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许倬云:《西周史 增订版》
增订新版序一
感谢李峰先生,在台北出版「西周史」著作新版后面,惠赐长跋,补充二、三十年来,新出现的考古资料。跋文原文就有大约四十多页,再加上图版七十多页,工程不小。我深感他的厚意,也佩服他的功力。
我自从脊椎二度大手术以后,迄今再无体力查核许多考古资料。这些资料的重要性,经过李峰先生惠撰跋文提示,于西周发展的信息,遂可有更深一步的理解:这一长跋,对于西周史读者,大有帮助。他的博学卓识 ,点石成金,补充了许多该补的地方。感激佩服,谨此额手拜谢。
关于他的跋文部分,请大家自己看,我们读了他的跋文以后,也有一些感想,同时,也对于西周在最近发现的考古遗存,看到一些资料,彼此配合,我也提出拙见,补缺、释疑,也许对读者诸君的理解、能有帮助。
第一点,我想说明的是,西周的封建,在东方的中原平原上,西周建立许多封国。这些封国,帮助维持西周秩序在华山以东,迄于渤海边上,在这一大片中原的主要地区,控制整个旧日夏、商两代的疆域。那两代没有完全充实的结合为一。经过西周的封建,才有绵密的网络,使得这一疆域,终于笼罩在大的系统之内。在这一体制内,王室还居于领导地位。例如,有如李峰的提示:外藩已经分封,却仍兼任王室的公务干部。又如,较大规模的征伐,即使他姓诸族担任重要角色,然而,仍由王室与姬姓诸侯,担起主要部分的任务。 这个庞大的体系,内尊外卑体制,就替中国后来的格局,打下中央主导的基础。并在如此网络的基础上,更提示一个超越理念,将上帝和天命结合,天命和仁心结合,同为一体, 文化高层,建构了超越观念的启示。
这一启示,遂使如此广土众民上面的古代集合体,从那时以下,一直到今天,成为无法分割的文化体。文化体之坚实,是比政治体更重要,也当然比任何一代的政府的体制更为重要。文化体长久传承,政府结构却不妨除旧换新,与时俱进。从不同的统治方法,换成另外其他的方法,得到适当的调整,例如,从古代的封建,可以慢慢调节到皇权帝制;又可以从帝制调整到民主制度等等。
人类历史的长程发展,乃是文化层面的演变:历史的过程,在以文化基础上,启动重要调节。中国古代文化基础,当时以西周开展的大格局,笼罩在中原之上,笼罩中国千年万民之上,树立中国这一块人、地不能分割的长久局面。这个长久局面,对于东亚世界的稳定,有极大的意义。东亚之外,至今似乎还没有其他地区,也出现同样超越人种、超越地区的超越型的思想境界,也没有长久使用共同语言、共同文字,如此广大的一个讯息沟通网络。出现于东亚的个例,对世界将来的历史,是有极大的重要性。将来世界全球化之后,中国这个打不散的大局面,将是世界全球混乱很重要的一个安定力量!我们要感谢,从西周以下到今天,中国历代文明的持守者,坚持如此原则,努力使其基础越来越充实。
再回到西周本身,我愿先补充一段西周本身的起源。从考古资料显示:姬姓的周人,是和姜姓的羌人,以及西北边上的戎人,戎、姜两族帮助西周,构成了向东开发的大局面。这两支力量在中国内陆的西北方出现,有三个缺口,正好是从前童恩正的意见:中国国内「高山、高地、高纬度」大弧型的西北角落上,从俄罗斯到河西走廊,经过祁连山、贺兰山,今天宁夏曾经是水草丰美的屯垦地区,汉朝屯垦的居延,这个三角形的地带,是中国本部在西北开口的一个边缘,又有从此切入中国本部的通道,河西走廊:这一通道,旁边有青海大草原,中间是祈连山。祁连山两侧,都是良好的牧地,是牧人和农耕民族之间交接的地方。黄河一曲,转向东流,北面是蒙古,南面是今天陕北,然后南流。这个地方自古以来,气候改变,一南一北在这里拉锯战,有时候是牧地,有时变成农地。
西周本身追溯他们祖先发展过程,曾经自白,先人在这一带曾经陷于戎狄,但又回于农耕,这意思就是,我们曾经做过牧人,也曾经做过农人。这整句话,颇符合考古学资料反映,古代气候转变的大关口:距离现在四千年以前,欧亚大陆东半边,曾经有过一次很严重的酷寒,这酷寒大概维持了将近一千年之久。这一段的酷寒,使得牧人的地带往南移,农耕地更往南移,作物才可以生长。但等到西周出现的时候,正好回暖的时候,回暖的季节,使得本来无法往北开展的地区,又变成农耕地,至少出现农耕地和牧地交界之处。
另外一方面,这一带地方居住起来良好以后,欧亚交界处那条大的南北通道,乌拉尔泰山以南,开始的兴都库什山大的通道,许多畜马的民族,将他们制造和驾驭马车的技术,传到了东方,更于后来,牧人知道骑马,又将骑马的技术也传到东方。《诗经.大雅.緜》:「緜緜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膴膴,堇荼如饴。」西周开拓,「来朝走马」,到达浒下,显然已经学会骑乘了。
在西周开始,大概正好是乘马车的技术已经传到东方广大的草原上,使得这些驾驭马车的民族,他们南向和东向的压力,恰好压在前述的三个接触点上;构成了新发展牧地上的压力,于生产结构、战斗能力、各个方面,影响到中国农地为主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域。这些新来的族群,移动力大,人数众多,他们牧养方式也因为气候逐渐转变,比以前可以得到更多的生活资源,因此,他们的组织也可以比以前更有效地适应,更有效地进入本来已经属于农耕地带的关陇一带:这一西周的姬姓的族群,配合姜姓和戎氏之间,结合联盟,姬、姜联盟更是维持长久。姬姜联盟打下了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对于此后西周的发展有极大的用处,今天我们传说中的「姜太公」,就是一个姜姓的酋长,和姬姓的酋长通力合作,打下了西周的天下。傅斯年先生研究课题「周东封」的主力部分。
西周的天下可能是姬姓的,姜姓是他联盟的、也是通婚的亲戚族群。我们从这两「姓」的东向开展路线看:发展的过程,在牧野之战,以及此后分封,我们可以看出来都是两条管道:一条管道是黄河的北岸走,从陕北进入今天山西运城平原,进入山西的另外一端,那里正好连接到古代夏族的族群的疆域。
夏族族群大概从夏的部落联盟以后、以「夏」秩序的后人自居,其分布地带:从山西南部,一直延伸到过黄河,黄河的西岸,就是陕北这一带。这一带就变成由西向东,北路一线的通道—这一个通道是姬姓西周,向东开发的主力军。主流的道路大概是从中央走,下了华山,直接进入中原,经过牧野,一直到殷商首都「大邑商」,最近的安阳这一带。在这一主攻路线,姬周诸侯,韩、虞、虢、晋(唐)、卫、管、蔡,以至于东方大藩:周公长子受封的鲁,以及由此北转,分封召公儿子于燕山之下的燕。姬姓诸侯掌握了宗周和成周,两大片中央地带及其四周,号为中原。
中原南方还有一条线,东向开展,则是姜姓作为主力军。姜姓的主力军中,申、吕、谢、许,都从汉中河谷,这条坡道,进入汉水流域,连结淮河流域,再下去接到黄河向南开口的济、泗一带。这一条南方的路线,这一带的主力发展是姜姓诸侯。姜姓主力最大的兵站,是在今天的齐国。也就是今天山东半岛靠西边的一带,在这里姜姓氏族领袖,姜太公长子,受封于齐,中原东端最富庶的山东半岛。李峰先生最近研究历城考古遗址,也证实了这一观念。
周人向东开展的大基地,其中间一路,和北线一路,两条路,如前所述,向北继续发展的责任,都在姬姓族群的手上,所以从鲁国更往东北、往北走,就走到邢国、走到燕国。燕国有一个姬姓的大兵站,燕国的受封,就在今天北京附近。邢国以及其他的姬姓诸国,顺着太行山、以及顺着燕山,都有姬姓的后人。这一支又和山西境内,运城平原的晋国,顺着黄河边,跨出去可以接合上。所以,姬性的两条路,北线和中线结合在一起向北拐,一部分是追商人的后裔,追奔逐北,防堵殷商后裔再起于东北。另外一方面,在燕山底下,北边牧地和东北森林之间,开拓了姬姓的土地。
显然他们发展的任务,姜姓往南走,姬姓往北走。所以,齐国的姜姓,有不少地方是往南走的开展,进入江苏北部,徐、舒一带,遂成姜姓的开展空间。齐国后来是直接和南方巨强,吴、舒不断纠结,反映周初东封,齐国获得的空间,即是担任南进的主力军。
上述周人东封,这些在南线的开发上面,并不是只是为了姬姓族独大;东南的金、铜,以及后世的金属,铁,不论姬、姜,都是重要资源。江、湖、山、泽丰富的材木、与东南沿海的鱼、盐,都是黄土中原生活只所依仗。如此格局,中原腹地北取草原的牲口皮毛,南取金属、材木、鱼盐,当时中国的区间资源的供求转输,俨然已经建构为华夏生活圈的大格局。
这个宏大的格局,从今天的关陇一带,往东开展,散为扇形,一翼从齐国开展南下,一翼从鲁国开展北上。从陕西的北部,直到河北渤海、黄海、东海之滨,这一广大地区,由傅斯年先生所称的周东封与商移民,组织西周封建网络的农业城市群。这些农业封邑向北推动,互相支援,同化了、也接纳了北方牧人族群。这些族群包括,商代曾经很盛的鬼方,到了西周叫做槐氏,也就是「怀姓九宗」的怀,以及后来在晋国发展霸业历史上很重要的各种戎氏,这些戎人,在「坝上」一溜山谷,正如林沄提示,兼顾农、牧,遂为农牧转换混合型,发挥了彼此交流和互相共存的媒介。(林沄,夏至战国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燕京学报》14期,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官方网站)
先秦北方诸国开始筑长城,秦一中国,连结为「万里长城」:「长城线」能够存在,是南方的农耕族群,以自己城市筑墙的经验,构成了一条连续布防线,从大同到太原,渔阳,至今的北京,这一条线连续不断。 这一防线界定了中国农地和牧地的缓冲地带,既是南北的界划,也是南北的交集:既有战争和冲突,也有贸易和交流,长期如此纠缠,终于由模糊,而逐渐融合。这个宏大的格局,终于界定了中国的北方文化的刚强坚毅。
南方的发展模式,可能是人群的移动:西周时代,姜姓基地在偏于巴蜀的一面,向南开展发乃是顺路,由此南进汉水流域上游,逐步往南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寻找铜矿。 春秋时代的「吉金」,不外铜合金的铸品及其有关矿石,湖北的铜矿相当开发,到了战国的时候开发地更多。湖北的铜绿山矿,古人相当早就开采了。到今天,这一带还是铜、煤、等铜合金成分的金属都有的地区,古代没有用到很多稀有金属,但铜矿和锡矿是很重要的。这个向南寻找「南金」的动机,是他们继续不断试探,往南、往东,还西进入川,更深入中国的大西南,所谓「南中」,亦即由此打开了整个南方的南大门。
循此扇形展开一条线平行,往南走,又折华南与华东,终于,中国江河大平原的核心,和百越民族,吴越和湖南一带,洞庭湖边上古代山里面的越人,以及在过了岭南,广东的越人,北方的民族和沿海的越人,无不逐渐融合于华夏大集团的共同体。如此长期、长线的接触与融合,其面向之宽、广,彼此影响之深、远,遂能将整个南方,吸纳收揽于中国的文化的族群混合集团之内。西周时代的开展,毋宁是此后三千余年持续发展的发轫阶段。 其整个形势:扇形开展、往东开、往北开、往南开,就构成了中国广土众民,天下秩序的总体形势。
在如此基盘上面,西周又造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交流网。姬、姜两文化团体,带著作战任务,可是也带着丰沛的文化资源,交流沟通与逐渐融合,使得各处地方的文化,因为网络宽、网络密,笼罩在东方古代文明之上,终于,周东封与殷移民,古代和西周,结合为一体。夏、商作为基础的东方局面。本来是夷夏东徙,一变而为宗周与成周。古老的夷在东方,当年从海河流域看来,夏是在山西;可是从陕西看来,夏在中原。「华夏」,整体大布局,不是一天能够完成,乃是经过西周数代的分封,编织为彼此支援的共同体。 西周的分封,与历来外族进入中国,建立皇朝的历史,互相比较,西周的局面更宏阔、更长久,他发展的功能更为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使中国成为中国。「华夏」这两个字,要从华、夏,相结合,我们才能理解是西周,从割据一方,打造出一个「宅兹中国」的气魄。
我此篇序文,则补充李峰先生所说的意见。李跋提起过,西周本身的统治,不再是粗糙的部落统治,却已经进展到相当程度地专业化及职务分工,凡此,我称之为「统治机构分工合作」的机制,如此贯彻落实,即可使西周中央政权,指挥整个大的舞台,有效的统治整个中国东方大平原,以及其两侧,北方的平原,南方的河川、湖泊地带。这一强大的中央指挥部,据说是周公根据殷商王子的劝导设计,西周宏规的确非同小可,不可忽视。
公元前七八○年(周幽王二年)陕西岐山发生了中国史书记载较早的一次大地震。《毛诗正义注疏.小雅.十月之交》用了四句话、三十二个字,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这次地震发生的全过程和地震引起的地貌变迁:「烨烨震电,不令不宁。百川沸腾,山冢萃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潜莫惩。」顾功叙主编的《中国地震目录》将此次地震震级定为六至七级,震中位置岐山(北纬三四.五度,东经一○七.八度)。
地震时,「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国语.周语》)。三川即今陕西省的泾河、渭河、洛河。估计震级可达七级以上。引发山崩地裂,河川壅塞,接续是供水不良,亦即农作歉收的旱灾。这次震区广大,关陇周原,无不受灾。不仅经济损失严重。由于天灾引发的不安,可谓人心惶惶。幽王十一年,犬戎侵犯宗周,西周覆亡。
这次大地震,西周毁损,西、北方,进入西周腹地的戎人族群,深入渗透,愈来愈多,犬戎灭了西周本部的宗周。这一变化,两都体制,垮了一半。东封中原建「成周」为统治东土的中心。遂落实「东都」功能。当初,周公自己担任首辅,率领中央干部群,往返于西部宗周和东部成周之间。 东西来回移动的中央政府,能够兼顾西面基地和东方的封国。世界古代史上,有另一个晚于西周几乎千年的个例:欧洲古代的罗马帝国,分成东西两部分,西罗马是本部,新得领土东罗马,另设「副王」,开府治理。不需很久,东罗马形同独立,罗马帝国从此分裂。中国古代的帝国,假如不是周公采取两都并重的安排,也有可能分成东西,很难统一于一个中央。后来,等到宗周无法抵抗新来的族群的侵犯时,周王政权,可以退而求其次,重点置于东土,开拓更大的空间。
我们必须了解:西周的封国,并不裂土封彊,使子孙分享荣华富贵。西周诸侯,几百年来,分担了开拓、同化、联系、合作,构成广大亲属网络,叠加于分封藩属网络。这一宗统和王统,族群的三统合:宗族、族群、及政治统序,三统叠合为一体,构成了绵密的巨网,牢不可破。
相对于中国后世历史的征服王朝,西周建立的制度,最为牢固。五胡乱华后的胡人政权。只有拓跋氏的北魏主动采取汉化,胡汉混合,终极创造了隋唐大帝国。其他征服王朝,或者在中国消失了,或者被汉人驱逐,迁回老家故居,例如蒙古被明王朝大军驱赶漠北。另一方面,汉人持续在南部和西南部开拓,他们持续,而和缓的移民活动,经由通商和文化涵化过程,远多于经由武力征服。如传涵化的效果,终于将广大的南部和西部,融合于华夏中国的一体。
从古代典籍留下的记载,西周分封诸侯的训令「册命」,通常吩咐封君:必须注意族群间谍和谐,必须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信仰,必须促进本族与本地族群间不断互通婚姻。封君率领进驻的人员,分封文书常常列举派遣制作车辆、武器、铸铜、刻玉,或相关构件,烧窑、制陶、纺织、缝纫、旗号、乐器,各种工艺技能的专业队伍。由此可见,西周分封,也注重扩散当时属于先进的生产文化项目。这些集体移民队伍,竟可说也是介绍和转输工艺技能的任务,俾得在西周庞大文化体系内,扩散经济文化,普遍提高生产水平。
在李峰先生列举西周遗址,出土许多工艺品和工坊遗迹。例如陶器制作,包括瓦当、器用,遗址规模之多,储藏数量之大,无不惊人:在这里,等于是一个庞大的工艺制造基地,提供了当时工艺材料的资源,也足够提供工艺人才的训练基地。周原群的各种作坊,在古代而论,规模堪称庞大。我认为,如此庞大的制造基地,其任务是培养分封制度中,上述扩散周人工艺实力的基地:如此猜测,不知李峰先生认可否?
我谢谢联经的同仁,当然更也谢谢李峰先生,对我这本书很重要的补充,我今天是九十岁老人了,最近十余年来,身体并不很好,尤其几次大手术以后,我的手不能执笔,头不能俯仰,读书、写字都已属难事。撰写著作,都是靠口述笔录,请陈珮馨女士记录,在这一阶段,也感谢珮馨帮我们这个忙,谢谢。
增订新版序二
这一本《西周史》是我的英文著作《西周史》的中文版,从其出版至今,已经有将近三十年了。但其英文版问世在八十年代,因此论其英文版到今天的时间,差不多有四十年之久。实际上这本书应该重新改写。尤其是在近来二三十年内,西周的考古资料层出不穷,增加了许多可以讨论的问题。只是我退休以后,先是往来于美国与台湾之间,事多繁杂,无缘定心著作。后来外科手术,又延宕十年之久,现在则精力不足,难以重新整修,容纳新的考古资料,再写一本《西周史》。台湾的出版者希望在旧版的中文《西周史》基础上再发新版。我既然无法重新撰述,若对旧书稍加更动,仅能增加序文,将《西周史》问世到今天,种种需要重新考虑的问题,粗枝大叶,交代如下。
开章名义,必须要交代,我这几年来重新思考中国历史,乃经由世界史的视角,讨论中国史在世界史中的地位。我这几年来,常常感觉,法国发展的年鉴学派论述「大历史」,实在有其重要的意义。在年鉴学派的心目之中,历史有长程、短程。过去的历史著作,主要内容不外个人传记、政治变化,如朝代革命、典章制度等等,乃是最短的演变过程。更长的则是社会文化,这一历史进程为时较长,可能持续数百年之久。而更长于此者,乃是自然的变化,即我们寄体安生的地球,提供的自然环境。在这一环境中发生的长程变化,对于人类的行为,有所冲击,出现各地方族群的起伏分合,各种衍生的巨大影响。许靖华的《气候创造历史》就是从这一角度指出,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如果有所变化,将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引发大幅度和长程的变化。
最近二十多年来,我常常觉得,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在新石器时代转变到铜器时代的阶段,亦即距今四千年前,乃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中国北方考古遗址出现的古代气候变化的迹象,可以从植物的孢子、种类,确认气候从温暖转变为寒冷。那一段寒冷的气候,可能维持若干世纪的冰期,其涵盖的面确实相当广阔。欧亚旧大陆的北部,处处受到这一次由暖、寒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一段考古遗址的资料,最具代表性的乃是朱开沟的孢子遗存。从朱开沟资料反映的现象,后来在高纬度的各地考古遗址之中,都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印证。
距今四千年在我自己的心目中,似乎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之间的巨变。当然这些变化是渐进的过程。从长程的演变来看。高纬度相当于蒙古高原边缘的一条平行线,由东到西。就各处遗址中的孢子资料而言,如果有考古报告包含了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大概都可以看得出如此气温的变化的迹象。在中国考古学上看,有几个重要的变化可以特别摘出,予以讨论。
第一点,这一高纬度在线,各遗址都呈现从农耕或者农牧兼具,逐渐转变为游牧。但经过一两百年的时期,又出现农耕的现象往北移动,而游牧的现象则更往草原方向撤退。距今四千年左右的持续一两百年的变化,似乎不仅造成了中国地区人类活动的大变化,欧亚交界处的中东,以及地中海世界的欧洲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化。这三个地区的主要变化似乎都是平行的。
以中国地区而论,其最初呈现的现象,就是北方地区本来非常发达的地方文化,北面是红山、南面是山东半岛的大汶口,这两个文化忽然由盛而衰。尤其是山东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规模普遍萎缩,甚至于消失。其遗留的陶器也从精细的变成远为粗糙的陶器。在中国史籍的记载上,有过「祝融八姓」移入中原的报导。祝融八姓本来就是山东半岛以及邻近地区的地方族群。这一移动说明了山东甚至延伸到江苏,其居民必须迁移,他们的新石器文化,忽然不能延续。
那些当地的村落遗址,都从大型变为小型,人数减少,规模变小。他们迁入「中原」地区,即从海河流域,由东往西延伸,到华山脚下,黄河流域。这个中原地区,本来就有一个相当稳定的新石器时代文明,也就是以庙底沟二期为主要标志的一个宽长的文化带。这一文化地带并没有没有山东薄如「蛋壳」的黑陶,但却是稳定地、延续地成长,显示这一文化带是一个相当坚实的文化地带。祝融八姓移入中原,对这一文化带有其冲击。而祝融八姓除了分散在中原以外,也有很多进入淮汉地区,后来的楚国、宋国地区,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以至于在江汉一带,出现石家河文化遗址,有精致的玉器雕刻,和复杂的大型聚落群。
祝融八姓这一山东族群的移动,我以为乃是因为距今四千年前,北方寒冷的气候,构成了强大的高气压,使得南方季候风带来的湿气,不能再赐予山东地区本来的生活条件。当地的地方文化族群不能不迁入中原。中原地区承受季候风影响,原本就不如山东半岛强大;这一地区的耕作带,其气候虽条件并不优厚,却比较稳定。这一特色,反而促使居民彼此协合,成为一个具体的、坚实的人群组织基础,逐渐整合了本来分散的地方文化,构成了后世所谓「夏」、「商」的复杂组织,演化为国家和城市的社会共同体。也是在这一特定视角,我们可以同样观察关中地区延伸到河套之间,是否出现了同样的变化。
根据周人自己的记载,他们的先人曾经进出于农耕与游牧之间。他们本来是农耕文明,陷入戎狄,然后又回复到农耕。这一往复过程,既可以是人群从甲地到乙地的移动,无妨称之为大迁移(Exodus)。也可以解释为,气候变化使得同一地区的文明共同体,不能不因应气候变化,有所调节,才呈现了周人自己的记忆中,从农耕陷入游牧,又回复于农耕的往复过程。从朱开沟南北来看,从鄂尔多斯到陕北,也确实反映如此相当普遍的气候变化。也在这个意义上,周人的集体记忆和考古遗址呈现的现象,乃是彼此印证的。
另一方面,旧大陆的人类历史上,在距今四千年前,欧亚大陆交界处,出现了一波又一波骑马战斗民族的移动。他们从高加索、阿尔泰高纬度的地方,向南移动。有的直往南冲,冲入印度,一波一波进入印度。也有一些,向西进展,一波一波进入欧洲。进入欧洲的途径,可以直接往西,也可以在巴尔干一带折而向南,转入地中海。后者的转折方向,似乎比直接往西的大方向上,呈现其特色:经历多次移动,时间略晚,构成在海湾谷底的城邦。这一变化最主要的后果是,地中海海东一带,出现了希腊文明以前的族群移动,而希腊文明随之开始呈现于世界历史上。终于因为这一群海上战斗民族移动的特色,他们建构了欧洲文明的底盘。
上述两拨从欧亚交界处移动的族群移动:地中海海东一条路,以及波斯湾口另一条路:这两条途径的中间就是今天的中东地区,那里是世界古代文明中最重要的一环。两河文明由此发展起来。从这一现象看来,欧亚交界处,从北往南,屡次不断战斗民族的移动,对中东世界,以及后来的西方世界,都留下了重要的历史轨迹。
以此作为比较,我以为,西周的出现,也是在同样的条件下,构成了中国历史的大的转折。殷商的时代那个巨大的文明体,是在中原农耕文化的基础上成长而成为一连串的农村,没有后世欧洲和两河地区城邦现象,而是一串串稍有防卫土壁的农耕群落。这种的结构,农村群内的主、从关系,也就是殷商集团,甚至传统历史,更早时期「夏代「的基础,也就是从新石器时代转变到青铜时代的早期文明,它从来没有过城邦文明那样的巨大的内部经济差异。
上面说到,东亚地区、欧亚交界地区,以及两河地区与左右两条移动带,这三个地区发生的变化,基本上都是距今四千年前。它与其后的族群移动,有重大的相关性。总结一句话,距今四千年前的气候变化,在各地的冲击,造成了不同的后果。然而其冲击的出现,却在各地都影响新的文明发展阶段。由此看来,世界历史无论在何处,都有「铜山西崩、洛钟东应」效应。人类活动的世界性,竟可能早在此时,其讯息已有透露。
从欧亚大陆族群移动的现象看来,西周本身的建国就是一个族群迁移的过程。他们从今天陕西和甘肃交界处,也就是陕西省的东北角落上,泾水流域,逐渐迁向今天的西安。西周开始的时候,所谓丰镐就是今天西安市附近的周原。在此以前,他们屡次迁徙,从古公亶父到文王的时间,至少三次落脚新家。至于古公亶父以前迁移了多少次,就更不知道了。从公刘开始就搬家。究竟是人群迁移,还是因为气候改变,从牧到农,从农到牧往复的过程,哪个是比较完整的解释,我们无法确定,可能两者都是。气候逐渐暖化,农耕地区就逐渐北移和西移。本来陷于戎狄之中的周人,从原来的地点,一步一步,更向东南扩张。
这本书原来的有关章节,我也曾经陈述凡此大迁移的现象。在中国北方,由阿尔泰山到今天的大兴安岭,这一条在线,宽广的草原带,在距今四千年的时候,这一带非常繁忙。古代的典籍《史记》、《左传》等等,都有相应的叙述,提到各地种族的冲突。王国维先生著名的鬼方、猃狁等等之考证,这些名号其实都是一个族群。
今天回头看来,静安先生的话,有相当的成分是对的,但是也有颇可商榷之处。例如:这些族群的名称,发音类似是一回事,但是其本身从哪一个小部落扩张到大部落,其过程一定相当复杂。至于鬼方这个名称,在商人自己的记忆中,曾经与之有严重的冲突;武丁征伐鬼方三年,不分输赢。可是在殷墟卜辞的记载之中,居然未见「鬼方」之役。殷墟卜辞记载的商人的属方,各种「方」,有十几处之多,也未见「鬼方」。鬼方的名称,可能即是某一个大族群的或称,也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鬼方应是北方长时间存在的一个游牧民族。
我们必须注意处,则是距今四千年的气候大变化,从暖到寒,从寒又回到暖,考古学上孢子呈现的现象大概有两三百年之久。西周的起源回溯到他们还没有定居的时代,也就是公元前十六世纪上下。而等到西周正式开始,也就是差不多公元前十一世纪前后:凡此颇为符合这一段大迁移的时段。西周成立之后,北方并没有安静。西周铜器「小盂鼎」的原件已经不知所向。从小盂鼎的记载看,西周第四代君主,周康王时代,西周还与称为「猃狁」的族群曾经有一次冲突。西周军队面对的敌人有八千多,俘虏的有一万二千多。假如这是敌人的数目字,西周本身的军队也不会少于两万。两边数万人的阵容对抗,作战多日。其中有车、有马、有步兵,这个规模,放在那个时代的世界,也是相当可观。
从西周时代一直延伸到甚至春秋时代,远到今天的陕北、宁夏、绥远,近到山西的晋南,运城平原和汾河交界的地方,几乎处处都有所谓戎狄的痕迹。春秋时代晋国的大扩张,主要就是从运城平原,即他们刚刚开始被封的地点,往北、往东、往西扩张,将各种戎狄收纳到疆域之内。根据晋国祖先唐叔受封于晋,接奉的敕命,成王指示,在兴建的晋侯封地之内,即汾河流入运城平原的交界处,必须接受容纳夏人留下的风俗习惯,戎人留下的风俗习惯,还要注意到商文化的影响。这一个吩咐反映着,从西周早期开始到春秋中期,晋人扩张,建立霸权,以迄三家分晋:如此漫长的时期,这一今日山西地带始终还在进行戎狄华夏互相交错、互相融合的过程。
只有从如此背景上,我们才可以了解:中国地区族群移动延续的时间之长,族群之间融合过程的复杂,不是中东和地中海两个大文化区同时代的变化可以并列的。中国这盘棋,其涵盖的地区幅员之广,比中东的两河到埃及这一块要大,当然也比从地中海沿岸的小亚细亚到意大利半岛的范围要大。这两个文化地区的总面积也就和当时中国北部的总面积相差无几。中国这盘棋的复杂性和涵盖地区的广大,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现象,比西方的两个地区更复杂。当然,如此现象,也比骑马族群,屡次经由欧亚大陆相接处,「中路」,直接向南冲入印度河流域,然后转到恒河流域,呈现的族群层叠现象,也远为复杂。
从更广义的局面来讨论,自从西周进入中国的斗争以后,也就是西周和商人接触以后,西周不断争取商人势力范围内若干「属国」,终于成就「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在西周的南方、西北方、东北方各地的许多小的族群单位,在周人的金文铭词之中,这些小单位往往还带有「王」号,也就是说它们不是西周能直接管辖的藩属。比如常常出现的「折/仄国」,(「矢」字一撇翻转形),就是在周人疆域的边缘上,并不受西周管辖。周人的历史自称,如此局面,乃是由于「西伯」能行「仁政」。
固然,任何霸权,大约必须持有相当的武力,才能统辖一方。周人对于归顺族群的包容接纳,也的确有助于从霸权顺利进展到共主的过程。西周王室姬姓,与西北紧邻,姜姓族群,密切合作;后者的领袖姜尚,后世称为「姜太公」,带领本族,帮助姬姓打天下,姬、姜二姓,不仅时代婚姻,姜姓诸侯的封地,与姬姓王族子弟,分封于战略地点,共同维持这一集团的霸权。
西周未成气候时,可谓殷商的从属:号称「西伯」,亦即殷商属下各单位,在西方的一方主力。西方族群,包括今日关、陇、蜀、巴居住的族群,都是西周起兵东下时的盟国。殷商直属的微氏,世代是殷商史官,也早就输诚降周。姬、姜合体,以分封诸侯:几乎当时所有族群的各单位,所谓「殷遗民」:包括殷商王室后裔,以及那些东土中原的土著族群,无不接受周室封号,隶属西周体制。周王属下的封建网络,俨然开启了古代东亚第一个想到统一于一尊的集合体。
西周本身,从有历史记载,或者他们记忆记载,到今天我们能看到的考古报告看来,从周起始一直到文王时代,相当程度地反映其武装化的特性。二○一五年,泾阳发现的西周遗址,有两个大的集体墓葬群,一群有三四百单位,一处有两三百单位:其墓主都是单独的男士,却没有家属随葬。殉葬的有马、有牛、有狗。这个现象就很奇怪了。马、牛能负重、驾车,还能耕田 ;狗,无论是游牧,还是狩猎,都是必要的助手。这些个别男子的墓葬,反映了其既具有武士的身分,又是农耕的农夫,也许就是类似秦汉「屯田」的现象:军队驻守之处,兵员必须耕作,维持自己的生活,在必要的时候上马就作战。这种现象正反映了周人武装化。我们也才能够理解,为什么丰镐地区,即周原地区,能容纳许多不同的专业,而且还有大片大片的武装部队的屯垦地区。
二○一七年,宁夏彭阳姚河原遗址的发现,呈现周人开拓西北疆域的规划。西周早期诸侯级墓葬区、铸铜与制陶作坊、路网、壕沟、卜骨、卜甲等。凡此周王朝与西北戎狄族群的相处模式,应如李伯谦所说,姚河原遗址乃是「周人经略西北地区的前哨基地」。周人这一前哨基地应与周人获取西北方的重要战略资源—马,正如周人往西南方向争取淮汉铜料,同样重要。
周人自己的根据地,周原地区有各种手工业、陶瓷业、青铜器制作等等。同时也有农夫和武士。也就是说,周原这一大基地,未必是后来所谓的都城,而是一个大型战斗团体驻守之处。周原宫室和商代的殷墟的宫殿比,占地较小,结构也并不如何复杂。这正是代表一个可以随时准备迁徙的现象。无怪乎他们后来又一次迁徙到号称「宗周」的根据地。
这一西周早期反映的特性,也正说明其本身就是武装迁移大运动里边的一支。以此我们可以明白,西周在历史上自夸,「西伯善养老」,所以大家愿意接受他的领导,终于取得商人的三分天下有其二。这是从后世国家的观念来讨论。以那个时代的国家观念来看,国家并不一定定居。国家内部也并不一定有郡县等很充实的组织。商人的国家,似乎还没有发展为具体完整的形态,只是以「大邑商」作为武装基地。商人大军,随时向各处征伐。军队所到之处,向它投降的族群,就要送上贡礼。
出征的部队等于以武力勒索。殷墟卜辞,「征人方」大举,行程累月,只见当地君主迎候,却没有战事:可能即是殷商君主,宣扬武力,确立霸权的举动。似乎商人并没有裂土分封的封建制度,商人却有不少驻屯的基地:在北方是槁城,在江汉是盘龙城,在今天长江流域的中下游是新干。甚至,在周人所在,华山以西地区,殷商文化遗存,处处可见。有些被认为是「殷遗民」的族群,何尝不可能也是殷商霸权置放于西陲的驻军?
由此看见,商人并没有建立一个封国制度,而是一个巡游掠夺的制度。周人的众建亲戚,以为诸侯,实际是从巡游掠夺,转变为驻屯的戍军,占领那个地方。占领各地的驻防部队之间必须有所联系,而联系的线索网络,则是姬姓与异姓通婚,招抚不同姓族,于是同姓是亲族,异姓称为戚谊。皇亲国戚,编织为绵密的网络:就是我在本书的后面提到:「宗统」和「政统」的连结。宗统是亲属的网络,政统是号令的网络,这两者乃是叠合的。这一现象正是说明了,在族群大迁移过程中,从动到静的过渡期,还没有达到完全规划成行政单位的「郡县」制度。而是在这以前,处于游动的作战和掳掠之间过渡的时期,则是分兵戍守的时代。
这一现象与罗马共和国成为罗马帝国的过程也很相像。罗马帝国的疆域,都是各处投降的国家。罗马大军所至,各地纷纷服降。出征的部队,就驻扎在征服的地方,负责镇压和戍守,不再回到宗主的都城。分出去驻扎的地点互相支援,以维持霸主的权力。
因此西周的封建制度,其实在我看来,原本也是殷商模式的扩大:各地有驻防单位,类似罗马的军队分驻各国。西周以姬、姜二姓联合的力量,完成于「天下」的控制。相对而言,罗马始终没有将之演化为西周的宗族封建,没有建立一个长期的网络。西周是宗邦的观念,罗马是本城的观念,没有中间其他可以联系的纽带。中国是靠「众建亲属」,以为藩邦的制度,即以血缘纽带维系的「亲」和以婚姻关系结合的「戚」,这两条线,建构了一个庞大的亲属网络,重叠在戍军的武装控制之上—这是比罗马帝国有更坚实基础的统治机制。
往中东看,中东的大帝国,在巴比伦建立基地的和在尼尼微建立基地的,这两大帝国都没有网络现象。他们都在各处征讨之后,将各地的人民俘虏,迁入国内为奴隶,新征服的空地则移民种植放牧。犹太人在亡国后,整批被迁往尼尼微,就是如此现象。中东古代帝国,似乎并没有尝试,编织一个无形的网络,组织各处征服土地的人民,使他们融入亚述,或巴比伦。
中东和欧洲呈现的现象,与中国呈现的现象对比,中国经过伦理结构和政治分封,更进一步进入战国时代发展,而到秦汉落实的郡县。中国的帝国体制,遂是建立于「编户齐民」为基础,凭借察举制度,选贤与能,以收揽地方人才,纳入文官体系,担任分工合作的公职人员,以此建构为帝国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天命」以「人心」为依归,朝代更替,乃成历史发展的常态。这一人本主义的文化格局,内中国,而外夷狄,惟「文化」为尺度。却又开放同化,如果夷狄入中国,则以中国待之。中国文化的内涵,则不断吸纳外来成分,随时修改、扩大中国文化的内容:如此建立一个可久可大的复合社会体,可以不断修改这一格局,庶几适时更新。凡此特殊的弹性效应,维持了两千多年的「天下格局」,迄于今天,还可以迎接正在逐渐展开的全球化。
相对而言,中东和地中海,他们的发展过程,主体永远在移动,永远在分分合合地变化。中东地区,直到波斯时代才有中心的团体。而他们真正地结合在一起,则是通过一个信仰系统,即伊斯兰教出现以后,中东才定于一个统一于信仰系统内的文化团体。到中世纪,也就是相当于中国唐朝的时候,随着伊斯兰教崛起,才实现了宗教统一的「穆斯林天下」。可惜的是,代表旧波斯的逊尼派,和阿拉伯的什叶派,这两大宗派之间,至今未能解除彼此之间的猜忌和冲突。
欧洲更别提了,希腊城邦林立,经过雅典霸权的泛希腊列邦体制,长期处于松散的组织状态。小国以前是部族基地的分散,先来后到,各有城邦为其基地。部落分散的情况,成为各有主要族群为本体的列国。经过马其顿为主体的亚历山大帝国的短暂统一地中海东部和中东,不久再度分裂。罗马崛起,以一个城邦统一地中海。开始这一欧洲统一局面,乃是松散的霸权,罗马军团,分别戍守各地,各有新的独立的总督,罗马并不能有效的统治。及至「蛮族入侵」,冲垮了「罗马帝国」。各处「蛮族」接受基督教,族群列国接受基督教教权的统治之下,也就是基督教的扩张之下,依靠基督教的团结力量,笼罩于列国之上,才能合成超越列国的「公教天下」。
中国的宗教统一则是在天的信仰之上形成的。这一对天的信仰是西周发展出来的。这个「天」替代了商人的「帝」。我在台湾大学的硕士论文的题目就是天和帝的演化。「天」超越族群,超越地区差异,甚至超越于人类之外,超越宇宙生命,都属天的安排。所有的秩序,以及善恶的分界,都是从天而来。但是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的意志却是从民众集体意志反映呈现,天和人民的意志合二为一,是为「天命」。「天命」的现象要到西周建国以后,周人统治的广大国家的中央点,周人本来的基地在西面,征服这一广大平原后,将东方文明之地,视为「天下」的中央,于是「宅兹中国」,建立首都「成周」,「完成的周人天下」,将西面的基地,称为「宗周」,亦即「周人的宗邦」。
这一大块土地和这一大群人民的中心:人间秩序通天的点,人主经过高山,少室,通达于「天」,后来又分出几个分点,东部的泰山和西部的华山。山西的霍山也在圣山之列。凡此高山都是人君通天的通道。泰山,耸立东方达平原,高峻入云,主峰号称「天门」,直达天际。在这里,姜姓子弟许氏祖先,娶了姬姓长公主,以其特殊地位,主持泰山祀典,虽然自己的封邑在「许」,却在泰山有一处「方邑」,作为祭祀仪式专用地。这位「姑爷」,大概本身具有巫师身分:「许」字古体,即是舞者袖舞,发音则是长嘘之声。
中华大地的地理疆域和天上的众星是对照的。天涵盖万有,无所偏倚。天属大家,也代表大家。它的意志是众人的意志,它的使命是共同具有的使命。这一现象又与基督教和回教的独神信仰有巨大的差别。独神信仰必定是排外的。独神信仰第一次出现在埃及,但比较短暂,即太阳神的信仰,由埃及法老阿肯那顿(Akhenaten)首创,太阳神是独一的真神,对于众生,授予生命,并不具有偏爱、独占的含义。但是摩西借此延伸的「上帝」,则是排他的独一真神了。这一真神只保佑信服他的人。他的另一个面貌是当年沙漠里的风暴之神、惩罚之神、是杀伐之神。沙漠里的焚风,所到之处,火焰四起。摩西的上帝,因此不仅排他,而且具有强制性的独占,就不是普世爱人的神祇了。
中国的「天」则很像阿肯那顿原来的太阳神,是赐予生命之神,赐予存在之神,保证存在之神。于是中国的天下是信仰的天下,这种「天下」,可称为 universal order。封建群体是 cosmopolitan order,帝国则是 universal order。中国从距今四千年走到今天,这一格局,自秦汉帝国成形之后,两千年无法颠覆。基于如此特性,周人的「天」重视生命,王者受命于天,接受的使命乃是爱护人民。西周宣扬其能够成功,就是以仁民爱物,获得众多部族的领导权。天命无常,王者不能执行如此任务,「天命」就可以转移。尚书各篇,告诫周人:勤政爱民,甚至不许因酒误事。
从考古殉葬物品看,周人墓葬出现的酒器数量,相对于殷商墓葬的酒器,的确比例远为稀少。更须注意者:殷商墓葬,人殉常见;王家陵墓,随葬人殉,可以数以百计。从这些现象论,周人的确珍视生命,也保持朴实认真的生活态度。—这一现象,应是孔子经常推崇周代开国领袖文王与周公,甚至遥奉他们为儒家思想的源头。从这一角度看,周人立国,毋宁一锤定音,为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系统的价值观,确定了基调。于是,中国文化枢轴时代的开始就确定了天人之间的人本精神,为人之道的修业进德。
我也希望读者注意,西周秩序发展了许多复杂的管理制度 。西周从武装政府的团体,转化为一个庞大的封建统治网络:这一「宗统」,亦即亲属关系网与「君统」,亦即分封诸侯的政权隶属,建构了王权统治的管理系统,本书叙述西周「僚属」的分工,则是从封建社会转化成一个官僚管理系统,我在另一本《古代社会史论》上有所交代。在如此管理网络上,又逐渐发展经济交流网络的功能。这一转化过程,则在另一拙着《汉代农业》中也有所讲述。
在某种意义上,我的三部英文书原来在写作的时候,《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最早,《汉代农业》跟下去,《西周史》来结尾。其实这个三部曲是倒过来,《西周史》第一部,《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第二部,《汉代农业》第三部。在《汉代农业》中,才拿帝国的结构,政治的管理,族群的联系,经济上的交流,生产上的分工,综合为对于建构如此大格局的综合陈述。中国古代演化的三部曲,三部英文拙着的历史逻辑,有彼此连贯的特色,遂合组成连贯的交代。我还有若干其他散篇的论文,各有其专题,或向前跨到新石器的时代,或向后到了后代,甚至到了当代:但整体一贯,仍不外乎此处连贯三部曲的补充与推演。
总结言之,从西周到秦汉,中国经历长程演化,逐步融合各处文化群体,整合为一个亚洲东部大陆的共同体,在这一地区,遂出现了一个「华夏格局」的共同体。如此内部整合,又留下容纳外在新成分的「普世秩序」,在人类历史上,可谓仅见一次的个案。与世界其他文化系统的发展相比:中国地区,西周封建体系,比欧洲「蛮族入侵」后各地纷纷出现封建制度,早了一千余年。
春秋-战国时代,封建社会蜕变为列国体制的格局,相对于欧洲近古时期转化为公元十七世纪,西发利亚条约后的列国体制,也早了一个千年纪。秦汉帝国的天下秩序,其普世格局与整合的程度,在欧洲历史上,不同于基督教教廷的宗教信仰秩序的普世性,却只有在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开启,而在拿破仑帝国才有其普世秩序的气魄,却又为时不久,欧洲再度回归于列国体制。中国漫长的「普世秩序」个例,则虽有兴衰成败,或分或合,其基调长久不变。
今日世界,一方面经过物产流通,导致经济合;另一方面,经由科技发展,全体人类社会,共同拥有一个文化体系:于是人类共同建构全球化「普世秩序」共同体的愿景,居然呼之欲出。此时此际,中国历史呈现的特殊个案,应有其先驱的意义:于我人面对当今涌现的「全球化」大势之际,应有可备参考之处。
回顾三部拙着的撰写,每一部书到我手上,都是一个偶然。我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乃是讨论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流动,完成不久,史丹佛大学聘请 Mary Wright 教授主编一套「东亚研究丛书」,经过刘子健教授介绍,遂将这一拙着收入该系列的首册。《汉代农业》是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一群犹太学者,希望合撰一套关于汉代的专书。「汉代农业」的题目,当时本是杨联陞教授的工作;不幸他因病没有动笔,遂将这一任务转交给我,由我自撰成书。《西周史》则是老同学张光直想编一套耶鲁大学古史系列,将其中西周部分,分派给我。
这三部书,动手的机缘不同,却在撰写后,不知不觉成了三部曲。大概是我思考每一部书的时候,都会前面后面附带着一起想。在我看来,历史的发展是连贯,不能切断的。不知不觉,居然可以排列为「三部曲」。今日撰写新序,也藉此纪念几位故人:恩师李玄伯(宗侗)、李济之(济)、顾立雅(H.G. Creel)、前辈 Mary Wright、刘子健、杨联陞、老友 Jack Dull 和同学好友张光直各位的指导、启发和鼓励。以上各位故旧,均已物故,回顾往日,能不怆然!
(由于脊椎神经损坏,我已不能执笔书写,本文由我口述,有劳南京大学王波教授笔录,谨此致谢。)
谭氏龙:中国大型食草恐龙(长9米/距今6500万年前)
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目前中国已掘出了174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而这在其中,中国山东省发现了9种恐龙化石,其中就包括今天要介绍的谭氏龙,它体长可达9米,是种大型食草恐龙,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山东省,接下来一起去了解看看。谭氏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2:44:390000江苏发现了一个千年古墓 居然没有文物出土(古墓文物)
江苏发现的古墓当中居然没有发现文物。在我们的印象当中,每一个古墓当中应该都是有着文物的,尤其是一些规格比较大的古墓,肯定是身份比较高,那么陪葬品应该也比较多,在4月18日江苏的一个县城就发现了一个千年古墓,要知道能够保存到现在的千年古墓应该都是比较壮观的。很快,当地的文物保护部门就回应了记者。千年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5-05 20:42:58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邯郸赵城遗址
战国中晚期赵国都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区及其外围。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自中牟(今河南汤阴)迁都于此,前后历8世,前222年赵被秦灭后衰落。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曾于1940年作初步勘察和发掘。1972年以后,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和邯郸市文物保管所已把全城的范围基本勘探清楚。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53:200000牛世山:北白鹅部分墓主可能为商族后裔
自2020以来,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的每一次发现,都牵动人心。在北白鹅墓地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数十件带有铭文的青铜器。结合铜器的年代、铭文史实等,部分考古专家认为,北白鹅墓地是西周召公的后裔,这里可能是其后人的家族墓地和王畿内采邑。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10: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