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云:当前历史教学中失落的价值
目前历史教学处于危急状态,年青人不了解为什么要学历史,为什么要背很多与自己生活无关的事情?现在历史教学不回答最基本的问题:它的必要性在哪?
经常会讨论,历史帮助人了解自己的根源。但是这种说法,首先并非对很多人有吸引力,此外只能说明地方史或家族史的重要性,无法说明中国史、世界史的重要性。有时候老师们会说历史扩展视野,但不解释这种视野对现实生活的作用。历史所讲的不是现代世界,现实生活中不可能遇到这些历史人物,现实生活中不用莎草纸写字、不用马车作交通工具,我们知道或者不知道本来有这些东西,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最多是好玩而已,但为什么要学这些与我们遥远的事情?
很多人给我说过,从中学最不喜欢的课就是历史:要背很多,但不知道干嘛背。
实际上历史教育成功的社会,才能有足够智慧避开很多风险。

一、历史教育与个人现实生活
就个人而言,历史首先是了解他者的训练。生活中很多问题是因为人之间的误会而发生。学历史的目的并不是在于死背哪一年清乾隆就位等数据,而在于学习了解不同人的生活情况和他们考虑事情的立场角度,学习换位思考,练习了解不同的人、与不同的人沟通。
二十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和发明家史金纳(B.F. Skinner)曾经说过一句话:“当学过的东西全忘掉了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的本质”。虽然这句话被广为引用并成为名言,但在现今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却几乎没有落实。人若忘记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数据和公式后,还剩下什么?我会回答:剩下的是善于观察的眼睛,时刻保持思考的心,以及不轻信一切的态度,而且能够发现世间的矛盾与问题。这对个人生活有无胜的价值。
但是,如果大学课堂只能让学生不停地积累资料,死背所谓的“常识”,囫囵吞枣地学习,却从未产生一丝怀疑,这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因此历史教学的危机,其实源自现行历史教学方法。
历史没有标准答案,这是与他者沟通经验。经过历史教育的人,更能够感觉到他者,这对成人私人生活、事业的成功预备良好的基础。
二、历史教育与社会未来
就社会或人类而言,历史是最棒的老师,但也是多次失败的老师。不学历史的社会,不断地重复犯错。越深入了解历史,越清楚地可以观察未来,而避开生命中的风险。先知不是迷信,而是奠基于历史训练的智慧。观察过去的千里眼,也有观察未来的视力。
人生受时空的限制。在时间上只有几十年,很难到一百年;在空间上很少有人跨越本国空间范围,只是盲目着短期旅游,很难真真感觉到别的生活。但是通过历史教学才能获得。历史教学应该包含理性知识和感性的认识,才能帮助扩展单一人生的限制,通过与不同时空之人的亲密沟通获得更大的生命时空。
历史的老师不应该牵学生的手,每一步牵他们走,首先是因为人生中没有固定“准确”的路线,老师自己也不知道他重复自己老师走的路线,为什么要这样走。历史的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开门、跨过门坎而教学生不怕亲眼看、亲手摸,用自己的心开拓世界。
大学教育,理应拾回“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而不是做无用功的机械式填鸭。我所理解的大学教育,其目的不应该是让年轻人背诵常识,把标准答案塞入脑中,要求学生盲目跟着大师走,而是让学生们学会独立思考,能以自己的能力发现问题、判断问题,并解决问题。尤其是在人文学科中,我们所学习和探究的终极关怀并没有可记背的标准答案。因此,人文学科需要不断地怀疑、思考、推断、讨论,以求深入地了解人生的难题。

在现在的教育中,年青人从识字以来都是在背诵和抄写,为了考试,为了升学,遇到问题总想寻找标准答案,忽视世间种种矛盾与不合理的现实。背诵和抄写已经成为学习的习惯。所以如果在大学阶段,老师仍以“填鸭式”教育灌输“正确”知识,这无异于贻害学生。大学教育的精髓,不在于学生切实地掌握到了多少正确的知识,而在于哪怕学生忘记所有知识后,他们仍拥有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显然是“填鸭式教育”无法赋予的能力。这一方式造成教育危急,教学模式必须改革。

明朝古墓里面挖掘特殊物品 难道有时空旅行(古墓发现)
明朝的古墓里面挖掘出来一块儿手表。我们在挖掘一些古代墓穴的时候,考古学家每次都有着新的发现,但大多数都是符合常理的。可是在之前有一个考古学家在一个明朝古墓里面还挖掘出来了一块手表,甚至在上面还有着某个手表品牌的LOGO,当时有人认为这可能是有着时空旅行的可能,不过很快就被推翻了。不应该存在的东西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9:46:390000作者说 | 守护·传承——倾心园寝考察的感悟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17:300000稷下学宫:绽放人类文明智慧之光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2:55:210001古代的战役死了那么多人,为啥考古没有挖掘出大量尸骨?
在我们世界古代史上,曾经发生过数以千计的战斗战役,有一些聪明的小伙伴就会有疑问,为什么在那些大大小小规模的战斗战役中牺牲了那么多的人们,但是现在却很少发现他们的尸骨呢?那些尸骨会去哪里呢?难道都被土壤中的分解者都分解了吗?其实人类发现过那些牺牲者的尸骨,只是留心关注这些事儿的人很少,所以大部分的人是不知道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9:43:480000“冷门”绝学徘徊前进:西北汉简缀合的保护与研究
作者:姚磊缀合又称接合、拼合、拼缀、拼复、拼联、拼接、连缀,是在整理和研究简帛过程中的重要性基础工作。但由于从事缀合学者数量较少,属于研究中的“冷门”,加之汉简残断数量众多等因素,汉简缀合的工作仍未有效开展,缀合数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简帛研究已经开始从‘冷门’变成了‘热点’”,而汉简的缀合似正处于冷热之间,徘徊中发展,游离中前行。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2:16: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