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514

正月最后一天要做一活动,且是必做,老话说做了不受穷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58:140

正月晦日送穷 风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正月底了,一月将尽,过新年风俗远去。

但在最后一天,过去人还是要做一活动的,以表示对新一年的祈求,这就是“晦日送穷”,老话说,送穷不受穷。

(晦日送穷风俗)

古人在一年有多个希望“脱贫”的日子,如正月初五、正月初六、正月二十九、正月三十等,都是古人送穷的日子。这”晦日送穷“,就是正月三十送穷。

穷,本是一种经济现象,在物质极不丰富的时代,人们搞不清为什么会穷,以为是一种鬼在作祟,名之为“穷鬼”,此鬼又有“穷子”、“贫鬼”等叫法。为了将穷鬼落实,古人附会是颛顼之子,名叫“瘦约”。

(颛顼)

颛顼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孙子,也就是说穷鬼是黄帝的重孙子。颛须号“高阳氏”,是“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他为什么成为“穷爸”?

唐人李邕《金谷园记》有这样的说法:“高阳氏子瘦约,好衣敝食糜。人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着之,宫中号曰穷子。正月晦日巷死。今人作糜,弃破衣,是日祀于巷,曰送穷鬼。”

对于送穷风俗到底怎么来的,观点并不统一,上述颛顼之子仅是说法之一,笔者认为,这一风俗的形成,应该与汉魏时晦日“水边除灾厄”风俗有关。

(穷鬼)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称:当时人们,“元月至于月晦,并为酺聚饮食。士女泛舟,或临水宴乐。“隋人杜台卿《玉烛宝典》就此进一步解释,正月初一到月底,老百姓都做些美味,饮酒取乐,泛舟游玩,男男女女都到水洗裙子。

活动中,会倒点酒在水边,用来解除灾厄。到隋朝时此风俗仍存在,但人们只在正月三十日这一天,才到河边消灾除厄,妇女有的还去洗裙衣,而不是从正月初一就开始了。

“水边除灾厄”这一风俗,也是古人送穷时,为什么要去水边,把垃圾倒水里的源头。

(洗裙衣)

正月有大小月之分,晦日或在二十九日,或在三十日。一般送穷都在三十日,如果没有三十,就放在二十九。后来有的地方干脆将二十九固定为送穷日,称二十九为“穷九”。

送穷之俗,应该是在南北朝出现的,在隋唐朝时兴起。唐诗人姚合有《晦日送穷》三首——

其一: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其二:

送穷穷不去,相泥欲何为。今日官家宅,淹留又几时。

其三:

古人皆恨别,此别恨消魂。只是空相送,年年不出门。

(糊船送穷鬼,现代仍可以见到)

从姚合的诗中看来,唐朝人对待送穷日是很重视的,“无人不送穷”,穷富都送。送穷怎么送?总要有内容啊。晦日送穷与穷九日送穷不太一样,穷九日是“除涤尘”,即打扫院内外卫,扔掉垃圾。

而晦日送穷是把穷鬼容易依恋、躲藏的东西扔掉,如破旧衣物。而且,送的距离是越远越好,而不是扔到水里也事。远的最好让穷鬼找不到回来的路,所以有条件的人会动用舟车去扔,而不是扔在街头巷尾了。

送穷也有仪式的,心要虔诚,不然穷鬼不高兴,不愿离开,麻烦就大了。韩愈的《送穷文》便记述了唐朝人晦日送穷的活动情况——

(古人扫尘送穷)

“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粮,牛系轭下,引帆上樯。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朋挚俦,去故就新,驾尘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

韩愈所记的送穷发生于元和六年正月三十日,即“乙丑晦日”。所述大概经过,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这样,主人让仆人星用柳条扎了车,捆草为船,装上干粮,套好牛车,升起帆船,并向穷鬼三次作揖,还说道:“听说你们即将起程,不敢问你们要走哪条路,悄悄地备了车船,装了干粮,今天是吉时良辰,去哪里都是吉利的。请你们吃一顿饭,喝一杯酒,带领你的小弟们离开老房子去住新房子吧,赶紧吧——车扬尘,风鼓帆,比电光还迅速……

(韩愈画像)

韩愈不愧位居“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一个送穷风俗写的十分有意思,在文中主人还调侃地问“穷鬼”:你不至长久住在这里长久怨恨,我有资助送行的情谊,你们是否打算马上就走呢?此即所谓:“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宋朝人送穷有在正月晦日,也在正月二十九。送穷时,用芭蕉做成船,水边放行。送穷时要念“送行词”。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三)记载了他小时候听到的词——

“正月月尽夕,芭蕉船一只。灯盏两只明辉辉,内里更有筵席。奉劝郎君小娘子,饱吃莫形迹。每年只有今月日,愿我做来称意。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空去!送穷鬼!”

(古代小娘子形象,现代影视再现)

这为穷鬼写的“送行词”很有意思,说船里有好吃好吹的,将穷鬼骗进去,然后让其扬帆远去行,而要送的穷鬼竟然已有妻室“小娘”。

现在正月晦日送穷风俗,在农村不少地区仍存在,这一风俗不断绝的背后,是人们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