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农村办丧事要搭灵棚,正中的“灵”字为何不能用毛笔写?
过去白事开吊风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人走了,生者会为他操办后事,这就是俗称的“白事”。白事中有一程序,是接受亲友故交的吊唁——这在过去叫“开吊”,是丧礼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

(农村白事)
开吊在不少农村称为叫“吊纸”,因为前来吊唁时会带着火纸(纸钱),在棺头的老盆里焚烧,故又叫“烧纸”。这纸不是白烧的,还得对丧家作出实质性的表示,送出礼金、礼物,因此又称“出礼”。
为方便出礼,丧棚在右侧设帐桌,俗称“柜书”,专门负责登记所收的礼金数额、礼品数量,并为吊客赠发孝帽。

(丧事冥物纸男纸女)
开吊时间一般在下葬的前一天进行,叫正吊。这天,在苏北、鲁南、豫东一带,过去丧家门前会用白布搭起一临时性大棚子,俗称“丧棚”。
男性亡人的丧棚门上设横匾,上书“当大事”三字。两边门角上,各挂一白色灯笼,上书本姓堂号,故又叫“堂号灯”,或“号志灯”。

(当大事)
传统丧棚的门两边各立一个大纸人,这两个纸人可有来头,都是唐朝名将,一是秦琼,民间都称“秦叔宝”,另一位是尉迟[yù chí]恭,通称“尉迟公”。
为什么会是他们俩人?原来秦琼和尉迟恭都位列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们骁勇异常,又都曾先后为被鬼魂侵扰的李世民守过门,有他们守门,鬼神便不敢进来。

(门神秦叔宝和尉迟公)
这一说法传到民间后,人们纷纷将他们的形象用作门神,换下以前常用的、能捉鬼的门神神荼、郁垒兄弟,这一风俗也被移植到白事活动中。
丧棚内的布置也有讲究。两侧立着纸糊的银山雪柳和金童玉女,正后方设香案,这就是祭桌。祭桌上面点烛烧香,摆有酒、菜、水果等供品。这供祭用品必须由女儿或侄女家置办,亡人女儿较多,可以设若干桌祭菜。

(供祭)
因为攀比,盘内的祭菜一般堆得很高,故又称“高菜”。高菜越丰富,桌数越多,形式越高级,说明亡人的女儿不只多,而且富有高贵。
祭桌后的棚壁上悬挂一张白色中堂,上面大书一个“灵”字。书写时,过去不能用毛笔,先用芝麻铺成字形,然后喷上均匀的墨水,墨水干后用鸡毛轻轻扫去芝麻,便显出阴字“灵”,故这一过程又叫“扫灵”或“喷灵”。

(阴字“灵”)
这扫灵人并不是谁都可以担任的,既要会写字,又要会喷,还得会扫,一般多为地方有威望的人或族中长者。扫灵时,孝子要手捧哭丧杖,磕头打扦致谢。
“灵”字中堂两边有对联,过去常见的是上联书“雨打竹叶流青泪”,下联书“雪压梅花戴素冠”。
现在比较流行的不是“灵”字,而是书“奠”字。挽联选择也丰富,如“音容已杳,德泽犹存”、“精神不死,风范永存”、“灵魂驾鹤去,正气乘风来”、“良操美德千秋在,高节亮风万古存”,等等。

(灵棚)
在丧棚两边则摆放亲友、单位送的花圈、墙上挂满挽联、礼幛。花圈和礼幛摆放和挂法要注意,血缘最近的挂在上首显眼的地方,如果亡人是公职人员,也会将最高行政单位同,或领导送的花圈摆在显眼位置。
祭桌前要安放蒲团、素毡或芦席,以供前来吊唁者磕头时垫膝。
丧棚门前两侧安排哀乐队,过去叫“六苏班子”。因为每个班子固定由六人组成,两人吹唢呐,一人吹笙,一人吹笛或箫,一人打钹(俗叫“打叉子”),一人敲鼓,故名。这些乐手,俗称吹鼓手,喜事白事都参加,白事中专门负责吹奏哀乐助丧。

(六苏班子)
与置办祭菜一样,乐班子也是亡人的闺女家花钱请来的。其他亲朋也可花钱请来吹鼓人,如果这样的话,就热闹了,往往乐班之间会竞赛起来,吹鼓手更卖力的,吹得更起劲。
晚上还会玩“把戏”,往往周围会站会前来看热闹的人群——丧事比喜事还热闹。如果亡人是寿终正寝,年龄又较大、子女多,这种情况就很容易看到,俗称“喜丧”。
如果有多个吹奏班子,那丧家也要雇请一个班子,设在主席,主班子在吊仪中负责鸣“海笛”(俗称“大鸣”或“长鸣”),迎送吊宾等事宜,均由主班指挥。

(河南农村开吊时正在吹奏表现的乐班)
开吊时间,孝长子要在祭桌前“守灵”,吊客在灵前烧纸磕头时,孝子先陪着磕头,后再向吊客磕头致谢。致谢时也要讲究,如果亡人的丈夫、公公或父母健在,要站在棚内,俗称“站棚”,表示对吊客的谢意。
吊客磕头后,到站棚的孝子面前表示慰问,说些安慰的话。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白事风俗多不传统了。不少丧家开吊时,搭丧棚图省事,直接租用可充气物品,也不再有“喷灵”的讲究,什么都是商品化了,甚至连字、联都是买现成的。就是不买的话,也不会喷灵,直接让人用毛笔书写了事。

(供租用充气灵棚)
三星堆文化与夏朝的关系,前者受后者影响(中原传到成都平原)
对于三星堆遗址,大家应该很耳熟了,它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而说到历史文化,中国第一个世袭朝代夏朝不可忽视,那三星堆文化与夏朝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一起随小编去了解看看。一、三星堆文化与夏朝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9:24:090000近年来西周考古的发现(下)
文章较长分成两部分,继上篇的近年来西周考古的发现(上)之后,本文继续介绍近年来西周考古的周公庙遗址、封国遗址和周边其他地区的考古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17:200000中国考古百年 | 重庆考古的起点与百年回首
白九江今年是中国考古事业起步发展100周年,重庆最早的考古发掘至今100年的喜庆年份。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举办了《重庆考古百年图片展》,以示庆祝。一、重庆考古的起点为什么将重庆考古的起点确定在1921年呢?这是由于重庆考古与中国考古起步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5:11:460000小型驰龙科:胡山足龙 体长只有40厘米(外形酷似鸟类)
胡山足龙是一种兽脚亚目的驰龙科恐龙,诞生于8000-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外形和鸟类非常相似,但是从目前的化石来看,并不能判断它具备飞行能力,不过它拥有着鸟翼类的细长跖骨特征,据说其中的第三跖骨长度一度达到了3.9厘米,所以它很可能是近鸟类恐龙。胡山足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9:01: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