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赏花很好“色”,但更在乎“香”,国色是牡丹,国香是什么?
古人春日赏花识香风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初历二月十二,在过去是一个很热闹的日子。为什么?花朝也。
花朝,就是俗话说的“百花生日”,是过去中国民间最艳美的一个节日。但花朝之期,各地并不完全相同。最早的选在二月初二,就是“龙抬头”那天。以牡丹花闻名的洛阳,就是以二月二日为花朝。清人汪灏《广群芳谱·天时谱二》引《翰墨记》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
(牡丹)
洛阳花朝很出名,唐宋文人留下的诗文多多。唐朝诗人白居易便很喜欢过花朝节,其《和梦得洛中早春见赠七韵》中称,“心期二月二”:
众皆赏春色,君独怜春意。
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
烛余减夜漏,衾暖添朝睡。
恬和台上风,虚润池边地。
开迟花养艳,语懒莺含思。
似讶隔年斋,如劝迎春醉。
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
也有的地方以二月初十、二月十二、二月十五。如浙江有些地方,便以二月十五为花朝。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二月望》在这样的说法:“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
(自赏)
但最普遍的是二月十二,在南方、北方都流行,如北京、开封、苏州,过去都以二月十二为花朝。南宋诗人杨万里《诚斋诗话》便称:“东京(今开封)二月十二日花朝,为扑蝶会。”
清朝时二月十二花朝之日,老北京会有很多活动。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这一天:“幽人韵士,赋诗唱和。”此时的北京,“春早时赏牡丹,惟天坛南北廊、永定门内张园及房山僧舍最胜。除姚黄魏紫之外,有夭红、浅绿,金边各种,江南所无也。 ”
(玫瑰)
古人如何赏花?花之美在乎“色”,更在乎“香”,所谓的“国色天香”,缺一不可。
古人看重花香,与“香气养性”的观念有关。古人对香颇有讲究,分出“养口”、“养鼻”、“养目”等不同类别,花香属于“养鼻”类。《荀子·礼论篇》即称:“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
春有梅香,夏有荷香,秋有桂香,冬有瑞香……花之香至极品,则称为“天香”,与生俱来,美如天然。牡丹花香、梅香、桂香等花香,都曾被称作“天香”,如唐中书舍人李正封的名句:“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写的是牡丹花香;唐诗人宋之问诗句:“桂子月中落, 天香云外飘”,写的是桂花香。
瑞花与牡丹一样,也是古人眼里的吉祥花。
(牡丹)
瑞花特香,一盆在屋,满室生香。瑞花之香被称为“睡香”,宋陶穀《清异录·百花门》“睡香”条称:“庐山瑞香花,始缘一比丘昼寝盘石上,梦中闻花香烈酷不可名,既觉,寻香求之,因名‘睡香’。四方奇之,谓乃花中祥瑞,遂以瑞易睡。”
但是古代文最推崇的花香是兰花之香,迷了中国人三千年!
明人张谦德《瓶花谱·品花》中,将花卉分成为九品,其中第一品有9种,兰花为一品之首,后面依次为牡丹、梅、细叶菊、水仙、滇茶、瑞香、菖阳。这种9种花均以香气特别胜出,可见古人对兰花香的青睐。
(兰花)
兰花香在北宋时称为“香祖”,宋人陶谷《清异录·草木门》“香祖”条称:“兰虽吐一花,室中亦馥郁袭人,弥旬不歇,故江南人以兰为‘香祖’。”孔子在作《猗兰操》时认为,兰香“当为王者香”。先秦人还封之为“国香”,《左传·宣公三年》即称:“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
为什么古人这么推崇兰花香?其妙在于“兰香不可近闻”,香气如幽灵一样,飘浮不定,若有若无,故古人称之为“幽香”。
(看花看人)
(注,部分图源网络)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巩县唐代窑址
隋、唐时期北方窑址。位于河南省巩县。始烧于隋而盛于唐。隋代生产青瓷,规模较小。唐代盛烧白瓷及三彩陶器,还生产少量绞胎器物。1957年故宫博物院进行调查,在小黄冶、铁匠炉村及白河乡3地发现了窑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7:20:460000盗墓者把填平的盗坑重新挖开,盗出刘邦陪葬墓文物107件
刘邦陪葬墓滤坑事件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盗墓圈有滤坑的现象。所谓“滤坑”,就是挖掘已被别人盗过的墓。丧葬中有重新起出骸骨择地再葬的“二次葬”风俗,滤坑就是“二次盗”。古往今来,十墓九空,都被盗过,可以说现代盗墓都是滤坑。滤坑并不代表收获小,如果古墓是早期被盗,好多随葬品在当时不值钱,盗墓者是不要的,往往会扔掉,比如铜钱、陪葬俑什么的,但放在今天就是文物,值钱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40:510000玉米地发现千年古墓 盗墓贼分赃火并 专家:西周罕见古墓
由于时间的推移,许多古墓被盗墓贼发掘并掠夺,文物也遭到破坏和流失,给考古和文物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盗墓贼作为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其风险性、危害性、社会恶性已经被广泛认识和警惕。但是,由于考古研究的特殊性质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依然有一些人抱持着盗墓贼的心态和行为,严重危害着文物及其研究和保护。我要新鲜事2023-04-27 19:28:150003梁云、王璐:论东汉帝陵形制的渊源
汉由光武帝刘秀建立,历时196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时期。东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社会风气较西汉发生了很大变化。著名史学家吕思勉说:“中国之文化,有一大转变,在乎两汉之间”。清赵翼的《廿二史札记》云“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多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注意到两汉开国者的不同风貌。余英时先生还由此阐述了两汉政权建立时社会背景的差异。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34:310000观影:《海昏侯》一场失败的盗墓,揭秘西汉“宝藏男孩”
2006年盗墓小说《鬼吹灯》的出现,揭开了我国盗墓类小说的新纪元,并与其同年诞生的《盗墓笔记》,在此后十数年里,成为「盗墓文化」的顶级IP。神秘且备受争议的盗墓产业,一时间也成为人们热议话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级顾问霍顿曾指出,全球地上和地下的文物交易额,仅次于毒品和武器交易。中国作为文物「输出」大国之一,更是吸引无数盗墓者趋之若鹜。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20: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