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贵族特爱一种进口货,中国人生活观念因之改变,影响至今
海外香料何时开始向中国输入的?
本文作者倪方六
如同欧洲贵族对中国丝绸着迷一样,古代中国贵族对海外输华的香料也十分着迷,有海外学者因此把丝绸之路说成是“香料之路”。在所有通过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海外物品中,“香料”的输入不只量大,且持久。

(抬着苏合香的外国人)
古代中国贵族最喜欢香料这种“进口货”,香料在赚走了中国金银、为本国创造丰厚财富的同时,也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观念,如民间“燃香净室”、文人“焚香养性”、子孙“上香祭祖”……都是因为进口香料的出现而出现而改变,影响至今。
现代很多中国女性对外国香水的痴迷,其实就是受到古人用香风俗的影响——哪个女人不爱进口香香,当然进口香货质量确实好。

(中国女人爱用进口香水)
我在将于周四(2017.12.28.)出版的我《北京晚报》“一带 一路钩沉”专栏中,专门谈了进口香对古代中国人生活的影响。
现在较准确的、最早一次香料输华,出现在的力主开辟“丝绸之路”的汉武帝时期。旧题汉东方朔撰《十洲记·聚窟洲》中有这样的说法:“征和三年,武帝幸安定。西胡月支国王遣使献香四两,大如雀卵,黑如桑椹。”

(如今中医、生活中常用的各种香料,其中不少在当年只能进口)
征和三年为公元前90年,其时距张骞首次凿空西域已近半个世纪,月[ròu]支国所献应该是聚窟洲特产,叫“却死香”,聚窟洲与凤麟洲都处于“西海”。
类似记载在西晋张华的《博物志》(卷二)中也有,但香料来源地有所不同:“汉武帝时,弱水西国有人乘毛车,以渡弱水来献香者。”
《十洲记》和《博物志》均被归入古代中国志怪小说类,对于海外进香的真实性,有学者表示怀疑。

(汉武帝时,中国为当时世界最强国)
但笔者查《汉书·武帝纪》(卷六),征和三年已是67岁高龄的汉武帝,在其去世前三年确实巡边了:“三年春正月,行幸雍,至安定、北地。匈奴入五原、酒泉,杀两都尉。”
可见《十洲记》和《博物志》所述决非捕风捉影的无稽之谈,古代的志怪小说与现代小说创作不同,都有基本史实或传说基础。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编撰者、民国泗阳籍学者张星烺便认为所记是可信的,并且推断“弱水西国”是欧洲国家:“《博物志》此节记事,与上方所录《十洲记》聚窟洲之却死香,大同小异。聚窟洲与凤麟洲皆在西海之中,凤麟洲四面有弱水绕之。凤麟洲既已承认为指欧洲地域而言,则《博物志》此节之弱水西国,亦必指欧洲而言也。”

(外国人采“安息香”)
古罗马帝国,即中国史书上所说的“大秦”国,因在地中海西,又称“海西国”,《十洲记》所指的“弱水西国”,应该就是古罗马及西亚一带。对于汉武帝时海外向中国贡献香料一事,此后古人笔记中多有提及。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即称:“辟寒香,丹丹国所出,汉武时人贡。”
《述异志》上说的香料源产国又不同。根据《隋书·婆利传》所记,丹丹不应是欧洲国家:“婆利国,自交阯浮海,南过赤土、丹丹,乃至其国。”婆利国是南洋岛国文莱的古指,可见,“丹丹”国应该处于马来半岛。

(往返中国商船)
为什么汉武帝时代向中国献香国会这么“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曾能向中国输入过香料。
事实上确是这样,中国二十四史上这方面的记载很丰富:从南洋诸国,到地中海沿海国家、中亚、北非等,凡有香料的国家和地区,在古代均曾通过陆上、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向中国输入香料,一直到明清时都不曾停止过。
如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八月,诃陵国遣使贡献“异香、名宝”, 诃陵国位于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一带,他们便是乘大船从南海来到唐都长安的。

(汉朝时出现的“香道”,传至今天)
据日本真人开元《唐大和上东征传》:当时的广州,“江中有波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因为包括香料在内的大宗海外物资输入中国量很大,“海船云集”,广州首设“市舶使”。据《旧唐书·玄宗本纪上》(卷八),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朝廷任命右威卫中郎同庆立为安南市舶使。

(古代文人、女性房间必焚香,有“香气养性”一说)
鞍龙:欧洲大型食草恐龙(长6.5米/距今2.08亿年前)
通过一些影视剧,我们知道了许多恐龙,比如恐龙之王霸王龙,数量众多的剑龙等。为了丰富大家的恐龙知识,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个冷门恐龙,它就是鞍龙,一种欧洲大型的食草恐龙。鞍龙基本资料体型:鞍龙是发现于欧洲德国的一种大型恐龙,它体长6.5米,在目前已知的774种恐龙中排在第303位,生活在距今2.19亿年-2.08亿年前的晚三叠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3:02:240000盗墓挖出失传古籍,记载周天子拜见王母娘娘,考古家:确有此事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历史发展的文明古国,在这漫长的5000多年的时光中衍生出了很多的国家,这些国家的人们依靠自已的智慧创造出了自已的文明和文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很多重要的文物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也有一些文物随着盗墓贼的挖掘重新回到世人们的眼前,不仅如此还为我们揭晓了一个个不一样的故事。我要新鲜事2023-07-10 20:34:340000新中国河南考古第一人
安金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是我国研究商代考古的巨头之一,他对商代考古的贡献将永远载于史册。安先生的一生确实和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息息相关。今年是安金槐先生100年诞辰,安先生出生于1921年,中国现代考古学恰恰也是这一年诞生的。安先生于1950年参加考古工作,这一年也是新中国考古学的开端。安先生于2001年去世,这一年也是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决定启动的一年。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9:05:070000王震中:论二里头乃夏朝后期王都及“夏”与“中国”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9:45:360000清理乾隆陵墓地宫时发现一枚神秘的玉片,考古专家推测是乾隆口中之物,凭什么这么肯定?
蝉对于中国人的文化意义本文作者倪方六盛夏,窗外蝉鸣声声,此起彼伏。那么,这篇文章继续说蝉吧!(古画上的蝉,一只能值千万元)从史料所记和现代考古发现来看,古人的“蝉情结”相当浓厚。为什么?《史记·屈原列传》的一句话给出了答案:“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其中的“蝉蜕”,又称“蜕变”,成为人们脱胎换骨,精神升华的象征。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38: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