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704

过去把学子考中称为“鲤鱼跃龙门”,要举行“烧尾宴”,为何一定是鲤鱼?烧尾宴如何吃?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31:370

“鲤鱼跃龙门”与学子请吃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眼下,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已陆续发放,不少考生都收到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为了庆贺,摆酒席是不少了的。这种考中后宴请的风俗,自古有之,甚至比现代还流行,尤其以科举制度正式推广的唐朝最出名。

(考生)

这篇头条号,就来说此事情。

唐代所有聚会宴请中,其实数“烧尾宴”最出名,现代有学子宴请时仍爱延用之。

古代中国人把科举及第看成是“鲤鱼跃龙门”。为什么是鲤鱼跳龙门,而不是其它鱼?这个说来话就长了。宋人陆佃训诂书《埤雅·释鱼》中有这样的说法:“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从《埤雅》所记说法来看,别的鱼也会跃龙门,但只有鲤能变成龙。

(鲤鱼跃龙门)

“龙门”何在?在黄河上,此门出名与上古时著名的治水专家大禹有关。据东汉辛氏《三秦记》所述,大禹治水时,将位于今河南洛阳的龙门山凿开泄水,鲤鱼纷纷从龙门口跳了出来,此后“鲤鱼跃龙门”便成了一种现象。鲤鱼跃过时,“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另传,每年只有72条鲤鱼能跃上龙门,显然,这是附会儒家圣人孔子“七十二门生”的说法。

“烧尾宴“得名,即源于此说,取“神龙烧尾,直上青云”之意。

(唐朝人的宴饮,仿下图)

烧尾,喻示着飞黄腾达,恭贺及第学子再合适不过了。所以在唐代,“士子初登荣进及迁除,朋僚慰贺,必盛置酒馔音乐,以展欢宴,谓之‘烧尾’。”

不过,对唐人喜欢吃烧尾宴的风俗,民间还有另外两种说法。

一说与老虎有关。大家都知道,老虎有尾巴,传说老虎很想变成人,但又担心尾巴脱不掉,所以要焚烧掉自己的尾巴,这就是“老虎变人”传说,用“烧尾”来称呼考取的宴请,寓意从此大变样,要做人上人了。

(唐朝人的宴饮)

另一说则与羊有关。传新羊不为羊群接纳,但用火焚烧其尾巴后便可入群了,此即“新羊入群”说,其寓意也是中榜后从此进入官场,将为上流社会所接受。

不论哪种说法正确,反正都是为了讨个口彩。需要注意的是,在唐代烧尾宴并不仅仅是科举及第才搞,升迁高就也会摆烧尾宴。

烧尾宴其实是一种谢恩宴——谢老师栽培之恩、谢主子提携之恩。

唐代最著名的一场烧尾宴,是尚书令韦巨源高升后办的,宴请当朝皇帝唐中宗。据宋人陶谷《清异录·馔羞门》:“韦巨源拜尚书令,上烧尾食。其家故书中尚有食账,今择奇异者略记中记录下。“

(唐中宗)

《清异录》抄录的情况来看,这次宴请菜单的58道菜品,仅糕点就有“单笼金乳酥”、“曼陀様夹饼”、“巨胜奴酥”、“贵妃红”、“饼素蒸音声部”等20多种。其中的“饼素蒸音声部”,是一种类似馒头的“看食”,做成70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蓬莱仙人形状,令人不忍下食。

至于菜品,更是丰盛至极,可谓水陆杂陈,山珍海味俱备。如有道菜叫“水炼犊”,系清炖整头小牛,制作时特别讲究火候,火候到家小牛才能炖好、炖烂。这道菜的盛装餐具应该不是一般的大,这怎么端上餐桌的?估计要用两个人抬上来。

(牛犊)

实际上,《清异录》中所记的,仅是这次烧尾宴中的部分菜单,但由此已可见宴请菜品之丰、档次之高了。现代饮食界将唐朝的“烧尾宴”,与清朝的“满汉全席”相提并论,并非没有一点道理。

最后要说一下,考中升学确是值得庆贺的事情,但应量而行,适可而止,像唐朝尚书令这么奢华不可取,上大学不过是学生生活的新开始,离真正的人生还有很多路要走,远着呢。

(满汉全席,现代仿制)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