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探康熙地宫秘密:曾被盗挖,墓内黄水翻滚,帝后尸骨漂浮60年
康熙是入驻中原地区的第二位满清皇帝,纵观他一生在位期间,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成功的维护了疆土的统一。尤其是在清朝初年经过战乱的百姓饱受战火洗礼,很多的田地都荒废了,人们流离失所,食不果腹,为了减轻百姓的生活负担,康熙颁布了永不加赋的规定,力促百姓能安居乐业,为了后来的康乾盛世打下牢固基础。

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驾崩,在位六十一年。康熙的遗体葬入了清朝东陵的景陵之中。而景陵修建于康熙15年,修建五年之久才告已完工。景陵地处在清东陵昌瑞山以南一千米的位置,紧紧挨着顺治帝的孝陵边,是清东陵的第二座皇陵。

在200年之后,也就是1928年,清东陵发生了一件震惊海内外的盗墓大案,始作俑者是军阀孙殿英,为了筹集军饷,大发不义财,他率领手下军队盗挖了清东陵中的乾隆和慈禧的帝后陵墓,本来康熙皇帝的陵墓也在孙殿英的盗挖计划之内,然而在挖掘景陵过程中,发生了一件诡异的事件,让孙殿英仓惶不已,最终康熙陵墓过了一劫。

据说在那次挖掘过程中,突然从地下冒出大量的黄水,并不停的翻滚,令孙殿英和手下军士惊慌失措,最终害怕遭到天谴,放弃了挖掘。幸运躲过此劫的景陵最终还是没有逃过被盗挖的命运。到了1945年,日本军国投降之后,在河北省的遵化一带,土匪乱兵横行,社会治安及其不稳定,有一伙300多人的土匪将目光瞄准了康熙皇帝的景陵,他们野蛮的挖开了康熙皇帝的景陵,在大肆搬空金银财宝之后,就连康熙和四位皇后的尸骨也被他们拖出了棺椁之外,并随意的扔在陵墓地宫之中,景象混乱不堪,惨不忍睹。

这伙盗墓贼在事发之后,仓惶逃脱,就连景陵的盗洞口都没有封死,就这样一直敞开了7年多,一直到了解放之后,1952年才由国家清东陵文物保护机关发现,在考古人员进入到景陵地宫之中查看后,才将此盗洞重新封闭,并立即做出决定,禁止开放景陵地宫。那么在1952年考古人员究竟在景陵地宫看到了什么,致使康熙皇帝的景陵至今都不对外开放呢?

后来据一位当时参加考古地宫的工作人员回忆道:当时进入康熙地宫的考古人员共有三人,这三人沿着盗洞爬入地宫,未安全起见他们都身着安全绳,稍有不对劲,就会被外面的工作人员拉出洞外。

三人手持手枪和松明子,在进入地宫后,只见第一道石门已经被打开,第二道石门也是半开着,进入第二道石门之后,就有严重的积水,有到膝盖之深,而到了第三道石门水已经漫过胸口,并且水凉的渗骨,再往里走就是停放棺椁的后墓室,但是已经全部被水淹没了,由于地宫内积水严重,并且阴森可怕,这三人只得匆忙的退出了地宫。

而清东陵文物保护所为了保护遭到噩运的景陵地宫和康熙帝的尸骨,决定暂时不对景陵地宫进行二次发掘。所以说一直到今日,清东陵中的康熙景陵地宫还一直被泡在水中,不明真相的是,康熙和其他四位嫔妃的尸骨,是不是在地宫中的那一汪黄水中,整整浸泡了六十年之久?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宁夏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3:54:420000村民挖出18斤“金怪兽” 价值超10亿 专家:私人不能拥有文物
我要新鲜事2023-07-25 18:24:310002【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渤海贞孝公主墓
唐代渤海国公主墓。位于吉林省和龙县东北25公里之龙头山。1980年发掘。墓中的壁画和出土的墓志是渤海国的重要遗迹、遗物。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40:370000中国江南民俗第一怪字,专家都不认识,你认识吗?
原题:你认识这个怪字么?文/倪方六到全国各地去旅游,我最有兴趣的是感受各地的民俗文化。前些年,江苏苏州东山镇请我过去看看,希望帮他们主编一本书。当地一位陪我参观的先生特请我到一个地方看看,让我帮他们认一个字,说全国各地来了不少专家都不认识,当地人也不认识,导游都不知道介绍。我觉得怪了,什么样的字连专家和当地人都不认识?这看了以后才发现,这是中国江南民间民俗文化中确实不多见的一个怪字——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17:5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