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出土史前陶器 表明早在5000年前 中国人已懂几何运算
几何学,公认起源于古埃及或古巴比伦,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开始发展。然而,最近的考古发现在中国甘肃的大地湾遗址中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可能表明世界上最早的几何学起源于中国。

在上世纪50年代,甘肃天水秦安县的考古专家发现了大地湾遗址,并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他们发现了许多令世界震惊的发现,包括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宫殿式建筑、混凝土地面、人造轻骨料和消防实例等。此外,他们还发现了一批彩陶,这些陶器的制作精度让人惊讶不已。
大地湾遗址被认为至少有6万年的人类活动痕迹,代代先民在此居住,不断探索未知世界并积累知识。在距今5000多年前,先民们制作了一批引起世界关注的陶器。
专家将大地湾遗址分为五个文化层,其中第四层是仰韶文化晚期,大约距今5500年到4900年左右。在这一层中,考古学家在主室中挖掘出一批奇特的陶器,包括泥质槽状条形盘、夹细砂长柄麻花耳铲形抄、泥质单环耳箕形抄和泥质带盖四把深腹罐。尽管这些陶器的形状各不相同,但专家们测量它们的容积后发现一个惊人的规律:条形盘的容积约为264.3立方厘米,铲形抄的容积约为2650.7立方厘米,箕形抄的容积约为5288.4立方厘米,四把深腹罐的容积约为26082.1立方厘米。

这组陶器的容积之间存在着十倍的递增关系,除了箕形抄是铲形抄的二倍之外。这种精确的容积关系令人惊叹,说明在5000年前,中国就已经掌握了度量衡标准,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度量衡之一。这组陶器的出现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除了度量衡标准,这组陶器还反映出当时的先民已经掌握了十进制的概念。容积之间的十倍递增关系表明,他们早已掌握了十进制的计数方法,乃至可能已经发明了十进位值制。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十进制实物证据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许多地区采用了十进制,但只有中国发明了十进位值制。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明确的位值制,从一到十、百、千、万,显示出中国早在商代已经掌握了完整的十进位值制。相比之下,古埃及只有一到十二个数字符号,古巴比伦虽然有位值制,但是是六十进位的。因此,大地湾遗址的发现为中国几何学的起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揭示了中国在几何学和度量衡领域的悠久历史。
大地湾遗址的发现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纷纷前往该遗址进行研究,试图揭开几何学之谜。他们通过详细的测量、分析和比较,确定了陶器容积之间的精确关系,并研究了当时的制陶技术和数学知识。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地湾遗址的发现对几何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表明早期的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度量衡、容积比例和十进制计数。这些知识为后来的几何学家奠定了基础,并在中国古代科学和数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地湾遗址的几何学发现也提醒我们,古代文明的智慧和知识不应被忽视或低估。通过对古代遗址和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启示和灵感,推动现代科学和数学的发展。
农民家的佛眼被美国人买走 现在成为国宝(国宝佛眼)
被美国人用一美元买走的佛眼如今成为国宝。在1932年的时候,一位美国人来到山西大同游玩,机缘巧合之下,他从一位村民的家中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东西,经过仔细的检查后让其眼前一亮。随后便花费了一块大洋买走,谁曾想如今却成为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美国人来华我要新鲜事2023-03-30 13:26:150000张经纬:张光直:考古学领域最后的巨人
巨人之躯2013年时,三联书店再版了张光直先生系列作品(全九册),是迄今国内出版先生作品最全面的一版。作为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考古学界最富国际声誉的学者(曾任哈佛大学人类学主任,荣膺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光直先生这些作品大多写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在八十年代以来便陆续译成中文。时值先生去世十二年之际,重读作品,历久弥新。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5:09:260000两周诸侯国族考古学与历史学融合研究的典范——读《小邾国历史文化的考古学研究》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12:590001荐书:李零:《波斯笔记》
北京大学李零教授的近作《波斯笔记》,从中国的视角看波斯,也从这个方向看西方、看世界。李零的三次伊朗之行,都有摄影师随行,拍摄了许多令人赞叹的资料照片。《波斯笔记》中的图片,不但在视觉上有震撼人心的效果,而且以其资料的完整性,做出了当代中国域外考古、考察的非凡贡献。以下横屏长图呈现波斯波利斯《蕃臣职贡图》(阿帕丹北阶),图片精美清晰的程度,更胜于观看原迹。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3:04:050002官媒为何把夏朝改叫夏时期 考古显示 找夏朝原本就是误区
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在命名和定义上一直存在一些复杂性。对于夏朝的称谓,通常在学术与通史读物中被称为“夏代”,而非“夏朝”。然而,在夏朝的研究中,夏时期和夏文化的定义却引起了广泛的争议。1、夏文化与夏时期的定义我要新鲜事2023-06-09 21:31:5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