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盗墓者为什么不盗刘备陵?传清朝时一农民锄地时意外挖开过
惠陵是否让盗墓贼光顾了?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上一篇说了刘备惠陵地宫内是否秘设暗器的话题,这一篇接着来说说惠陵是否被盗问题。
俗话说“天下无不发之冢”,在刘备生活的时代,正是古代中国盗墓的高峰期,不论是贵族陵墓,还是土豪大坟,很少能逃过盗墓者的铁铲,这也是形成“十墓九空”的重要原因。

(曹操祖父亳州墓室上盗洞)
之所以讨论刘备的惠陵是否有反盗墓装置,就是考虑那个时代盗墓之风太甚,包括曹操、孙权在内,都曾盗过墓,而且声势很大。如曹操盗西汉梁孝王刘武墓,孙权派人去广州挖南越王陵。名声比较好的就只有刘备了,没有盗墓之嫌。
那么,刘备自己的陵墓被盗了吗?是否有盗墓贼光顾?对这个问题,在没有考古发掘前,不论是回答“是”和“否”,都是不可取的。
回答这一问题可以从盗墓的动机来分析。在古代比较常见的盗墓动机,第一动机是贪图随葬的有价值物品,即所谓“寻宝派”;第二动机是“复仇派”,即报复墓主,坏其风水,辱其家门。

(现代盗墓现场)
刘备的墓中会有宝物吗?应该会有,但不会太多。
一是蜀国的国力决定,时处战争状态,财力贫乏,哪会有多少金银埋里地下?据古代葬俗,刘备生前使用的兵器、物品什么的,应该会随葬。刘备并非是武功高强之辈,他防身用的是矛,《三国演义》说他使用“双股剑”,此剑是无名工匠打造,虽然工匠的手艺不凡,估计也不会是价值连城。

(刘备惠陵宫墙)
从时代背景上来说,当年是盗墓成风,薄葬思想得到重视。除了孙吴以后,魏国和蜀国都是提倡薄葬的。况且,主持安葬的诸葛亮,是个很“勤俭治国”之相,反对铺张浪费的。他也不会允许刘备墓中随葬大量宝物,这从他为刘备墓所选地址和规制均偏小一事上,便可以看出来。
精明的诸葛亮,不会想不到厚葬带来的盗墓危害。

(明蜀王地宫)
那么,刘备会不会遭到对手的报复?比起曹操和职权来,刘备竖敌最少,相对仁厚。这些对手,远在江东和中原,对远在大西南的刘备,始创想报复,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在成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政治报复倾向比较明显的大盗墓,出现在明末张献忠入蜀时期。

(张献忠画像)
作为明末起义军首领之一,张献忠在占领成都前后,曾进行了疯狂的屠城洗劫,以巩固其“大西政权”。这也是成都历史上最惨烈一次,活人都不免一死,埋在地下的死人也不得安宁,成都郊外的王墓皇坟全让盗掘了。刘备墓会是什么样的?张献忠并没有挖刘备墓,丝毫未受破坏。
历代盗墓者都不盗刘备的陵墓。据清初四川巡抚张德地《重修昭烈庙碑记》记载,明亡后成都虽毁,但惠陵却安然无恙。碑文称:“自蜀罹献逆焚戮,万物悉化焦土。即王公坟暮(墓),莫不掘毁,独昭陵(即昭烈陵,惠陵的另称)刘备一冢,历久常存,巍然如故”。

(刘备惠陵神道)
但惠陵的地面曾失过火,不少古树被焚;民国初年,惠陵又受到砍伐,坟堆也因水土流失没有从前高大,这不是根本性的破坏,惠陵的地宫并未受扰动。
刘备被盗的传说亦有,见于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但那是笔记小说,谎诞不经;清末人徐心余《衣冠陵》中提到,惠陵墓道被一农民锄地时意外挖开过,但也是“据说”(详见本书“三国盗墓”一章)。
在学术界,特别是成都方面的学者,对惠陵的地宫保存情况多比较乐观。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也是刘备生前积德了。曹操和孙权生前都有盗墓的劣迹,只有刘备的屁股干净,保住了自己的阴宅。

(南京江宁东吴大墓考古现场)
曹操嘴巴里的东西 推进了我国的考古发展(中国考古)
曹操的嘴巴里面发现一块翡翠。在十多年前,我国河南安阳某个村落就发现了一座来自于东汉时期的古墓,刚开始人们还不知道这究竟是谁的墓穴,可是当这个墓穴在被逐渐的开发出来之后,人们才逐渐意识到这原来不是一个无名之辈的墓穴,反而是在三国时期被人们称之为枭雄的曹操的墓穴。曹操墓穴的发现也是给我国的考古工作划伤了十分重要的一笔,不然我国在三国时期的考工作一直都是不完美的。曹操墓穴我要新鲜事2023-07-27 21:21:2000002020年游学:兰州博物馆的历代文物精品
我们回到兰州后打算晚上坐高铁到西安,所以白天就先后去了兰州博物馆和甘肃博物馆。今天先讲在兰州博物馆所看到的。兰州博物馆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240号白衣寺院内,依原明代白衣寺旧址而建,博物馆古色古香院内有一佛塔。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07:320003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种建荣周原遗址是规模最大的先周文化与西周文化聚落,被学界认为是古公亶父迁岐之地和西周都邑之一。但长期以来,由于未发现先周文化的高等级建筑,未确定西周时期是否存在城址,致使无法最后确认遗址商周时期聚落的性质,进而影响诸多重大学术问题研究深入。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04:230003朱乃诚:三星堆文明形成的年代和机制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这是对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发现两座大型“祭祀坑”及一大批精美而奇特文物的高度赞誉。这一发现,展示了商王朝区域以外的一处最为辉煌夺目的方国文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成为探索古蜀文明最为重要的资料,也是探索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0001刘又铭:荀子思想的表理、隐现与古今
2016-08-17刘又铭、刘芳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2016年7月9日下午,来自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的刘又铭教授为中山大学2016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师生们带了一场关于新荀学思想的讲座。讲座一开始,刘老师先列举了《荀子》中最核心的几句话:1.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2.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为)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00:2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