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流行闹洞房,此婚俗始于晋代,其时婚礼上新娘还必有一小动作
古人如何举办婚礼?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元旦,是现代适婚男女喜欢选择的结婚佳日,再差也要办上几桌喜酒,请亲友聚聚。结婚是人生大事,举办个热闹的婚礼也是人之常情。
古人怎么办婚礼?我曾在我《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专栏专门谈过这话题。

(结婚,男女大事)
早在先秦时代,中国人就认识到了婚礼意义之重大。《礼记.郊特牲》称,“天地合,而后万物兴。夫昏礼,万世之婚也”。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天地和谐,万物兴旺;男女婚礼,万世之始。
古人将婚姻看得很重要,为此还整出了一套结婚程序:从“纳采”开始,要经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到最后的“亲迎”等六个程序,此即所谓“六礼”。
在“亲迎”这最后一个环节,要办婚宴招待亲朋。亲朋也会送上一份贺礼,此即人们所说的“随礼”。这“礼”,民间又称“红包”,有的直接称为“份子钱”。

(随礼薄)
但在先秦时,古人结婚并不提倡互相随礼,《礼记.郊特牲》中说“昏礼不贺,人之序也”。不只如此,现在农村仍在流行的结婚时吹吹打打那一套,即用来调节婚礼喜庆气氛的奏乐程序都不要,用古话来说,叫“昏礼不用乐”。
先秦人为什么要求“昏礼不贺”?他们认为结婚是“人之序也”,即人生的一个自然传续过程。所以,先秦时民间的婚礼还是较为简朴的,一般不会大操大办。

(现代仿古婚礼)
从中国古代婚姻史的发展来看,西汉宣帝时代是办婚礼的一个分界线,世人开始大办婚宴。
汉宣帝当年有一“开酒令”,不只影响了当时婚礼风俗,对后世婚礼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汉宣帝的“开酒令”,是古代中国婚礼大操大办的“第一号令”。

(准备婚宴)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婚礼更为重视,刮起了“侈婚风”。因为婚礼过于讲究,这一时期还产生了许多新的婚俗,如新娘在婚礼上还有一特别的小动作,会用扇子挡脸遮羞,这叫“却扇之俗”、新娘打扮完毕用细沙蒙面的用“盖头之俗”及夫妻“交拜之礼”,均出现于晋代。
现在农村婚礼上喜欢“闹洞房”,这一风俗也出现在晋代,此后“闹喜”风俗就流行开了,闹洞房也越闹越凶。

(亲友闹洞房)
传统婚礼中的同牢、合卺之礼依然保留,但所用器物更讲档次。所谓“同牢”是新婚夫妻一起吃肉的礼俗,“合卺”则是新郎娘在洞房里喝交杯酒的礼俗。当时的南朝,行同牢之礼时美食毕设,合卺之行则使用金银玉器,用度极为奢华。
从汉宣帝时代起,民间婚礼越办越大,穷人家吃不消了,甚至发生嫁不起女儿,娶不起媳妇的现象。为此,官场出现了“禁侈令”

(合卺象征)
《南齐书.武帝纪》(卷三)记载,永明七年(公元489年),齐武帝萧赜便曾下诏,欲遏制婚礼中这股不正之风,称“晚俗浮丽,历兹永久,每思惩革,而民未知禁。乃闻同牢之费,华泰尤甚。膳羞方丈,有过王侯”。
针对“侈婚风”,萧赜指示相关部门拟订规约,公布于众,并限定摆设婚宴的规模,让合卺之礼不致于亏欠的同时,又能做到婚礼俭朴。最后特别强调,“如故有违,绳之以法。”

(现代婚宴场所)
后来的齐明帝萧鸾,还组织朝臣讨论,将行合卺之礼时所使用的器皿,由金银器改为陶器。但是,虽然朝廷三令五申,禁止婚礼铺张浪费,但在南朝根本禁绝不了,可以说奢侈如故。
同一时期的北朝,婚礼奢华也不减南朝。由于婚礼浪费严重,相互攀比严重,已影响到国家财政和社会稳定,北朝朝廷及有识之士都不时指出了侈婚的危害,提倡节俭办婚礼。《北史·临淮王谭传》记载,当时的皇族子弟元孝友曾进言,“请自兹以后,若婚葬过礼者,以违旨论。”

(拜公婆)
《周书.崔猷传》,崔猷上奏称,“时婚姻礼废,嫁娶之辰,多举音乐”,有钱人家“衣服奢淫”,崔猷上书请求“禁断”,得到了朝廷批准。
时代发展到唐宋时期,中国古人的婚礼内容又有新的发展,比魏晋时花样更多,如催妆、障车、百子帐、转毡、撒帐等风俗,由此兴起。这一期婚大操大办现象不再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但自春秋时一直强调的“昏礼不用乐”,首度被官方否定。

(同饮交杯酒)
宋太祖开宝元年(公元968年),行将灭国的南唐曾议订婚礼,经过一番争论后,制诰潘佑的意见被唐主采纳——婚礼可以用乐。
这是春秋以来,第一次由朝廷明文规定婚礼可以用乐的记载,中国男女举办婚礼时请吹鼓手助兴,此后就成为一种风俗,一直流行到现代。

(现代仿古婚礼,也要请吹鼓手奏乐)
刘备的先祖有金缕玉衣,良渚有玉琮,玉覆面是什么?了解一下吧
#历史冷知识##考古#说到玉覆面,咱们先说说大家比较熟知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因为这座夫妻合葬墓,出土我国第一件金缕玉衣。刘胜(前165年-前113年),汉高帝刘邦第四子,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异母兄。也就是说,中山靖王刘胜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代孙。西汉中山国第一代王。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33:270001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出土铜器产地问题初论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5:30:280001宋人笔记记载时有钱人一种养生风俗,到清朝时大兴,皇家特迷信
鹿血与贵族保健问题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古代贵族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重视养生,想长生不老,永远享受人间欢乐。他们通行养生手段就一个字——补!在早期,如今普通之家孩子都会喝的牛奶,都是补品,乳与血一样,在古人眼里都是有神性、有特质的东西。到了宋元时,牛奶才成为当时中原小康之家的常用饮料。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36:410000盗墓者真狠,挖了十三陵两处妃坟,参与者每人分得一两金子
一盗墓者挖明十三陵两处妃墓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古代帝陵中,明朝北京十三陵保护得最好。除殉国的末帝朱由检思陵被盗、万历帝朱翊钧定陵被考古发掘外,多数陵墓的地宫从未被盗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是,古今盗墓者并没有放弃光顾明十三陵,在民国时,至少有两座妃墓被盗。与清朝皇陵不同,明陵中的妃子园寝并不多。包括皇妃、太子、太子妃和太监坟在内,从永乐中叶至清顺治初年,天寿山陵区非帝王陵仅有11座。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26: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