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东西全让蒋介石运在台湾?台北故宫一国宝确让北京故宫眼馋
散氏盘,送给皇帝的寿礼
文/吴甜甜、倪方六

散氏盘
名称:散氏盘
年代:西周厉王时期
出土地:康熙年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
收藏地: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物价值:国家珍贵文物,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她是蒋介石政权败退台湾后的产物,从大陆带过去的众多国宝级文物,存放其中。这篇文章要说的“散氏盘”,就是其中一件重要的国宝级文物。
这批国宝运出大陆情况是这样的:1948年底,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看到大势已去,国民政府遂令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打包,搬上军舰转运台湾。当时这批文物分3批,共运走2972箱。另外,还有在南京首都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852箱,及其他单位文物也一起运台。

文物出库
中华几千年的文物精粹——历代的铜器、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稀世之珍,精华中的精华,就这样移居到台湾。现在北京故宫余存文物,与台北故宫藏品简直不能相比,可以说包括北京故宫藏品在内的中国好东西,都让蒋介石运到台湾去了,本文要说的散氏盘,便让北京故宫十分眼馋!
散氏盘,如今是台北故宫“十大镇馆宝物”之一,散氏盘之所以珍贵,在于它上面的铭文,当然还有它充满传奇的历史——散氏盘曾是官员拍马屁,献给清朝嘉庆皇帝50大寿的贺礼。
散氏盘何时何地出土,并没有搞清明确的地点,至今成谜。民国文物圈相传,清乾隆初年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出土。但是根据张廷济的《清仪阁题跋》上的记载,以及其他种种资料,散氏盘是在康熙间出土于陕西凤翔的,1810年以前,它一直在民间收藏。

文物抬搬运台场景
扬州有一位十分喜爱收藏古物的江姓翰林,得知散氏盘的消息后,便花重金买下了散氏盘。得到散氏盘后,盐商出身的江翰林又花重金复制了两件假盘,其中一件卖给了日本人,真器一直留在扬州。
这后散氏盘又易新主。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由鹾(cuó)使额勒布以重价购得,嘉庆十四年进贡内府。十四年即公元1809年,嘉庆皇帝50寿辰,当时朝廷曾命诸臣子、呈进书册字画等文物,但不得进献珠玉等物,额勒布便将散氏盘作为进贡的贺礼,送进了宫中。
但在过去老古玩界中,散氏般“进宫”故事,却是另外一种版本。有这么一说法,叫阮元定名散氏盘,阿毓宝献宝祝寿荣升。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湖南巡抚阿林保(一说阿毓宝)从扬州盐商手中重金购得此盘。

嘉庆皇帝颙琰
恰巧那年冬天是嘉庆皇帝颙琰(写作yóng yǎn、读作yǒng yán)50岁生日,抚阿林在大雪中将散氏盘敬献给皇上做寿礼。得此宝物,嘉庆皇帝很开心,据说不久升他作两江总督。
但是,嘉庆皇帝对古玩字画和美玉、铜器其实并不那么上心,散氏盘入贡内府后,便不再问津了。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六朝,没有一个皇帝将之当宝贝,肯去欣赏,散氏盘就像一个弃妃的存在,渐渐地被人忘记了,因为“打入冷宫”时间太久,谁也不知道宫中还有这样一件宝物,更不知道它收藏在什么地方。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火烧圆明园后,从内务府官员口中传出散氏盘在圆明园被烧毁了,并且,多年不见踪迹。于是,“散氏盘真的没啦,只有仿铸的那件了”的传闻甚嚣尘上,直到 1934年,散氏盘意外现身。
这是当年内务府核查养心殿陈设时,在库房中无意发现的,当时赶溥仪出宫,故清点文物。1935年《散氏盘》随清宫其它文物移交北平故宫博物院。

养心殿
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马衡,亲自带人清点故宫存留文物,将清宫留存下来的文物一 一登记造册。在登记到养心殿陈设时,在库房一角,工作人员打开一些常年无人问津的陈旧的木箱,发现其中一只箱子里面装着一只大铜盘。当时工作人员就怀疑了,喊这不是传统中的散氏盘?马衡听到,立即来到跟前,仔细端详着这件花纹精美,造型别致的铜盘,我的妈啊,难道真是传说中的散氏盘?一时激动不已,真可谓喜出望外。
根据上面的铭文的风格,当时现场基本可畏以确定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只是,民间一直传散氏盘真品被八国联军烧了,那这一件是真品还是赝品?一时无法确定,于是又有了后面文章的将要说的故事。

台北故宫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微信公众号jsnjnfl
赵玉亮|中国早期针灸:从扁鹊画像石谈起
针灸是我国中医体系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针刺是把金属或其他材质制成、形体细长而尖锐的针刺入人体某些固定部位,从而产生治疗疾病的作用。灸治则是将艾绒等揉成小团或小圆条,点燃后靠近人体体表的某些固定部位,施行热熨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针刺和灸治两种治疗方法都是基于“经络学说”选取有关的穴位进行治疗,且“针”和“灸”常相互配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针灸”常合称出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24:280000雄安考古,又有新发现!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近日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雄安新区起步区进行了13处文物遗存的考古发掘并通过专家验收,完成发掘面积7500平方米,出土陶、铜、铁、瓷等遗物1900余件套,发现一批仰韶晚期、龙山、夏商、东周、汉代及金元时期重要文化遗存。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3:42:220001段天璟:等级-规模法则在考古区域分析研究中的相关问题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46:140000南阳出土天子大墓 出土大量兵器(天子墓葬)
南阳出土的一个墓葬下方埋藏着许多的兵器。从古至今我国经历过了许多的朝代更迭以及王朝变迁,还有许多的国家建立起来,自然而然的出现了不少的君王级别的人物,这些人通常会称呼自己为天子,也就是天命之子的意思。在那个对于丧葬礼仪比较注重的年代,越是身份地位高的人越是有着比较高规格的墓葬。在前几年我国的河南南阳出现了一座天子墓葬。天子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09-23 20:50:5800002020年游学:甘肃省博的佛教造像与壁画
甘肃地区是古代佛教东传至中原的重要通道,所以历代均在甘肃各地留存有大量的佛教遗迹。所以此次参观的《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也是甘肃省博物馆的一大特色基本陈列展览。该展览从甘肃省博物馆的丰富藏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一百余件(组)佛教文物,从十六国时期至明清,跨越了近1700年的历史,全方位展示了绚丽多彩的甘肃佛教文化,可以让观者沉浸于于佛教文化的殿堂,品味佛教的学术、宗教和艺术价值。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07: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