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底了,还是过年期间?没错,到农历二月这个节才算结束
“二月二,龙抬头”小考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前面文章说了过去《男孩女孩最热衷一项活动》,这是春天的事情,这篇仍来说说春天——春天的节。
眼瞅着正月将尽,仲春又来,快到“二月二,龙抬头”了。
要周四(2018.03.15.)我《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专栏中,特别写了一篇二月初二与“龙抬头”考证。这里率先公开一部分给头条号网友
“二月二”是俗称,节名叫“青龙节”或“春龙节”。

(二月二龙抬头)
此节在过去的农业社会里特别重要。虽然现在已至正月底,但只有到了二月二,从腊月开始的过年活动才算正式结束,农工商学仕新一年打拼从此正式开始。因为农夫在二月二后就要全面开展耕种活动,二月二因此又被称“春耕节”或“农事节”,在过去有不少活动的。
对于”二月二”的来历,一般认为与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二十八星宿”有关。
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将天上星星的布列分o 28个区域,细化为东、南、西、北四方,每一方有7个星。这就是东汉天文学家张衡《灵宪》所谓:“众星列布,其以神着……四布于方,为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汉画石图)
这四方又称“四象”,用龙、虎、朱雀、玄武四种动物相配,即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东方7星排列形状颇似传说中的“龙”,故古人称之为“东方苍龙”,并以龙身主要部分来命名,分别为“角”、“亢”、“氐”、“房”、“心”、“尾”、“箕”。
其中“心”和“箕”两个名称,在先秦古籍,如《诗经》中已出现。
“心”一名名“商星”,原名“大火”,《诗经·国风》中《七月》诗里“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中的“火”就是大火星。“箕”则是农具,用以簸扬,它们跟苍龙没有什么联系。

(龙抬头,农夫忙)
但是“角”、“亢”、“氐”、“房”、“尾”五个名字都跟龙有些关系。“角”为龙角,指龙头,“尾”指龙尾,“亢”为龙的咽喉,“氐”为根本,“房”同“旁”,当“大火”改称“心”,寓意中央时,“房”的意思就是位于旁边,象征顺当。
那么“东方苍龙”与“二月二”又是怎么扯上的?有两点原因,一是春季和东方在五行上有对应关系,故这时出现的东方苍龙又叫“春龙”,有的地方称二月二为“春龙节”,就是这原因。

(古陶文“龙”字)
二是东方苍龙的“龙头”,即“角”星在二月“春分”节气前后的黄昏时分,出现在地平线上,古人形象地称之为“龙抬头”。
东方苍龙在一年四时是不断变化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田间舞龙祈丰产)
这说的其实就是指东方苍龙星宿的变化情况,“春分而登天”,即是说春分前后,角星可在黄昏时分看到;而在秋分以后就观察不到了,枚称“秋分而潜渊”。
但是这两点原因并不足以将二月初二与龙角星的出现绑定。笔者认为,这与古人喜欢过重日节习俗有关。
日期与月份数字重合,这样的日子在古人眼里都非同寻常,如一月一(春节)、三月三(上巳节)、四月四(稻熟日)、五月五(端午节)、六月六(虫王节)……

(二月二正是仲春女孩显美的季节)
即使是现代人也有“重日节”情结,如近几年出现的所谓“网上购物节”,选择在阳历11月11日,便是一例,古人将二月初二设为“龙抬头日”正是这原因。或许有网友会说,网上购物节不是从光棍节变来的吗?不是那么回事情,马云清楚。
“龙抬头”古天文学现象,在春分前后出现,二月初二与春分很近,在没有更好重日节主题的情况下,“龙抬头”便顺理成章地移植为二月二内容。

(马云OK,是同意本文观战?)
(注,部分图源网络)
民国盗墓高手弃恶从善,协助专家开发千年古墓:找到国宝级文物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一个盗亦有道的说法,不过将这种理念贯彻下去的贼是越来越少,而在盗墓贼的行业之中盗亦有道几乎就是不存在的一件事。甚至许多盗墓贼在进入陵墓后,因为没有自己的心仪的冥器便是会对陵墓进行一个大范围的破坏。我要新鲜事2023-04-27 20:08:15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安丘画像石墓
东汉晚期大型画像石墓。位于山东省安丘县董家村北。1959年发现,1960年山东省博物馆发掘。墓中画像构图复杂,形象生动,技法多样,集汉画像石艺术之大成。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画像石墓之一。墓主姓名无考,应为当时的高官显贵。墓室全部用预制石材构筑,由甬道和前、中、后三室以及一耳室、一侧室组成,长14米,宽7.91米。共用石料207块,其中103块刻有画像。墓中随葬品已被盗一空。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07:350000孙权使“献头计”,曹操接关羽头后何不送刘备而葬洛阳?问司马懿
孙权把关羽的头送给曹操之后本文作者倪方六三国名将、刘备的“五虎将”首将关羽之墓葬,在国内有4处。前面说了湖北当阳的关陵,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就是其他三处了。再说洛阳关羽墓——关林。按道理,关羽是蜀将,怎么会葬在曹魏都城洛阳附近?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39:36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元大都遗址
元代都城遗址。在北京市旧城的内城及其以北地区。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至元十一年建成宫城,至元十三年建成大城。至元二十二年颁布从金中都旧城迁居大都新城的占地办法,开始全面营建大都。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大都城的规模已基本定型,成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其城市规划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都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直接为明清北京城所继承。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1:34:510000观展:玉兔精灵 上海博物馆特展之兔年文物
上海博物馆每年例行大厅展览,通常都会放出一些从来没有见过的馆藏当年属相的藏品,其中不乏让人大为震撼的精品。牛年的时候,他们拿出来了商代的牛尊,之前从未见。虎年的时候,晒出来的汉代鎏金铜虎,更是让人大为震撼。而兔年,又拿出来了唐代的白兔…令人感慨,十分期待上海博物馆早日搬到新馆,把一些常年不见天日的佳作铺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19: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