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把学子考中称为“鲤鱼跃龙门”,要举行“烧尾宴”,为何一定是鲤鱼?烧尾宴如何吃?
“鲤鱼跃龙门”与学子请吃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眼下,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已陆续发放,不少考生都收到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为了庆贺,摆酒席是不少了的。这种考中后宴请的风俗,自古有之,甚至比现代还流行,尤其以科举制度正式推广的唐朝最出名。

(考生)
这篇头条号,就来说此事情。
唐代所有聚会宴请中,其实数“烧尾宴”最出名,现代有学子宴请时仍爱延用之。
古代中国人把科举及第看成是“鲤鱼跃龙门”。为什么是鲤鱼跳龙门,而不是其它鱼?这个说来话就长了。宋人陆佃训诂书《埤雅·释鱼》中有这样的说法:“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从《埤雅》所记说法来看,别的鱼也会跃龙门,但只有鲤能变成龙。

(鲤鱼跃龙门)
“龙门”何在?在黄河上,此门出名与上古时著名的治水专家大禹有关。据东汉辛氏《三秦记》所述,大禹治水时,将位于今河南洛阳的龙门山凿开泄水,鲤鱼纷纷从龙门口跳了出来,此后“鲤鱼跃龙门”便成了一种现象。鲤鱼跃过时,“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另传,每年只有72条鲤鱼能跃上龙门,显然,这是附会儒家圣人孔子“七十二门生”的说法。
“烧尾宴“得名,即源于此说,取“神龙烧尾,直上青云”之意。

(唐朝人的宴饮,仿下图)
烧尾,喻示着飞黄腾达,恭贺及第学子再合适不过了。所以在唐代,“士子初登荣进及迁除,朋僚慰贺,必盛置酒馔音乐,以展欢宴,谓之‘烧尾’。”
不过,对唐人喜欢吃烧尾宴的风俗,民间还有另外两种说法。
一说与老虎有关。大家都知道,老虎有尾巴,传说老虎很想变成人,但又担心尾巴脱不掉,所以要焚烧掉自己的尾巴,这就是“老虎变人”传说,用“烧尾”来称呼考取的宴请,寓意从此大变样,要做人上人了。

(唐朝人的宴饮)
另一说则与羊有关。传新羊不为羊群接纳,但用火焚烧其尾巴后便可入群了,此即“新羊入群”说,其寓意也是中榜后从此进入官场,将为上流社会所接受。
不论哪种说法正确,反正都是为了讨个口彩。需要注意的是,在唐代烧尾宴并不仅仅是科举及第才搞,升迁高就也会摆烧尾宴。

烧尾宴其实是一种谢恩宴——谢老师栽培之恩、谢主子提携之恩。
唐代最著名的一场烧尾宴,是尚书令韦巨源高升后办的,宴请当朝皇帝唐中宗。据宋人陶谷《清异录·馔羞门》:“韦巨源拜尚书令,上烧尾食。其家故书中尚有食账,今择奇异者略记中记录下。“

(唐中宗)
《清异录》抄录的情况来看,这次宴请菜单的58道菜品,仅糕点就有“单笼金乳酥”、“曼陀様夹饼”、“巨胜奴酥”、“贵妃红”、“饼素蒸音声部”等20多种。其中的“饼素蒸音声部”,是一种类似馒头的“看食”,做成70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蓬莱仙人形状,令人不忍下食。
至于菜品,更是丰盛至极,可谓水陆杂陈,山珍海味俱备。如有道菜叫“水炼犊”,系清炖整头小牛,制作时特别讲究火候,火候到家小牛才能炖好、炖烂。这道菜的盛装餐具应该不是一般的大,这怎么端上餐桌的?估计要用两个人抬上来。

(牛犊)
实际上,《清异录》中所记的,仅是这次烧尾宴中的部分菜单,但由此已可见宴请菜品之丰、档次之高了。现代饮食界将唐朝的“烧尾宴”,与清朝的“满汉全席”相提并论,并非没有一点道理。
最后要说一下,考中升学确是值得庆贺的事情,但应量而行,适可而止,像唐朝尚书令这么奢华不可取,上大学不过是学生生活的新开始,离真正的人生还有很多路要走,远着呢。

(满汉全席,现代仿制)
卢可可:丝绸之路文物里的文明交汇
人类文明的长河奔流不息,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是永恒的主题,不同文明之间进行交流、融合、碰撞,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存。当我们把目光聚集到一条“路”的时候,又是怎样的景象呢?最近出版的《杨泓文集》有专文讨论东西方文化交流,笔者颇受启发。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8:37:380000古人们说的春药 到底是什么东西?(古代春药)
古人的春药是五石散有毒。虽然我们人类是智商非常高的生物,但是也不能够摆脱动物的本来比如说人类也是需要交配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有着相应的欲望,既然是要发生关系,肯定是需要男女在一起才行,不过在很多时候男女在一起一定是需要双方同意才行。可是一些男性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则是会选择采用春药这种比较强制的方式。古代春药我要新鲜事2023-03-08 04:28:200001“驰援”山西古建!为文物灾后修缮设立国家专项工程|两会 . 声音
古建GUJIAN山西风雨中,有一种古建,叫山西古建。我们如何去保护她?去年国庆节期间,山西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部分不可移动文物遭到了不同程度损害。山西晚报·文博山西独家披露了一批因降雨而出现险情的古建现状,引起极大反响。▼风雨中,有一种古建,叫“山西古建”!她们正受到巨大威胁…一时间,山西古建筑尤其是低等级古建的安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58:180000立冬岭南最宜人,采石英州画不如
“首届英石赶山节”与“2020广东英石秋季雅集暨全国邀请展”、“采石英州画不如——欢乐英州行暨首届英石鉴赏培训班”等展览活动系列活动于11月6日--16日在英德市博物馆热展中。老李这篇短文带您将英德市博物馆的里里外外都逛一下[大笑],也借此机会,为您说说英德的石文化的前世今生。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48:580000河南发现朱元璋儿子墓 悲惨的让专家揪心(明朝古墓)
河南发现了朱元璋的儿子墓葬生前可能遭遇了折磨。在古代很多王公贵族下葬之后都会让他们的奴仆或者是他们的后人成为他们的守墓人,而守墓人的这个职责一代一代的传下来,甚至现在还有一些村里的老人对于墓葬非常的关照。他们时不时会去看管和打扫自己祖上流传下来的一座墓葬,而在前些年河南的某个城市居然发现了一座十分神秘的王室墓葬。朱元璋儿子墓我要新鲜事2023-09-23 20:30: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