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哪一个节气最具正能量?估计不少都猜不对
古人是如何理解“小寒”节气的?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现在流行“励志”、“正能量”,如果在二十四节气中评选,哪一个节气最具正能量、最励志?估计不少都猜不对。告诉你——“小寒”节气。为什么呢?本文就来说这事情。
这篇文章,是我发表在今天(2018年1月4号)出版的《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专栏文章,报纸发表时因为版面原因而删减很多文字,这里是其中一节中的未删原文。

(美丽不怕冻人,因为有希望)
“小寒”节气到了,人们便感到浑身不自在,冷啊!但是,古人却从小寒看到了“暖希望”——正所谓“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从阴阳消长上来说,小寒虽然“阴气”很重,温度极低,但“阳气”日渐转强,古人有“一阳来复在冬至,心礼火发在小寒,五运六气大寒始”的说法。南宋文人米友仁《醉春风·一阳来复群阴往》 中“一阳来复群阴往,吾道从今长”,说的也是同样的意思和道理。
顺便说一下,米友仁是南宋有名的书画家,其父亲是中国书画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称“大米”的米芾,米友仁是长子,书画同样了得,人称“小米”。 因为米友仁的书法绘画皆承家学,所以,艺术评论界称之为“大小米”。米友仁的诗词也佳,有哲理。

图:米友仁作品
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西汉孔安国语:“雨以润物,阳以乾物,暖以长物,寒以成物,风以动物。五者各以时,所以为众验。”“暖以长物,寒以成物”一语极富哲理,这是小寒节气原理中,最为励志的一句话——不经历严寒就没有成熟与成功。
可能考虑到不少人不太理解“寒以成物”之深刻含义,古人以小寒节气所在月绽放的梅花,用通俗的形象,诗意化地诠释了这句话蕴含的意义——“梅花香自苦寒来”,正即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梅花香自苦寒来”是老师最用来训学生的一句话,教育学生不要畏惧困难,苦难成就人才,努力总有回报!确实是这样,我上学时班里挂的一对长匾,一边是“宝剑锋从磨砺出”,另一边是“梅花香自苦寒来”。我想看到此文的网友不少都应该知道这副“励志联”,这正是“小寒”节气给人生的最大启发。
古人对“小寒”的理解,是通过对物候的悉心观察得出来的。
“小寒”花信南北有所不同,主要是梅花、山茶花、水仙花,其中以梅花最典型,被古人看成是报春的“吉祥花”。梅花以其红、黄、绿、白的美丽色彩,与雪竹、青松一起,把“不近人情”的严冬打扮得特别热闹,梅、竹、松因此也被拟人化为“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
“小寒”到了,梅花开了,“白雪映红梅”。踏雪赏梅大概是古人严冬里最有韵昧的第一雅事,古今文人都能从中生出不同的人生感悟。
南宋文学家陆游《卜算子· 咏梅》词称:“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小寒信花:红梅花儿开)
毛泽东用相同词牌写出的则是另一种境界:“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植物界没有畏惧小寒到来后的严寒,动物界同样“动”了起来,古人发现了大雁、喜鹊、野鸡这三种动物在小寒节气前后有了表现,归纳为“小寒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

(小寒,雁北向)
“小寒三候”源于《逸周书·时训解》:“小寒之日,雁北向;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鸲。”就此,历代学者都曾有过解读,其中以元人吴澄的理解被引用最多,其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这说样的说法——
雁北乡:“乡[xiàng],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吴澄的解读得到了现代物候学研究的证明。苏轼诗称“春江水暖鸭先知”,而阳气已动雁先觉,大雁是一种大型候鸟,秋南飞,春北归,而最早北归行动,便始于小寒节气前后,这说明地球北半球的温度开始上升了,古人称为“阳气动”。

(小寒,鹊始巢)
鹊始巢:“喜鹊也,鹊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 ”喜鹊是古人眼里的吉祥鸟,在小寒节气里活动了,可见这股寒意有“喜气”,这古代文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将之与梅、竹花放到了一块。

(红梅双喜)
在古代画家的笔下的“喜报早春”、“喜报春光”、“喜上眉梢”、“竹梅双喜”一类作品,主要元素就是“喜鹊”、“梅”、“竹”。如古代流行新婚夫妇赠送“竹梅双喜”图,画面就是红梅在竹间热情开放,一对喜鹊在枝上欢快地叫着。
红梅代表妻子,竹子代表丈夫,而一对喜鹊代表喜结良缘,再联系“鹊始巢”的想像——男女结婚,开始共筑爱的小巢,多么喜庆、浪漫,这正是特别意思所在!

(小寒,雉始雊)
雉始雊:“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gòu],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这句话核心意思是,小寒节气到来后,现在稀少但在古代十分常见的野鸡(雉),不论公母都开始鸣叫了。
在大河冰封、大地冻结的季节,大雁北飞、喜鹊筑巢、野鸡齐鸣,让十分寒冷、令人畏惧的严冬一派生机,充满活力,情寄人间,积极向上。
现在都讲“正能量”,古人这么理解“小寒”,是不是正能量满满、浪漫满满?!

(小寒时节,大雪纷飞,最浪漫的事莫过于雪地爱情)
别忘了,今天带孩子“剃龙头”!二月二龙抬头,清朝有一特别讲究
孩童为什么要在二月二进书房?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我谈了二月二龙抬头的真正来历。在北晚“一方钩沉”专栏上讲了,自打“龙抬头”被确定以后,二月二对中国的社会生活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只对农民意义大,对于学子来说也很重要,有特殊的人生意义。过去人为什么喜欢过二月二?这便是一个原因。在这方面,老话的说法和做法都很有意思。这篇文章就来说说古人二月二是怎么做的。我要新鲜事2023-06-03 09:21:460000十大考古新发现探秘之四|这个重大发现,从确定一段围墙开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公布当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赵海涛发了一张含苞待放的洛阳牡丹图片到朋友圈,内心充满期待。几个小时后,他所负责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项目获评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4-22 03:18:050001我国考古史的巅峰:三星堆是“外星文明”?比华夏文明还早百年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提到华夏文明,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中原文化。但事实上,经历了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发展中,这种文明是包揽万象的,这是多种不同的文明聚集到一起,才缔造出了庞大的华夏文化。尤其是三星堆的发现,更是让人们充分见证了在华夏文明中除了中原文化之外,还有许多文化内涵。那么三星堆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三星堆展示更多传奇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0:00:170004偶然发现古墓群,一张“纸”惊呆了所有人,专家:向历史发起挑战
众所周知,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漫长的岁月中,先辈大能者也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瑰宝,其中“四大发明”就是典型代表;暂且不说其他的,单是“造纸术”就足以称得上“改变世界”。说起“造纸术”,大多人都知道是汉代“蔡伦”所发明;但在1986年,在甘肃偶然发现了一座古墓群,专家却对一张皱皱巴巴的“纸”惊呆了,甚至说“向历史发起挑战”。我要新鲜事2023-04-23 23:49:400000中国四个直辖市中,为什么设立最晚的重庆比北京更有故事?
重庆“母城”小考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有四大直辖市,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其中设立最晚的,是重庆市。但是,重庆成为直辖市虽然最晚,城市史可一点不晚,有3000多年的历史,甚至比北京更早些,更有故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41:08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