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流行闹洞房,此婚俗始于晋代,其时婚礼上新娘还必有一小动作
古人如何举办婚礼?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元旦,是现代适婚男女喜欢选择的结婚佳日,再差也要办上几桌喜酒,请亲友聚聚。结婚是人生大事,举办个热闹的婚礼也是人之常情。
古人怎么办婚礼?我曾在我《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专栏专门谈过这话题。

(结婚,男女大事)
早在先秦时代,中国人就认识到了婚礼意义之重大。《礼记.郊特牲》称,“天地合,而后万物兴。夫昏礼,万世之婚也”。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天地和谐,万物兴旺;男女婚礼,万世之始。
古人将婚姻看得很重要,为此还整出了一套结婚程序:从“纳采”开始,要经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到最后的“亲迎”等六个程序,此即所谓“六礼”。
在“亲迎”这最后一个环节,要办婚宴招待亲朋。亲朋也会送上一份贺礼,此即人们所说的“随礼”。这“礼”,民间又称“红包”,有的直接称为“份子钱”。

(随礼薄)
但在先秦时,古人结婚并不提倡互相随礼,《礼记.郊特牲》中说“昏礼不贺,人之序也”。不只如此,现在农村仍在流行的结婚时吹吹打打那一套,即用来调节婚礼喜庆气氛的奏乐程序都不要,用古话来说,叫“昏礼不用乐”。
先秦人为什么要求“昏礼不贺”?他们认为结婚是“人之序也”,即人生的一个自然传续过程。所以,先秦时民间的婚礼还是较为简朴的,一般不会大操大办。

(现代仿古婚礼)
从中国古代婚姻史的发展来看,西汉宣帝时代是办婚礼的一个分界线,世人开始大办婚宴。
汉宣帝当年有一“开酒令”,不只影响了当时婚礼风俗,对后世婚礼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汉宣帝的“开酒令”,是古代中国婚礼大操大办的“第一号令”。

(准备婚宴)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婚礼更为重视,刮起了“侈婚风”。因为婚礼过于讲究,这一时期还产生了许多新的婚俗,如新娘在婚礼上还有一特别的小动作,会用扇子挡脸遮羞,这叫“却扇之俗”、新娘打扮完毕用细沙蒙面的用“盖头之俗”及夫妻“交拜之礼”,均出现于晋代。
现在农村婚礼上喜欢“闹洞房”,这一风俗也出现在晋代,此后“闹喜”风俗就流行开了,闹洞房也越闹越凶。

(亲友闹洞房)
传统婚礼中的同牢、合卺之礼依然保留,但所用器物更讲档次。所谓“同牢”是新婚夫妻一起吃肉的礼俗,“合卺”则是新郎娘在洞房里喝交杯酒的礼俗。当时的南朝,行同牢之礼时美食毕设,合卺之行则使用金银玉器,用度极为奢华。
从汉宣帝时代起,民间婚礼越办越大,穷人家吃不消了,甚至发生嫁不起女儿,娶不起媳妇的现象。为此,官场出现了“禁侈令”

(合卺象征)
《南齐书.武帝纪》(卷三)记载,永明七年(公元489年),齐武帝萧赜便曾下诏,欲遏制婚礼中这股不正之风,称“晚俗浮丽,历兹永久,每思惩革,而民未知禁。乃闻同牢之费,华泰尤甚。膳羞方丈,有过王侯”。
针对“侈婚风”,萧赜指示相关部门拟订规约,公布于众,并限定摆设婚宴的规模,让合卺之礼不致于亏欠的同时,又能做到婚礼俭朴。最后特别强调,“如故有违,绳之以法。”

(现代婚宴场所)
后来的齐明帝萧鸾,还组织朝臣讨论,将行合卺之礼时所使用的器皿,由金银器改为陶器。但是,虽然朝廷三令五申,禁止婚礼铺张浪费,但在南朝根本禁绝不了,可以说奢侈如故。
同一时期的北朝,婚礼奢华也不减南朝。由于婚礼浪费严重,相互攀比严重,已影响到国家财政和社会稳定,北朝朝廷及有识之士都不时指出了侈婚的危害,提倡节俭办婚礼。《北史·临淮王谭传》记载,当时的皇族子弟元孝友曾进言,“请自兹以后,若婚葬过礼者,以违旨论。”

(拜公婆)
《周书.崔猷传》,崔猷上奏称,“时婚姻礼废,嫁娶之辰,多举音乐”,有钱人家“衣服奢淫”,崔猷上书请求“禁断”,得到了朝廷批准。
时代发展到唐宋时期,中国古人的婚礼内容又有新的发展,比魏晋时花样更多,如催妆、障车、百子帐、转毡、撒帐等风俗,由此兴起。这一期婚大操大办现象不再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但自春秋时一直强调的“昏礼不用乐”,首度被官方否定。

(同饮交杯酒)
宋太祖开宝元年(公元968年),行将灭国的南唐曾议订婚礼,经过一番争论后,制诰潘佑的意见被唐主采纳——婚礼可以用乐。
这是春秋以来,第一次由朝廷明文规定婚礼可以用乐的记载,中国男女举办婚礼时请吹鼓手助兴,此后就成为一种风俗,一直流行到现代。

(现代仿古婚礼,也要请吹鼓手奏乐)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阙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36:180000古人迷信“挖祖坟”竟因为这个,金人最狠,掘尽陪葬宝物还要暴骸
辽永兴陵的主人本文作者倪方六清明假期,照例来说点与陵墓有关的话题。接上篇的话茬,仍聊民国时被两位比利时传教士光顾过的辽永兴陵。永兴陵的陵主辽兴宗,名叫耶律宗真,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长子。耶律宗真“幼而聪明,长而魁伟”“豁达大度”,善骑射,好儒术,通音律,工丹青,以写鹿著名,是一位难得的“画家皇帝”。图:耶律宗真画像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21:450000刘庆柱:殷墟发掘简史
考古学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是有其必然性的。20世纪初叶,疑古思潮的兴起,促使当时的史学界极力寻求一种新的途径,改变当时史学研究的窘境。在这一过程中,殷墟机缘巧合,成为整个事件的中流砥柱。殷墟考古发掘的启动与进展,成为中国考古学史的一个缩影,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发生、发展与壮大。1.中国近代考古学的产生0001玛雅遗址上的中国考古人 在洪都拉斯探寻与中华文明神秘关联
在中美洲的洪都拉斯,有着许多神秘的古代文明遗址,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玛雅文明。而近年来,有一批中国考古学家在这里展开了一场寻找与中华文明相关性的探险之旅。玛雅文明是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1500年左右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等地区繁荣发展的一种古代文明,它以建筑、数学、天文学、文字、艺术等方面的成就而闻名于世。然而,有一些神秘的现象,让玛雅文明的历史更加耐人寻味。我要新鲜事2023-04-24 23:50:450000对付点过名就溜“老油条”,古代一考勤办法很有效,迟到早退很难
古人上班与违纪管理本文作者倪方六上班,已成现代人日常工作状态。古代呢,一部分人也有班上。比如京官就要上班,称为“上朝”。如果不去,要提前说明情况和理由,并在“花名册”上注明不上班的原因,称为“注门籍”,如身体不适,便在自己的名字下注“病”字。相对京官来说,地方官员要自由得多,但同样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是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也要点名或签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5: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