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沙井文化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12:380阅
中国西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因1924年首次在甘肃民勤县沙井村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于甘肃省的永登、古浪、武威、天祝、永昌、张掖与民勤等地。年代约为公元前800~前600年。




沙井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手制,陶器的上半部多施一层红色陶衣,器表饰绳纹、锥刺纹、弦纹与彩绘等。其中彩绘花纹有连续三角纹、窄长三角纹、菱格纹、波折纹与鸟纹等。鸟纹多成组成排地绘在同一彩带上,鸟头方向一致,姿态生动,栩栩如生。器形以平底器与圜底器为主,也有三足器。典型陶器有单耳桶状杯、单耳圜底罐,双耳平底罐与双耳圜底罐等。




该文化的城址,在永昌双湾尚家沟发现一处,保存基本完好。该城平面呈三角形,故俗名为三角城。城址南北长154米,东西最宽处为132米,城墙残高4米,城门朝南。墓葬以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为主,多是单人墓,葬式有仰身直肢与侧身屈肢等, 头向多朝东北。一般都有随葬品,但数量较少。随葬品有陶器,还有石器、骨器与铜器等。石器主要为刀、镞、长方形斧与环状石斧。骨器有镞、针、骨牌饰等。铜器有铜刀、三棱式铜锁、铜扣、铜铃,以及鹰头饰、鹿形饰、犬形饰、铲形饰、轮形饰与连珠形铜牌饰等各种饰物。另外还有海贝与串珠等装饰品及牛、马、羊等动物残骸。从出土的石刀、石斧等工具与动物的骨骼看,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是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大鹅龙:大型植食恐龙(长13米/嘴巴扁平像鸭子)
大鹅龙是一种鸭嘴龙科恐龙,诞生于6500万年前-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是当时最常见的植食性恐龙,成年之后体长可以达到13米,属于大型植食性恐龙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嘴巴又扁又平,非常像大鹅或鸭子才因此而得名。大鹅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48:320003北京考古发现第一例反盗墓咒语,只有4个字,意在规劝盗墓者
北京考古发现两座龟墓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在上篇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聊了河南项城发现龟墓的事情(见《考古挖出一座罕见的“龟墓”,墓主身份成谜,有的分析是青楼女子》一文)。其实,在考古中不时可以见到这类异形墓,都比较特别。2003年,北京延庆便曾发现了两座不同朝代的龟墓,一座是唐朝的,一座是明朝的,均位于南菜园古墓葬群内。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34:240001段鹏琦:三国至明代考古学五十年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迎来了中国考古学的春天,也使三国至明代考古得以迅猛发展。在这50年里,伴随伟大祖国各项建设事业的高歌猛进,对各种古遗址、遗迹、墓葬的调查、发掘和研究,日益广泛深入地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从而积累了十分丰富而系统的实物资料和研究成果,学科领域不断扩大,并逐步趋向体系化。0000中国历史研究重大突破!成周的地理位置终于锁定!为最早的中国
最早的中国在哪里?中华文明的起源地在哪里?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重要历史问题。因陕西出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包含有“中国”与“成周”的内容,探寻最早的中国也转化为寻找西周时期的“成周”问题。因此,通过历史研究或考古研究找寻成周的具体所在地,“最早的中国”历史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并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石。我要新鲜事2023-10-01 18:19:3800011988年发生一起惊动全国盗案,案未破被盗文物却在美国拍卖了
屈原纪念馆文物被盗案本文作者倪方六对于博物馆的诞生,我在上一篇中说了。因为收藏有大量的珍品宝物,自诞生那天起就被盗贼给惦记上了。所以,古今中外盗博物馆事件就没有断过。在中国,博物馆被盗案多发生在1980年代以后,从国家一级博物馆,到市县级文物收藏机构都曾出过文物失窃案。1988年6月发生在湖北省秭归县屈原纪念馆文物失窃案,是当年影响全国大案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34: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