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丞相陈平娶守寡五次的女人做老婆,刘邦当皇帝后出了一个禁令
汉代的婚礼规定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春秋天是传统的结婚高峰期。五一又要了,又是小长假,选择在此时结婚的人估计不会少。
结婚本来是人生一件大事,是十分开心的事情,但当事往往觉得“十分累人”。同样的,喝喜酒的人也会有这种体验,婚礼的排场越来越讲究,互相攀比,以致于让不少男女“恐婚”。
那么,婚礼大操大办是从什么开始开始的?由来已久。

(现代古式婚礼)
古人对婚礼是很重视的。《礼记.郊特牲》称,“天地合,而后万物兴。夫昏礼,万世之婚也”。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天地和谐,万物兴旺;男女婚礼,万世之始。
为此,先秦时的中国人已整出了一套结婚程序,从“纳采”开始,要经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到最后的“亲迎”等六个程序,此即所谓“六礼”。
在“亲迎”这最后一个环节,最为隆重,要办婚宴招待亲朋。亲朋也会送上一份贺礼,此即所谓“随礼”。这“礼”,现民间称作“红包”,有的直接叫做“份子钱”。
到了秦汉时期,先秦人的一套六礼婚姻制度被完整地继承了下来,内容变更得为丰富,婚礼开始讲究起来,这为后世的大操大办开了不好的头。

(现代办的汉式婚礼)
但是西汉初年,朝廷还是不提倡婚礼大操大办的,至少在汉高祖刘邦当皇帝时是这样。《晋书·礼志中》中提到了刘邦执政时有关婚礼的规定,刘邦当皇帝后曾下了一个“禁酒令”——“禁塞嫁娶饮酒食肉”。
既然下了“禁酒令”,说明当时已存在婚礼大操大办的现象,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
据《汉书.陈平传》记载,西汉的开国功臣之一、位至丞相的陈平,当年家里很穷。户牖乡富人张负见他相貌不凡,决定把守寡五次的孙女嫁给他。但定亲后,陈平无力置办酒宴,是张负予其“酒肉之资”,方得完婚。
陈平是在西汉建国前结的婚,娶的是守寡五次的女人,办酒席的钱是女人的。可此可见,办婚礼讲摆场在秦朝时即兴起了。

(陈平,官至丞相)
此操办之风到了西汉中后期,已变成了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盐铁论.散不足》中是这样说的,以前举行婚礼,用肉汤米饭,再加一些切细的肉块和熟肉招待客人。而现在,鱼肉重叠,烤肉满桌,大鱼老鳖,鹿胎、鹌鹑、香橙……十分丰富,原文是这样的——
“今民间酒食,殽旅重叠,燔炙满案,臑鳖脍鲤,麑卵鹑鷃橙枸,鲐鳢醢醯,众物杂味。”
当时人喝喜酒与现代的一些地方一样,往往是酩酊大醉,不醉不归,可见,现在人们常说的“喜酒喜酒,歪歪据据”,是有历史的。
当时,一些郡国为此专门颁布了地方版“禁酒令”——“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召贺”,也就是现代官方红头文件所说的举行婚礼禁止大操大办。

(敬酒)
但西汉第7位皇帝——汉宣帝刘询却认为此举不妥,他于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秋天,下了一道诏书,指示“勿行苛政”。作为皇帝,刘询接到地方郡国有关“禁酒令”的反映后,不只没有鼓励,反而提出了批评,禁止民间大操大办怎么能是“苛政”呢。
据《汉书·宣帝纪》记载,刘询的理由是这样的:婚姻之礼,是人伦中的大事;酒食会友,是行礼乐时使用的。禁止老百姓嫁娶时摆设酒食,以相庆贺,等于将乡里亲朋间应有的礼仪废除了,令民无可欢乐,这不是教化老百姓的好办法。
刘询还引用《诗经》上的,“民之失德,乾餱以愆”一语,强调自己开禁观点的正确。“民之失德,乾餱以愆”,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互相之间不和,大多因为在饮食上照顾不周。所以刘询指示,禁止地方再搞“禁酒令”。

(现代农村操办婚礼宴席场面)
刘询的本意,或许是想通过正常的婚礼仪式,让婚礼办的热闹点,使民间欢乐和谐,但他忘记了操办酒席容易引起铺张浪费这一最基本的规律。
刘询的“开酒令”一传达下去,民间奢侈之风大起,婚礼大操大办不再有顾虑,招待客人大鱼大肉,成了时人的必然选择,婚礼不隆重,别人看不起。
如此最高指示,民间就是想不大操大办也不行报,否则不懂礼数啊。

(穿婚鞋)
汉墓挖出3具特殊人骨,专家鉴定不是中国人种,咋来到中国无定论
民和胡李家汉代墓地考古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不少网友对考古很有兴趣。考古是从人类学中分离出来的一支人文学科,至今西方仍将考古从属于人类学,而不属于历史学。人类学又分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其中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材料,主要靠考古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36:070000梁云、王璐:论东汉帝陵形制的渊源
汉由光武帝刘秀建立,历时196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时期。东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社会风气较西汉发生了很大变化。著名史学家吕思勉说:“中国之文化,有一大转变,在乎两汉之间”。清赵翼的《廿二史札记》云“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多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注意到两汉开国者的不同风貌。余英时先生还由此阐述了两汉政权建立时社会背景的差异。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34:310000商朝为何叫“商” 甲骨文表明原因很简单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其兴起和发展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但商朝为何被命名为“商”却一直没有确凿的答案。根据史记的记载,商朝的名称来源于帝舜时期的一个人物,名叫契,他是帝舜的后代,受到帝舜的封赐,被封在商地,并被赐予了“商”姓,因此他被称为“商契”。这一命名的来历看似清晰,但实际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1.“商地”究竟指的是哪个地区我要新鲜事2023-09-29 20:32:490005芒康龙:西藏中型植食恐龙(长5米/化石破碎稀少)
芒康龙是一种覆盾甲龙亚目中的剑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5500万年前-1亿5000万年前的侏罗纪末期,体长普遍为5米左右,属于中型植食性恐龙之一,第一批化石出土于中国的西藏地区。芒康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0:14:100000过年时要买鱼吃鱼,图“年年有余”,中药铺挂鱼是啥风俗?
中国古代鱼文化本文作者倪方六过年时,不论是饭桌上还是墙上,家家都不会少了“鱼”,中国人讲究“年年有余”。中国人为何如此青睐“鱼”?其实这里面不只是讨个“鱼”谐音“余”的口彩。中国人有鱼崇拜情结。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39:1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