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哪一个节气最具正能量?估计不少都猜不对
古人是如何理解“小寒”节气的?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现在流行“励志”、“正能量”,如果在二十四节气中评选,哪一个节气最具正能量、最励志?估计不少都猜不对。告诉你——“小寒”节气。为什么呢?本文就来说这事情。
这篇文章,是我发表在今天(2018年1月4号)出版的《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专栏文章,报纸发表时因为版面原因而删减很多文字,这里是其中一节中的未删原文。

(美丽不怕冻人,因为有希望)
“小寒”节气到了,人们便感到浑身不自在,冷啊!但是,古人却从小寒看到了“暖希望”——正所谓“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从阴阳消长上来说,小寒虽然“阴气”很重,温度极低,但“阳气”日渐转强,古人有“一阳来复在冬至,心礼火发在小寒,五运六气大寒始”的说法。南宋文人米友仁《醉春风·一阳来复群阴往》 中“一阳来复群阴往,吾道从今长”,说的也是同样的意思和道理。
顺便说一下,米友仁是南宋有名的书画家,其父亲是中国书画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称“大米”的米芾,米友仁是长子,书画同样了得,人称“小米”。 因为米友仁的书法绘画皆承家学,所以,艺术评论界称之为“大小米”。米友仁的诗词也佳,有哲理。

图:米友仁作品
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西汉孔安国语:“雨以润物,阳以乾物,暖以长物,寒以成物,风以动物。五者各以时,所以为众验。”“暖以长物,寒以成物”一语极富哲理,这是小寒节气原理中,最为励志的一句话——不经历严寒就没有成熟与成功。
可能考虑到不少人不太理解“寒以成物”之深刻含义,古人以小寒节气所在月绽放的梅花,用通俗的形象,诗意化地诠释了这句话蕴含的意义——“梅花香自苦寒来”,正即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梅花香自苦寒来”是老师最用来训学生的一句话,教育学生不要畏惧困难,苦难成就人才,努力总有回报!确实是这样,我上学时班里挂的一对长匾,一边是“宝剑锋从磨砺出”,另一边是“梅花香自苦寒来”。我想看到此文的网友不少都应该知道这副“励志联”,这正是“小寒”节气给人生的最大启发。
古人对“小寒”的理解,是通过对物候的悉心观察得出来的。
“小寒”花信南北有所不同,主要是梅花、山茶花、水仙花,其中以梅花最典型,被古人看成是报春的“吉祥花”。梅花以其红、黄、绿、白的美丽色彩,与雪竹、青松一起,把“不近人情”的严冬打扮得特别热闹,梅、竹、松因此也被拟人化为“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
“小寒”到了,梅花开了,“白雪映红梅”。踏雪赏梅大概是古人严冬里最有韵昧的第一雅事,古今文人都能从中生出不同的人生感悟。
南宋文学家陆游《卜算子· 咏梅》词称:“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小寒信花:红梅花儿开)
毛泽东用相同词牌写出的则是另一种境界:“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植物界没有畏惧小寒到来后的严寒,动物界同样“动”了起来,古人发现了大雁、喜鹊、野鸡这三种动物在小寒节气前后有了表现,归纳为“小寒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

(小寒,雁北向)
“小寒三候”源于《逸周书·时训解》:“小寒之日,雁北向;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鸲。”就此,历代学者都曾有过解读,其中以元人吴澄的理解被引用最多,其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这说样的说法——
雁北乡:“乡[xiàng],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吴澄的解读得到了现代物候学研究的证明。苏轼诗称“春江水暖鸭先知”,而阳气已动雁先觉,大雁是一种大型候鸟,秋南飞,春北归,而最早北归行动,便始于小寒节气前后,这说明地球北半球的温度开始上升了,古人称为“阳气动”。

(小寒,鹊始巢)
鹊始巢:“喜鹊也,鹊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 ”喜鹊是古人眼里的吉祥鸟,在小寒节气里活动了,可见这股寒意有“喜气”,这古代文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将之与梅、竹花放到了一块。

(红梅双喜)
在古代画家的笔下的“喜报早春”、“喜报春光”、“喜上眉梢”、“竹梅双喜”一类作品,主要元素就是“喜鹊”、“梅”、“竹”。如古代流行新婚夫妇赠送“竹梅双喜”图,画面就是红梅在竹间热情开放,一对喜鹊在枝上欢快地叫着。
红梅代表妻子,竹子代表丈夫,而一对喜鹊代表喜结良缘,再联系“鹊始巢”的想像——男女结婚,开始共筑爱的小巢,多么喜庆、浪漫,这正是特别意思所在!

(小寒,雉始雊)
雉始雊:“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gòu],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这句话核心意思是,小寒节气到来后,现在稀少但在古代十分常见的野鸡(雉),不论公母都开始鸣叫了。
在大河冰封、大地冻结的季节,大雁北飞、喜鹊筑巢、野鸡齐鸣,让十分寒冷、令人畏惧的严冬一派生机,充满活力,情寄人间,积极向上。
现在都讲“正能量”,古人这么理解“小寒”,是不是正能量满满、浪漫满满?!

(小寒时节,大雪纷飞,最浪漫的事莫过于雪地爱情)
英国巨石阵是什么时期的产物:约公元前2500-1500年
说到英国的一些标志,大家能够想到什么?可能会想到大本钟、丘吉尔、伊丽莎白女王等等,那么大家知道英国的巨石阵吗?如果没有印象也不要紧,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以下英国的巨石阵是什么样的,它是是什么时期的产物?英国巨石阵是什么时期的产物:约公元前2500-1500年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1:40:570000孔子死后千年被其后人曝离婚事实,休妻原因讳莫如深,至今成谜
孔孟离婚案本文作者倪方六在现代,名人离婚往往会成为新闻。与今天一样,古代名人离婚后都会成为话题,为社会所议论。中国古代名人离婚案也有很多,而被议论最多的,或者说是非最大的,大概要数”孔孟之道“的主角圣人孔子和亚圣孟子。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看看这两位儒家大圣人是怎么离婚的。(孔子画像)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38:010000中国考古百年 | 巴蜀考古百年回顾与前瞻——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为中心
作者:高大伦|根据2018年10月24日在成都召开的中国考古大会开幕式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成稿。历史的车轮走到今天,很快将迎来近代考古在中国诞生100年的纪念时刻。在此谨以100年为时间轴,简略回顾我们的奋斗历程,分享我们憧憬的考古梦。百年考古历程回顾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2:20:120003正月底了,还是过年期间?没错,到农历二月这个节才算结束
“二月二,龙抬头”小考本文作者倪方六前面文章说了过去《男孩女孩最热衷一项活动》,这是春天的事情,这篇仍来说说春天——春天的节。眼瞅着正月将尽,仲春又来,快到“二月二,龙抬头”了。要周四(2018.03.15.)我《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专栏中,特别写了一篇二月初二与“龙抬头”考证。这里率先公开一部分给头条号网友“二月二”是俗称,节名叫“青龙节”或“春龙节”。(二月二龙抬头)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58:4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