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601

进口药在古代称“海药,唐朝权贵喜欢服食,明朝曾当薪水发给官员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5:20:160

古代外国药材药物是如何输入中国的?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上篇讲过的有关中药问题,再来谈外国“中药”是怎么进入古代中国市场的。

外国药材进入古代中国,基本有两种方式,一是中国人去外域找寻购买,一是外国人来华进贡贩卖;具体路径上,汉唐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宋明以海上丝绸之路为多。

(古代采药图)

隋唐时由波斯等地进入中国的药材很丰富,如洋葱、冬葱、菽豆、凤仙花、满那、阿魏、柯米、番木鳖,等等。如果说张骞通西域带回的药材植物是随意的话,那隋唐以后多是有意为之,主动寻购。

据《隋书·波斯传》(卷八十三):在介绍了包括被中医当作良药的千年枣、附子、诃黎勒、无食子等波斯物产后,称:“炀帝遣云骑尉李昱使通波斯,寻遣使随昱贡方物。”

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精明商人,看到中国贵族有“外国药瘾”,遂主动向中国出口药材药物,中国史书都称为“贡”或“献”,实质是一种官方贸易。这些进口药在古代乃一种“贵族药”,老百药可吃不起,看不到的。像唐太宗、唐高宗都喜欢服用“进口药”。

这里说一下唐高宗李治。李治有“风疾”,目眩头晕,他最后是在“造镜殿”得病不治的。

(唐高宗画像)

如何发病不治的?有一个史书上不记载的隐秘原因。据说是李治服食春药过度致发病。古代君王后宫美色丰富,皇帝的死因多与纵欲有关,这样来分析李治发病及死因也是有道理的。

病重后,为了治好病,李治广征名医道士,合炼黄白丹药,孙思邈、叶法善都曾被李治征招入宫问药。

最多一次,一下子就召来道士一百多人。李治最青睐潘师正、刘道合等炼丹道士。《旧唐书·刘道合传》(卷一百九十二)记载:“高宗又令道合,合还丹,丹成而上之。”

因为本土医生看不好他的病,李治开始迷信上外国医生,外国药物。如永淳二年(公元683年),李治头痛忍耐时,便使用了阿拉伯“放血”医术。《旧唐书·高宗本纪》(卷五)记载如下对话——

(年轻时的李治与武则天,现代影视再现)

上苦头重不可忍,侍医秦鸣鹤曰:“刺头微出血,可愈。”

天后(武则天)帷中言曰:“此可斩,欲刺血于人主首耶!”

上曰:“吾苦头重,出血未必不佳。”即刺百会。

上曰:“吾眼明矣。”

《旧唐书》所记御医秦鸣鹤用的“刺头”术,应该就是阿拉伯医生常用的开颅治疗眼疾手术的一种。秦鸣鹤是哪里人至今是谜,史家怀疑他是一名阿拉伯医生,被召进来的,或者是学了阿拉伯医术的中国医生。

(古代医生给女患者看病不能直视,现代影视再现)

看到中国贵族迷信进口药,与中国有贸易的外国政府和商人,纷纷通过古丝绸之路,向中国“献药”,这些人可以说是古代的外国“医药代表”。在唐高宗当皇帝期间,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外国医生最多就是这原因,其时来华“进口药”也最多最丰富。因阿拉伯国家屡次来中国贡献方物,对中国的药物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如大秦国,便屡遣使来献药。李治当皇帝的公元677年,大秦便来贡献过,此即《旧唐书·拂菻传》所谓:“乾封二年,遣使献底也伽。”

(古代外国医生做手术场景)

“底也伽”是最早输入中国的西药之一,它与古印度进入中国的“耆婆万病丸”类似,被唐朝“药王”孙思邈收录其《千金翼方》一书中。这一种“神药”是公元七世纪前后中西亚及欧洲,大为流行的一种万病感应剂,相当于中国人所说的“万能药”、“灵丹妙药”,据说能“包治丰病”,因为有出色的“疗效”(实为服兴奋剂后的反应),甫一在华出现,便受到权贵的欢迎。

但“底也伽”在今天是要受到严格控制的一种特殊药物,因为由罂粟植物果实提取物,即中国人后来俗称“大烟”的阿片(鸦片)调合的,唐朝苏敬等敕编《新修本草》称:“底也伽,味辛苦,平无毒,主百痨、中亚、客忤、邪气、心腹积聚。出西戎。”

(老年李治与武则天,现代影视再现)

海上丝绸之路在隋唐时,已成为外来药物进入中国市场的又一重要通道。

如“土生波斯”李珣之所将其著作定名《海药本草》,就是因为他家所经营的香药大多是从海上丝绸之路过来的,或是海外移植至南方的药物,故称“海药”。

宋朝以后,随着中国航海技术和“大国海洋战略”的实施,“万邦来朝”。精明的阿拉伯商人将许多物产运销中国,其中药材和药物是最重要的品种。

据《宋史·大食传》,公元十世纪的开宝、太平兴国年间,“前后七次入贡,献上方物。”又,“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以方物附亚物来献,其表曰‘大食舶主臣蒲希密上言’……谨备蕃锦药物,附以上献。”

(古代丝绸之路上生病的商人,同行正在给他喂药)

元朝时因为蒙元军队西征,中外医药文化领域的交流全面展开,中药传出去很多,也引进来不少。《回回药方》一书的出现,就是这种史实史实的反映。

《回回药方》的指导思想是阿拉伯医学,不谈阴阳五行、脏腑辨证,与传统的中医典籍完全不同,内容包括内科、妇科、儿科、外科、正骨、针灸及药剂学等。可惜,全书大部分已散失,现仅存四册残本。

(古代家中卧床的病人,一女巫医正在给她看病)

明朝则是中外医药文化交流的又一活跃期,郑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七下西洋”,在反贼诸如丝绸、瓷器、茶叶、药材输送到国外的同时,也带了大量的海外奇珍,其就有很多药物,这从《本草纲目》所记就能看出,因为进口药物多,明朝一度与发米面一样、当薪水发放给官员。

清朝是绸之路功能使用相对较少的朝代,官方与海外交流和,但民间药物贸易从未停止。我上篇头条号中提到过,《本草纲目拾遗》仍记载了50多种奇效外来草药,至今都在使用,如治疗疟疾的金鸡勒(奎宁)、治疗咽痛失声的胖大海等。

(古代医生正在给病人看病,后面女护士给病人端药)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