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早期高级领导坐的车子什么样?史书记载有五种车型
先秦高级轿车什么样?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现在出行,大家都是坐车。古人出行做什么车?
根据史料记载,车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传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发明的,黄帝又称“轩辕”。为什么有这称呼?便与他发明车子有关。

(古车)
“轩”即装有帷幕的古车,“辕”即横在车前面用来驾牲口的那根横木,这种“轩辕”,是黄帝发明的,这可是了不起的事情,人们干脆用“轩辕”来称呼黄帝。
这一车子发明的传说,无从考证,但远古时候就有了车,这是事实,并为现代考古发现所证实。

(车上殉人遗骸)
考古已发现了多种早期古车,车主死后不只陪葬自己生前心爱的车子,连车夫都一起埋了,令人吃惊——这从侧面说明,驾驶员自古就是一个危险职业,生命不仅仅受到交通事故的威胁。
这种发现。不只在河南安阳殷墟考古中发现,在山东齐国、鲁国的也都在有发现。而在殷墟上出土的中国最古老成熟文字甲骨文中,也找到了“车”这个字,这也证明在三千年前,车子已普遍使用了。甲骨文的“车”字写作——

(甲骨文“车”)
车子的原始功能就是一种运输和代步工具,但在今天却几成身份和地位的像征。其实,在古代更是这样,“有车族”代表是贵族。
古代的车子比现代的款式和功能还多还丰富,有的装饰得远远超过现代人的想像。
这里仅以先秦时期的古代来说,最能显示身份的是路车。
路车是先秦时期周天子及王后乘坐的车,也就是国家高级领导用车。路车也叫辂车,“辂”是绑在车辕上备人牵挽的横木,其驱动方式是,一木横遮车前,二人挽之,一人推之。

(辂车复原)
据《周礼·春官宗伯下》记载,依据装饰材料的不程,路车共有五种车型,称为“王之五路”——
玉路,车辕及衡端毂头与轭之末皆以玉为饰;
金路,车材之末皆以金为饰;
象路,车材之末皆以象牙为饰;
革路,用皮革包裹车上一些材料的末端并涂上漆;
木路,无前面四种装饰材料,仅加漆。
从上述可以看出,路车制造工艺考究,装饰豪华。后来周王将之当作重要待遇,赠给诸侯和宗室贵族、亲戚乘坐、享受。

(高级辂车)
王后也有专用豪车,款式同样有五种,称为“王后之五路”:即重翟、厌翟、安车、翟车、辇车五种车。其中的辇车,系人力牵引的小车,这从“辇”字的结构上就能看出来:两“夫”拉一“车”。

(秦坑出土 )
先秦时,贵族一般还拥有“田车”,就是打猎时的代步工具。
这种车用四匹骠肥体壮的马牵拉,“马力”十足,与现代的越野车功能很接近。另有一种“輶车”,这是一种轻车,带帷幕,供王的使臣乘坐。

(据秦坑出土复原的古代高级“卧车”)
先秦时人乘车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阶层用不同的车子,侯、卿、大夫、士、庶人乘坐的车子,分别叫夏篆、夏缦、墨车、栈车、役车。
这些车的主要区别表现在豪华程度和所用材料上,一个比一个差。
役车最差,是一种带货箱的车子,老百姓常用之拉货拖柴草什么的,当然也载人。
最后要说的是,古代的车子除了动力落后、使用人力、畜力之外,其设计、用材、包装等都是一流的,并不比现代车企做的差。

(考古出土的先秦车饰、用具)
中型兽脚亚目:依特米龙 仅出土破碎颅骨(视力超强)
伊特迷龙是一种兽脚亚目恐龙,诞生于上白垩纪时期,体长可达4.5米,属于中型恐龙的一种,目前仅仅只发现了一个非常小且破碎的颅骨化石,第一批化石挖掘于乌兹别克斯坦地区,研究发现它有着非常好的平衡力和视觉。伊特迷龙的种属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0:43:460002三十年前的成都僵尸事件 到底是咋回事(考古僵尸)
考古中发现的僵尸就只是一个噱头。1995年,四川成都发生僵尸事件,让人们恐慌了一段时间。很多人晚上不敢出门,当时的电视台也报道了这件事。这是什么事件?那年发生了什么?难道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僵尸吗?墓中古诗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2:21:280000长沙马王堆女尸“全面体检”,评估以前保存情况,还能保存多少年
马王堆古尸还能保存多少年?本文作者倪方六1972年,距今两千多年的汉朝古尸(女尸),在马王堆出土,轰动国内外。48年了,已过去近半个世纪。这具中国最著名古尸目前保存情况如何?还能保存多少年?马王堆古尸的出土,可以说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大奇迹。当时正处于那个特殊年代,但古尸的保护仍得到了当时国家最高层的关注和重视,国家组织了国内十几所重点医学院校来长沙,对古尸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20:320003刘绪:夏文化探讨的现状与任务
在中国,关于夏文化的探讨,如果从20世纪30年代初徐中舒先生第一次把考古材料与文献记载相结合,提出仰韶文化是夏文化之说开始①,距今已有80多年历史。80多年来,随着考古资料的积累和学者们的孜孜探求,学界已取得相当大的共识。但是,由于考古学的局限以及当时文字材料的缺失,局部存在分歧不可避免,要求百分之百准确也不可能,探索之路仍然漫长。那么,近些年夏文化探讨发生了什么?我们今后怎么办?这是需要关注的。0000智慧与小聪明的不同 决定了雍齿与曹无伤的结局不同
在封建历史上,“最厉害的帝王”刘邦遭遇过背叛。在那个风云诡谲的时代,似乎背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有两个人的背叛让刘邦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甚至有生命危险。这两个人就是雍齿和曹无伤。二、雍齿和曹无伤对刘邦的背叛形式和结果我要新鲜事2023-08-05 20:07: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