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殷周青铜器综览 第二卷——殷周时代青铜器纹饰之研究》
如果说世界上什么东西可以永恒,那一定是“思想”。几千年的《诗经》、《论语》现在我们还在传颂;《史记》、《汉书》里面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因此我们记住了历史上这些熠熠生辉的文人思想家:孔子、司马迁和班固等等。在文人雅客的世界里,留下经典的作品,那就永生了,后来人通过阅读不断地与其进行思想的碰撞、不断地缅怀他和他的时代。在这个层面上,2006年仙逝的林巳奈夫先生因为他的《殷周青铜器综览》这部巨作,一直都在。鸭梨小编一直觉得青铜器有一种特殊的美感,这种美感从我透过展柜看到它的第一眼起就开始震撼我,让我觉得世间竟有此尤物。
器体上装饰的各种动物纹饰、几何纹饰,让神圣精美的青铜器带点可爱的色彩,整个器物灵动起来,有不同的角度可以感知它。新书《殷周青铜器综览(第二卷)——殷周时代青铜器纹饰之研究》,正文部分附有纹饰图像236幅,图版部分则有纹饰图像2572幅,将青铜器上的纹饰分成了饕餮、牺首、龙、介于龙鸟之间的鬼神、凤凰、凤凰以外的鸟形神、其他动物形鬼神、人形鬼神、罔两、亚动物纹、几何纹这些大类,然后每个大类下面再细分成几小类到二十几小类不等,其中分类最详细的牺首有26小类之多。林巳奈夫先生占有如此丰富的资料,不仅仅是为了分类,而是要在弄清楚每一种纹饰时代演变和兴衰的基础上,探讨这些纹饰代表什么、含义是什么、同一件器物上的几种不同的纹饰间有什么关系。林巳奈夫先生用自己数十载的心血,满足了我们对青铜器纹饰的所有想象。

该书着力最多的是对饕餮纹饰的分析。作者认为饕餮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正面脸被装饰在器表最显眼的地方,头上戴很大的角或鸟的羽冠等,其种类多种多样,眼睛非常引人注目,鼻子像动物的鼻子,嘴巴的表现方法有点像被劈成两半的干鱼。还通过一个重要的标准“饕餮在鼻梁或前额处有上部呈倒梯形的刮刀状或倒U形装饰(作者暂时称之为“篦形装饰”)”,将其与有肩尊的肩部和簋耳上经常装饰的所谓牺首区别开来。以角或羽冠的形状为主要标准,将饕餮纹饰分为无角饕餮(图1)、T形羊角饕餮(图2)、羊角饕餮(图3)、大耳饕餮(图4)、牛角饕餮(图5)、几字形羽冠饕餮(图6)、水牛角饕餮(图7)、菌形角饕餮(图8)、尖叶角饕餮(图9)、羊角形两层角饕餮(图10)、大眉饕餮(图11)、两尖大耳饕餮(图12)和其他类饕餮。












从饕餮纹的分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做学问的细致入微,作者还十分擅长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古文字、古文献展开联想。比如甲骨金文中所见的幻想动物的象形文字——龙、凤等,和商、西周时代的青铜器或玉器上所见的图像联系起来,据此确定这些幻想动物当时的名称,并参考后代文献中被称为这些名字的动物的特性,以此类推商、西周时期这些动物图像的特性(图13)。





林巳奈夫先生之所以可以写出《综览》这样可以经得住时间沉淀的经典之作,不仅因为他有深厚的考古类型学、古文字学和文献学功底,熟悉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汉代的资料,仿佛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一切都可以为我所用来进行融会贯通;还因他将一个日本学者的认真发挥得淋漓尽致,为了对以自然界真实存在的动物为原型的纹饰进行准确的命名,他跑到了动物园里观察动物,在《综览》第二卷的图版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动物园的盘羊、羚牛、西藏野驴和蒙古野驴,南京近郊的水牛,日本蛇族研究所的尖吻蝮,京都动物园的印度象,东京动物园和阿姆斯特丹动物园的貘,苏门答腊犀牛标本(图14)。看来,要想成为杰出的学者,还要热爱生活、贴近大自然,对于周围的事物有一个敏锐的感知力和判断力。



另外,大家之所以是大家,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其观点可以被反复的验证,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近年来,因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1017号墓出土的霸伯山簋器盖上有一圈连山形装饰,引发了对该纹饰命名的讨论。有学者认为,铭文中的“宝山簋”,“宝”是修饰“山簋”,“山簋”指此簋的山形纽和与之对应的山形纹,可见旧之所谓环带纹、波纹、波曲纹、波浪纹,其实应改叫山纹、山形纹或连山纹(参见李零《山纹考》)。基于新材料而得出的观点可以说与三十几年前林巳奈夫的观点不谋而合(图15)。林巳奈夫先生对于山纹的定义是:有宽度的粗线弯曲成波浪形,凹进处填入鳞片、羽毛等图形的纹饰。虽然他没有看到几十年后出现的新材料“霸伯山簋”,但是凭借他对战国到汉代资料的熟悉,进而往前追溯,将当时容庚等学者都认为是“环带纹”的纹饰命名为“山纹”。


《殷周青铜器综览(第二卷)——殷周时代青铜器纹饰之研究》这部书,鸭梨小编在编辑时候,总是有种莫名的感动,若不是林巳奈夫先生对青铜器爱得深沉,又怎么探究得如此鞭辟入里?译者广濑薰雄老师严格尊重原书,原书中的明显错误之处也没有擅改,而是选择加注说明;对于原书中用日本传统物品做比喻而只有日本人才能看懂、原书说明不够详细以及引用文献后来出现的新情况等等均做了详细的注释。而且每一道校样广濑老师都要用一个月的时间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核对一遍,鸭梨小编一个标点符号的修改都逃不过他的眼睛。面对一部仰之弥高的原著,面对一位严谨认真的译者,这也许才是一个编辑的高光时刻。
南巨龙:南美超巨型恐龙(超过30米长/尾巴灵活)
南巨龙是一种泰坦巨龙类的超巨型恐龙,体长超过30米,诞生于88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尾巴灵活性非常强,比雷龙还要更加敏捷精准,据说能够快速拍中一只巨脉蜻蜓,第一批南巨龙化石是在南美的阿根廷发现的。南巨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3:54:180000江苏特大发现!发掘出一男四女合葬墓,出土一只金蝉价值9个亿
江苏特大发现!发掘出一男四女合葬墓,出土一只金蝉价值9个亿引言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中华民族蕴藏着许多的历史文物,所以考古也越来越受重视。考古不仅是要挖掘出宝物,更是对一个国家时间线的梳理,寻找国家丢失的记忆,这对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十分重要。这也是考古存在最大的意义,找回被历史遗留的文化底蕴。我要新鲜事2023-06-17 19:11:310002潘基文称韩日城市规划模仿中国考工记,那考工记咋做城市规划的?
古代中国第一波城市化本文作者倪方六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3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上表示,中国还会有5亿多人口走向城市。潘基文在讲话中,还提到了中国《周礼·考工记》,考工记是中国最早的城市规划指南,不只影响了中国,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城市的规划,数千年来也是模仿考工记的。那考工记咋做城市规划的?《周礼·考工记》的城市规划指导方针叫“营国制度”。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45:070000统万城遗址和石峁遗址被正式授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4月18日,在湖北武汉召开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场工作会议上,统万城遗址和石峁遗址被正式授牌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我要新鲜事2023-04-22 02:31:290000古代埃及为什么执着于木乃伊,难道说真的准备复活
埃及人把人包成木乃伊的目的是为了复活。自打文明古国当中,其实埃及的一些文明和我们中华文明还是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对于死者的态度则是完全不同。在我们中国的丧葬习惯当中,都是为了能够让人们能够早登极乐,然后有着好的轮回,但是在埃及中并不是这样。埃及更多的是把人给包成木乃伊,希望这个人有朝一日能够复活。埃及木乃伊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4:43: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