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家在四川境内挖出“神树”,上有9只鸟,推测是宗教崇拜物
“青铜神树”背后的故事
文/倪方六
名称:1号大型铜神树
年代:商代晚期
出土: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
现藏:四川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出土青铜神树)
简介:树干高384厘米,通高396厘米 ,由树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树座略呈圆锥状,底座呈圆环形,树分三层,每层三枝,共九枝;每枝上有一仰一垂的两果枝,果枝上立神鸟,全树共二十七枚果实,九只鸟,是罕见的镇馆之宝。
树侧有一条缘树逶迤而下的身似绳索相辫的铜龙,整条龙造型怪异诡谲,莫可名状。
三星堆为什么叫做三星堆呢?有个传说,玉皇大帝从天上撒下三把土,恰巧落在成都平原的北部,形成了像一条线上的三颗金星的黄土堆,因而得名。

(传是神阳神鸟)
三星堆的传说也为它出土的文物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1986年,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共出土了大、中、小三型6棵青铜神树,神树形态基本相似,又各有特色。总体上均呈现为下端有云山状基座、主干挺拔直达树巅、9条树枝分成3层弯曲下垂;树上有立鸟、飞龙、仙果、光环、以及璧瑗等神器祭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社会意义。
这些“树”应该是一种神圣的原始宗教崇拜物,考古专家将之定名为“神树”。其中最大一神树修复后高达3.95米,被定为“1号神树”,这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树。中等神树高有2米多,小型的也有1米左右。
最值得一提的是“一号神树”,由树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树座略呈青铜神树圆锥状,底座呈圆环形,上饰云气纹,底座之上为三山相连状,山上亦有云气纹。树干接铸于山顶正中,干直,树根外露。树干上有三层树枝,每层为三枝丫,枝丫端部长有果实,一果枝上扬,果上站立一鸟,两果枝下垂;在树桠和果托下分别铸有火轮;在树的一侧,有一条龙援树而下,龙身呈辫索状马面头,剑状羽翅。
神树是原始宗教崇拜物是可以肯定的,但其功用和象征应该是多方面的。为什么要铸造这样一个相态怪异诡谲,莫可名状青桐树呢?他的背后又深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关于这神树的寓意和作用,目前在学术界并未形成定论,但是绝大多数的学者对将铜树界定为“神树”,并太多异议。其中赵殿增的观点精辟独到,认为这是一种树的崇拜,是从远古的神话传说中创造的。

(三星堆遗址当年发掘现场)
这些神树到底是什么树?学术界一说是扶桑,一说是建木,一说是若木,都是《山海经》里的“神树”。
关于扶桑,又名扶木,古籍《十洲记》有一段关于现状的描述::“叶似桑树,长数千丈,大二十围,两两同根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之扶桑。”
《山海经•大荒东经》提到:“大荒之东有山……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鸟。”从这里,我们知道扶桑神树生长在东海尽头,其叶如伞盖,奇大无比,每天太阳就从这儿升起。

(据《山海经》绘人面神鸟)
关于若木,《山海经•大荒北经》称:“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灰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生昆仑西附西极,其华光赤下照地,名曰若木。”进而可知,若木是生长在大荒之中的,在西方太阳下山的地方。
关于建木,《山海经·海内经》称:“在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九丘,以水络之,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为建木,百初无枝,有九潺,下有九构,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 噪爱过,黄帝所为。”

(据《山海经》绘九头神鸟)
有许多影视作品中演绎了这方面的故事,《天外飞仙》中神树是空心的,仙女们通过神树来到人间,《仙剑奇侠传3》中神女夕瑶以神树果实为心枝叶为体自己为范本所造,通过神树投入人间,可见建木真的是仙女偷溜人间的绝佳路径啊。

(现代人据《山海经》绘神树)
对照传说中的建木,它有树叶、花卉、花果与黄蛇,而青铜神树同样有花果与神龙,而成都平原所在的位置恰好是古史神话传说中所谓“天地之中”,青铜树也就是挺立于大地中心的神树。
对于“建木说”,持“扶桑说”和“若木说”的学者有质疑:那神树上的九只鸟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就只是普通的鸟吗?这与“天上十日”与“后羿射日”的神话又有了联系。

(青铜神树特写)
后羿射日的神话相信大家都知道吧。远古神话传说中, 帝俊与羲和的十个儿子都是太阳。十个太阳是轮流升起的,由鸟背负而行,每天早上太阳从扶桑树上升起晚上就落在若木树上,扶桑与若木也就是太阳和神鸟升起和栖息的场所。每当一个太阳由东向西运行的时候,其余九个太阳就栖息在扶桑的树枝上。
这些都恰巧符合铜树上铸有九只鸟构造的寓意。
实际上,不论四川出土的青铜神树原型是建木,还是扶桑、若木,其文物价值都是非同一般的,确是镇馆之宝。

(天上十日传说)
暹罗暴龙:泰国大型食肉恐龙(长6.5米/距今1.3亿年前)
在目前发现的700多种恐龙中,大型食肉恐龙不少,恐龙之王霸王龙自不必说,今天将要介绍的暹罗暴龙也算一个,它体长可达6.5米,是一种性情凶猛的食肉恐龙,被称为暹罗的暴君,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认识一下。暹罗暴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6:36:590002三星堆遗址发掘资料目录
#这就是年味儿##我的春晩记忆#之夜,三星堆文物现场发布仪式登上春晚,三星堆考古又一次吸引住全国人民的目光。本目录仅收录自上世纪20年代末至今,三星堆遗址群12平方千米范围内关于三星堆文化的调查、勘探和发掘资料,且不包含除《中国文物报》上刊载文章外的年鉴、消息等信息,以及图录等性质的书籍。在编纂中,参考了《古蜀文明研究论著目录1930-2017》,特此注明。一、报告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1:250000洛阳找宝人为何看看土就知道地下是否有宝?说出来你不得不佩服
原题:洛阳看土秘诀本文作者倪方六盗墓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为什么搞考古的要向盗墓者学习,就是这个原因。我在写作《民国盗墓史》时,访问了国内不少找宝人,他们的经验之谈足够我写三五本盗墓小说。我在想,如果哪一天不研究历史了,我就开始写小说,把这些年考察盗墓时遇到的人,做过的事情,听到的故事……一一写出来,与我的读者分享。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29:180003张忠培:考古学当前讨论的几个问题
0002「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令彝
西周早期青铜器,又名夨乍父丁彝。作器者为夨令,因又称夨令彝。相传1929年于河南洛阳马坡出土。著录者每误认此彝为二器,实仅一器。今在美国弗里尔美术馆。彝为长方体,通高34.1厘米,宽24.6厘米,器口长19.3厘米,宽17.7厘米。盖及器腹饰双夔纹构成的大兽面纹,口沿下饰双尾龙纹,方足座饰分尾小鸟纹。自盖钮至足座四边皆附钩形扉棱。器有铭文14行、187字,盖铭同而行款稍异。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39: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