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之后发生了什么?很意外,真像神话
嫦娥奔月之后发生了什么?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近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鹊桥”和“龙江一号”、“龙江二号”送入预定轨道——“嫦娥工程”再取得关键性进展,载人登月时间更近了,千年神话——“嫦娥奔月”将成真!

“嫦娥奔月”,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我明天(5月30日)北京晚报专栏“一方钩沉”,写的就是这方面话题《嫦娥为什么奔月》,这里先发一部分到”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上。
传嫦娥与羿是一对夫妻,因服用羿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之药”而奔月,成为月精,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广寒宫内。嫦娥是偷吃了丈夫羿不死仙药后奔月的,此即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中所谓:“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
嫦娥奔月之后发生了什么?很意外,竟然成了蛤蟆精!
张衡《灵宪》称:“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蟾蠩即蟾蜍,就是俗话说的癞蛤蟆,是很丑陋,令人生厌之物。嫦娥古今都受称赞的美女,“娥”字就是美好,在秦汉时轻盈美好者才称“娥”。退一步说,就算不是美女也不会如癞蛤蟆那样丑。

当初的姮娥之“姮”字从亘,有哭泣的意思,如此说来,嫦娥就是古人眼里那位在月宫中哭泣的美女。为什么哭泣?或许是因为在月宫里独自一人,为只能孤芳自赏、无法返回地球人间而难过吧。
那么,嫦娥来到月球上后,为什么会变成癞蛤蟆?合理的解释,应是因为偷食仙药,受到天帝的惩罚,并罚她制作不死之药。唐李商隐《寄远》诗称:“姮娥捣药无时已,玉女投壶未肯休。”

嫦娥在神话中为什么会化身蟾蜍,成为“月精”,而不是其他动物?比如猫、狗什么的。现代天文学研究发现,或与月球上的阴影像形有关,在古人眼里,阴影像一只蟾蜍,而且还是三足蟾。
嫦娥独自一人奔月,又变成了癞蛤蟆,实在可怜,为人间同情。

后来在神话传播中,嫦娥的地位渐渐得到了提高,其形象也被有意改变了,原来的“捣药女工”、“捣药蛤蟆”,变成纯粹、清洁的月亮女神“月精”,原来的工作重新想像出的“玉兔”来接任——“白兔捣药”。
目前“嫦娥奔月”工程将月球车命名为“玉兔号”,便因此而来,为新时代的嫦娥奔月添了佳话。

“白兔捣药”在汉魏时已形成,晋傅玄《拟天问》即称:“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太平御览·兽部十九》(卷九百七)“兔”条引乐府歌诗也说:“彩取神药山之端,白兔捣成虾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
再后来,又增加了“吴刚伐桂”的故事,这样,本来十分冷清的月宫,因为有嫦娥、三足蟾、玉兔、吴刚、桂树,而变成了美妙的“天上仙境”,嫦娥也因为有了玉兔相伴,不再冷清和孤独,实现了人类对嫦娥的同情。

为什么古人要给嫦娥设计出一个“玉兔”?原因难考,或与兔子的柔顺可爱有关,但最大可能是是因兔子“嘴有缺”,晋崔豹《古今注》称:“兔口有缺,尻有九孔”,这与月亮阴晴圆缺很相符。
而兔子“跑得快”,与嫦娥奔月也能匹配,传秦始皇有七匹名马,其中一匹便叫“白兔”。还可能与兔子祥瑞之兽说法有关,《春秋运斗枢》便称,“玉衡星散而为兔”,玉衡是北斗七星中最亮的一颗星。

最后要说的是,嫦娥奔月作为神话,本身就是虚构的。但这个故事却给中国古人的“飞天梦”作了最美最浪漫的诠释,“嫦娥奔月”从此成为中国人飞天梦想的代名词。现代航天登月事业命名为“嫦娥工程”不仅十分形象,还替古人圆了飞天梦。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巡礼—夏商(一)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详细名单戳~重磅!“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公布!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0:42:2900012700年的古墓被发掘 现场由武警维持秩序 还找到了两项世界记录
我要新鲜事2023-04-24 23:31:250000西安发现隋代9岁女童墓 “穿越”文物成国宝 年纪轻轻穿金戴银
西安发现隋代9岁女童墓,揭开了我国历史中另一段神秘的篇章。1957年,考古专家在西安市玉祥门外发现一座古墓,经过认真的考古发掘,发现这座古墓竟然是隋代9岁女童的墓葬。这座墓葬规格高,令考古专家们大为惊讶。更令人惊叹的是,在墓室中发现了一对闪着绿光的玻璃瓶,这对玻璃瓶采用了古代最高超的吹玻璃工艺,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我要新鲜事2023-06-04 20:29:090001考古人物:郭静超:兴邦百年树碑半坡纪念中国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
2022年10月21日,中国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逝世,享年100岁。我们谨以此文纪念他为中国考古事业所做的开创性贡献,寄托对先生的敬仰和缅怀之情。“关学重实践,驷驖美秦风,好青年,好学生,远道任非轻。莫让那,交趾立柱,燕然勒铭,千载独光荣!勉负历史使命,争为民族英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01:0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