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游学:青州龙兴寺的佛教造像
#秋日生活打卡季#两汉之际,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至南北朝时获得长足发展。这时,在中国出现了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著名的佛教艺术圣地。而在东都地区,则出现了以青州为中心的佛教艺术圈。该区域内出土的佛教造像因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学界赞誉为 “青州风格”,而其中1996年青州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的造像最具代表性。

古青州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造像为东晋十六国时期,表明该地至迟在十六国时期已有佛教艺术的萌芽,尤其是这一时期统治古青州的历代君主崇信佛教,其中以慕容氏最为显著。在高僧竺僧朗的建议下,慕容德定都青州广固城并“钦朗名行,假号齐东王,给以二县租税。朗让王而取租税,为兴福业”,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佛教在青州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

青齐入魏即为要邑。北迁青齐豪族的回归和河北流民的南下,为促进青州地区石雕佛教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青州风格”佛教艺术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孕育而生,并于正光年之后才形成蓬勃发展之势。这时期高浮雕背屏式一铺三身像最具地方特色且青州特有的造像风格已初见端倪。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东魏迁都邺城。因北魏末年战乱,导致青州乃至整个山东地区土地荒茫,经济凋敝。经过东魏统治者的恢复,至541年“东方连发大稔”,又与并州并称“霸业所在,王命是基”这就为佛教文化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是高浮雕背屏式造像逐步发展并成熟起来,且形成了完整的发展序列。其中由主尊两侧的倒龙口街莲花、莲蕾形成二胁侍菩萨基座的造型在青州地区造像中获得充分发展,这也成为“青州风格〞佛教造像引人注目的标志性特征。

北齐建国之初,青州因特殊的军事地位受到了高齐王朝的极大重视。同时加之几任刺史的稳固统治,北齐时的青州,祉会稳定,经济繁荣,逐步发展成为东部闻名遐迩的大都会。

这时期造像风格发生了巨变,背屏式造像几乎消失,单体圆雕造像发展起来,且在体态、服饰等方面与以往造像形成强烈对比,这和造型整体简洁明快的造像新风在佛和菩萨像上表现得十分典型。尤其在佛像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其宽肩、隆胸、细腰、体态健美;衣裙质游透体,隐现肌体,少雕饰或不雅饰衣褶的做法成为 “青州风格” 北齐新样式的典型特征。

隋唐以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青州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盛唐时期,青州成为我国东部重要经济中心,富庶甲于天下。就造像而言,佛教艺术逐渐走向民族化和世俗化,全国范围内造像风格渐趋一致。
唐代佛像多丰满圆润,服饰贴体;宋代造像则体积较小,较前代雕刻也略显粗糙,且多为坐于束腰须弥座的爱汉像。古青州地区的艺术风格逶渐被隋唐以后的佛教艺术所吸收井不断融合到中国的佛教艺术中。

考古队挖开一座帝王墓,发现盗墓贼刻下的一行字,专家瞬间发大火
我要新鲜事2023-07-08 16:04:400000随州挖出战国大墓 出土世界最早“冰箱” 原理让人想不到
随州曾侯乙大墓中出土了一件让人惊叹的文物——世界上最早的冷藏室,也就是“冰箱”。这个冰箱是由铜制成的巨大方形器皿,被称为铜冰鉴,其构造似乎与降温和隔热有关。当考古人员打开这个器皿时,他们发现里面有隔层,这就让人们开始意识到这是古代用来冰镇酒的容器。我要新鲜事2023-06-04 20:18:460000毁于英法联军的圆明园,如今挖出10万件瓷器专家:需要钱修复文物
我要新鲜事2023-07-27 20:07:140000法国印象派画家和雕塑家Edgar Degas 1
我要新鲜事2023-06-03 10:27:410000考古快照| 陕西咸阳塔儿坡战国秦墓
2022年3—7月,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咸阳渭城区塔儿坡发掘一处战国晚期秦人墓地,共发掘古墓葬406座(其中战国晚期385座、汉代20座、唐代1座),窑址13座(汉代2座、唐代10座、明代1座),出土文物847件(组)。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52: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