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江西出土一座墓葬 46具女尸骨骼上分布着诡异“菜花”
2007年,江西靖安的一次考古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一座巨大的墓葬被发现,令人震惊的是,墓中安放了整整47具棺椁,其中46具是年龄在十几岁的少女。这些少女的遗骸状况异常,皮肤呈现黑色,身体赤裸,用竹席包裹,最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她们的骨骼上布满了绿色晶状体,形似“菜花”。

2006年底,江西靖安的村民们在夜晚听到山坡上传来奇怪的声音,勇敢的村民前往查看,发现了一些深不见底的洞,看上去非常像盗墓贼挖掘出的盗洞。村民们报告了这一情况,警方随即组织考古专家前去勘察。专家们的确发现了这些盗洞,而洞周围的土壤中散落了许多棺木的碎片和丝织物。
这一发现引起了极大的关切,专家们担心盗墓贼可能已经深入墓葬破坏文物。墓洞深达八米,预示着墓室主人地位非同寻常。于是,专家们决定通过洞口进入墓室,但墓室外面却有积水,为了进入墓室,他们不得不先将积水抽干。经过一番努力,积水被排干,专家们终于进入墓室,但却发现盗墓贼已经破坏了墓葬,所寻物品无获。
这座土丘的规模和形态令专家们兴奋不已。这座高达12米,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土丘,显然是一座巨大的古墓。然而,此时警方成功抓获了3名盗墓贼,成功追缴了被盗文物,这使专家们得以根据追缴的文物进行判断,墓葬可能是东周时期的,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考古队对墓葬展开了一个多月的挖掘,最终揭示了整座墓葬。墓葬的规模惊人,南北长约14.7米,东西宽约11.4米,总面积达到147平方米。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墓中的殉葬者。在专家们打开棺椁时,惊人的发现是:整整47具棺椁摆放整齐地安放在墓室内。这一规模在考古历史上尚属首次,这引发了人们的深思。随后的分析表明,这些少女是纺织女工,这使得这座墓葬变得更加神秘。
尽管殉葬者的地位可能并不是很高,但从她们身上出土的文物却揭示了古代纺织技术的高度。发现的纺织用具、丝织物、织锦等,表明古代人在简陋的条件下也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工艺品,这证明了古代纺织技术的成熟。

这座墓葬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历史信息,尤其是关于古代纺织技术和社会结构方面。这些少女的殉葬实践揭示了古代社会的某种风貌,而绿色晶状体的现象则可能是与殉葬习俗、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然而,这一发现只是考古工作的开始,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以揭示这座墓葬背后更加复杂的故事。
双庙龙:中国大型食草恐龙(长8米/距今9400万年前)
在中国,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就是辽宁,这里目前已出土了35种恐龙化石,其中包括前面介绍的中华丽羽龙和神州龙,还有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双庙龙,一起去认识看看吧!双庙龙基本资料体型:双庙龙是一种中国的大型恐龙,它体长8米,与锐龙和时代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234位,生活在距今1亿年-9400万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1:22:530002被偷盗次数最多的古墓 是盗墓贼的训练场(海量盗洞)
秦景公的墓葬有283个盗洞但也发现了大量文物和历史证据。中国考古史上发现盗洞最多的古墓,密密麻麻的盗洞大小总共283个。这些盗洞的年代从汉代一直到现代的都有,历朝历代的盗墓贼在这里都与其有过生死波动,可以说这里被盗墓贼完全当成一个训练基地。从这些盗洞可以看出,这些盗墓贼的水平有高有低,因为直接打到棺椁正中心的只有60多个,其他大部分的盗洞都被打偏了。秦景公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12-04 20:51:480000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5:52:150000盗墓者用特制工具探墓,放卫生纸标记,自以为聪明,警察找上门了
盗墓中的小动作本文作者倪方六俗话说“猫有猫道,鼠有鼠道”,盗墓这行也这样。盗墓的第一步得找墓,这就是圈内所说的“踩点”。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一起盗墓踩点的故事。这起盗墓是名叫白克军的人领头的,他家住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是一个盗墓老手,早在2007年就因为此事被判决入狱8个月。出来后也想走明道、正道,但不太好走,挣钱难,还是邪道来钱快,于是又当上了摸金校尉。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13:25000224个节气中哪个算第一个节气?别说“立春”啊,再想想
24个节气中哪个第一个节气?本文作者倪方六“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016年11月30日,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大多数人能背出来、习以为常的二十四节气被这么申遗,大家倒变得好奇起来。比如,本文要说的——24个节气中哪个第一个节气?节气民俗图:打春牛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22: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