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葬风俗中,棺材放入坑中后阴阳先生最后须做一件事,否则不能埋
棺材下葬时的讲究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我谈了“土葬墓穴位置安排”、“土葬挖坑的讲究”,这篇来说一下整个葬礼中最关键的过程——棺材坐堂。这所谓“坐堂”,就是将棺材放进挖好的坑中,堂谐音“塘”,塘即“坑”。
坐堂虽是降棺入坑,但不能说“降官(棺)”或是“落官(棺)”什么的,那样晦气,官哪能降呢。而“坐堂”则是当官的意思,讨个口彩。

(棺坐堂)
墓穴安排和挖坑都有很多讲究,而讲究更多的是如何将棺材放进墓穴中。挖坑相对简单些,棺入坑要复杂,讲究也多。棺材抬到墓地,由阴阳先生拿出罗盘,看针定准“山向”,接下来就看抬棺那班杠夫了。
杠夫的班头称为“杠头”,在过去北京,杠头与众不同之处是手 拿响尺,这响尺是一种类似梆子的敲打指挥工具,杠头一打响尺,杠夫开始安排了。棺材抬到墓穴旁后,杠头便开始做棺材下葬安排。杠夫在坑口上,先顺放两根大杠。

(清慈禧太后下葬时,杠夫统一着装)
当阴阳先生宣布吉时到,杠头指挥杠夫将杠绳拴好的棺材移至坑口,杠绳的另一头绕在杠上,以为滑车。棺放下放时要注意的是,要调好棺材的方向,如果坑是南北向的话,棺材也要顺着坑的方向,大头(遗体首部所在一端)朝北,小头(遗体脚部所在一端)朝南,与在家停灵的方向刚好相反。
把棺材往墓坑里放,就是技术活了。
杠头会将杠夫分成两部分,多数人在坑上,负责放棺;至少有两人会下到坑底,负责接棺。

(旧时民间杠夫)
如果亡人生前是富贵、官宦之人,其棺材往往大而沉重,抬棺要用48人(48杠)或64人(64杠)的大杠,这样的大棺一般须使用八根杠绳系住棺材,往坑内慢慢下放,老北京称为“八把花”;如果在棺材两头的四个角上,各用一根绳,这叫“口花”。棺材轻的,用两根或四根绳子即可,将绳子直接从棺底穿过,这叫“腰花”。
因为杠绳一抖一松,故将棺材往下放称作“抖花”。我在苏北老家见到情形相对简单,一般都是腰花,绳子捆好棺材后,绳子互挽在大杠上。将棺材抬到坑口上,慢慢放松绳子,棺材便会缓缓地落下,直到平稳地放到坑底。

(准备入坑)
抖花时得小心谨慎,有经验的杠夫会把大绳往腰里一挎,左手握绳,脚蹬在坑口的杠上,听杠头的指挥口令走——
“八把花抬头”——意思是棺材要往下放了,作好准备;
“抖花”——绳松一松,棺材放下放;
“口花吃紧”——棺材两头四角系绳的杠夫要拉紧绳子;
“八把花全散”——棺落定后及时把从杠绳抽出来。
已在坑底的杠夫见棺往下落,得全神贯注,要不时调整棺材的平衡,保证棺材平稳下行,不能失衡。万一坐堂过程中出现不平衡,头高头低的,歪了斜了,那是十分不吉利的,主家会找茬讨说法。

(棺达墓地)
如果见哪头低了,坑底杠夫要用肩将棺材低的一头撑起来;如果棺材幌动,要赶紧制住,用脚登或膝盖顶住,不让棺材与坑沿碰上,这叫“登坑下葬”。
要注意提,在棺材开始往下放的时候,吹鼓手要立即动起来,鼓乐大作。棺材坑底放平后,一声大锣,乐止。至此,在丧礼中有重要作用的乐队就完成任务了,吹鼓手可以收搭器材、行李告退。

(棺材抬到坑口,准备入葬)
棺材落到坑底后,坑底的杠夫会用身体顶、脚蹬,调整好位向,让棺材坐实、摆正。这下是不是就可以填土埋棺了?不可以,在埋之前,阴阳先生还必须最后做一件事,对棺材座向进行校验,看是否与之前定好的吉利山向一致,不得偏离。
这个校验过程,叫“找中”。
如何“找中”?“中”在哪?挖坑时,已找出了坑底的“中”,这“中”实是一条中线,是棺材摆放的方位朝向。“中”与坑两边等距。阴阳先生找“中”,就是在棺材盖上找出棺材的“中”,这“中”与棺材盖的边等距。两点一线,贴上红纸条做为标记。

(出殡途中)
找好“中”后,阴阳先生会拿出装有米一类谷物的瓷盘子,将罗盘放在上面,让指针朝向与“中”线重合。
接着,阴阳先生由主家一人配合,从棺头拉一根线到棺尾,这线叫“卧线”。卧线与罗盘指针、中线是一致的,卧线从棺材两头垂下去,线上挂有坠子(铜钱),直垂坑底。如果棺材刚好摆在正“中”位置,这个线坠就必然落在坑底的“中”线上,术语叫“三线归一”。

(入葬)
“三线归一”就说明,棺材摆放到位,完全坐堂了——术语叫“正位”。如果三线不一致,要对棺材进行调整,直到“三线归一”。如果要调整的幅度比较大,有时要用杠子撬棺。
“三线归一”了,阴阳先生便要请亡人本家年长者出来验视了。老北京的阴阳先生要对主家主事者说:“爷,您看,三线归一,天地相合。您吉祥普照啦!”

(入葬)
主家主事者点头说“好”,阴阳先生与拉线的一起,把卧线扯断。到时,阴阳先生的任务完成了,主家主事者会拿出准备好的黄包——用黄火纸包的现金,谓之“喜钱”,塞给阴阳先生,当报酬。
下面的事情就是填土埋棺了,也有很多讲究。这会以后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继续聊。
(注,图片部分源于网络)
窥探康熙地宫秘密:曾被盗挖,墓内黄水翻滚,帝后尸骨漂浮60年
康熙是入驻中原地区的第二位满清皇帝,纵观他一生在位期间,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成功的维护了疆土的统一。尤其是在清朝初年经过战乱的百姓饱受战火洗礼,很多的田地都荒废了,人们流离失所,食不果腹,为了减轻百姓的生活负担,康熙颁布了永不加赋的规定,力促百姓能安居乐业,为了后来的康乾盛世打下牢固基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56:440000观展: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中国,因为自然的情感和发自内心的认同,是我们最熟悉最亲切的名字。何以中国?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切入点和观察立场审视研究这个问题时做出了多元多维的不同阐述,博物馆因其自身承载的历史也拥有着助力解答中华文明起源这个宏大命题的天然使命。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2:13:010001萨尔塔龙: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13米重8吨/防御力强)
在七大洲中,南美洲虽然不是发现恐龙最多的地方,但这里出土过很多有名的恐龙,前面介绍的农神龙是一种,史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算一种,今天小编将为大家带来的是萨尔塔龙,它也是一种大型恐龙,一起去看看吧!萨尔塔龙基本资料体型:萨尔塔龙是一种亚洲的小型食肉恐龙,它体长12-13米,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130位,生活在距今8300万年-79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2:38:440001治淮工程取土时意外发现一座贵族古墓,从中挖出两个“大水缸”,可以用来洗澡
吴王光“鉴”的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吴王光鉴)规格:高35厘米,口径57厘米用途:盛水洗澡用器或盛冰器出土:1955年安徽省寿县蔡侯墓收藏地:中国历史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眼下,是一年中不太好过的夏天。对多数人来说,最大的希望大概是天天呆在空调房间里不出来,一边吸冷气,一喝着冰镇饮料。我们在庆幸自己生在这个科技发达年代的同时,不禁会同情起古人来,难以享受到这种舒适。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09:540000明朝立国路线不是朱元璋定的,竟是他的主意,他还曾救朱元璋一命
在民间,他被称为风水大师,是如诸葛亮一样的神人,能掐会算;在朝廷,他是开国功臣,帮助朱元璋打下了江山,还帮朱元璋规划了都城、皇宫,他就是明初人刘基,民间多称他刘伯温!(朱元璋民间画像)朱元璋两请刘基大凡大人物,都有两下子,刘基也有才。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43: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