦先生爱聊天,尤其是触景生情、逢人忆事之时。说是聊天,先生的话题从不离开考古学科,很少有多余的话,也很少有重复的话。说是聊天,却往往是他的深思熟虑,从而时时充满新意。陪苏先生聊天,是一种享受。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6:14:550000新发现丨云梦出土年代最早“第一长文觚”现700余字策问类佚篇
郑家湖墓地位于湖北省云梦县城关镇,分布于楚王城遗址的东南郊,距龙岗墓地约1000米、睡虎地墓地约3000米。2020年9月以来,为配合云梦县市政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云梦县博物馆联合组队对该墓地进行了发掘,项目负责人罗运兵。发掘工作严格遵守《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及时做好工作预案,漆木器、丝织品等脆弱文物得以现场有效保护;同步开展了多学科检测研究。墓地位置图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51:240000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
01发掘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02项目负责人田伟西吴壁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古绛镇西吴壁村南,以丰富的夏商冶铜遗存闻名于世。2022年7月至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合作,在西吴壁遗址冶铜遗存集中分布区东部(遗址IE4区)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揭露出丰富的史前及夏商周等时期文化遗存,其中以商代墓地的发现最为重要。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3:52:050002葛剑雄:中国传统智慧与生态观
公元初的西汉人口不超过7000万,到1851年在清朝统治的范围内人口总数已突破4.3亿,增长了6倍。虽然清朝疆域的范围远远大于汉朝的疆域,但如以可耕地面积比较,增加量有限,因此如以农业产量为指标,两者还是有可比性的。在农业生产依然停留在人力作业的条件下,这4.3亿中国人完全是依靠本国生产的粮食和物资养活的。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