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才子唐伯虎给一青楼女题匾额,上书“風月无边”,好友祝枝山看到后让赶紧取下来,出啥事了
“到此一游”考
作者 倪方六
眼下正值旅游旺季,信手涂鸦的“到此一游”现象不时出现。

(中国游客在埃及神庙上留下的“到此一游”)
有人认为,最早的“到此一游”4个字出现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曾在灵霄宫的柱子上写下的“齐天大圣到此一游”。书中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有细节描写——
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

(孙悟家,影视形象)
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孙悟空在柱子上写下“到此一游”后,又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尿。俗话说,孙猴子再善变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原来“到此一游”竟然写在佛祖右手中,尿全撒在如来佛的掌上,五根肉红柱子则是如来佛的五个手指,弄得孙猴子怪不好意思的。

(如来佛)
孙悟空信手“到此一游”,还随地小便,这是现代最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其实,在古代这种“到此现象”很多,而且相当有历史,《西游记》写的肯定不是“最早”。
据《晋书·卫恒传》记载,汉灵帝时,字写得最漂亮的书法家师宜官,就喜欢在墙上写字。

(文物上的“到时一游”)
从史料和古人笔记所记来看,古人尤其是古代文人,最喜欢涂鸦,雅称“题壁”。但是古人比现代人有文化,很少会写上“张三到此一游”这种字样,有的人甚至只题壁,不留名。
但古代也不乏好卖弄文采的俗人,甚至拐弯抹角骂人,以示有水平。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中记载有不少汉魏名人涂鸦的故事,其中吕安题“鳳”说的就是用题字戏弄人。吕安与名流嵇康是好朋友,有一次他去嵇家拜访,嵇康刚好不在,嵇康的哥哥嵇喜出门迎接。

(曹全碑“凤”)
吕安没进去,在门上写了个“鳳”字,便回去了。嵇喜很高兴,“鳳”乃“凤”的繁体字,但吕安的本意是不敬,“鳳”字拆开,乃“凡鸟”二字。
《世说新语·捷悟》中,还记载有在曹娥碑上涂鸦的故事,涂鸦文字连曹操一时也未理解。曹娥为东汉孝女,死后人们为她立碑,故称“曹娥碑”。有人在碑背题了“黄绢幼妇,外孙虀臼”8个字,曹操与杨脩经过时,便问杨脩懂不懂。

(曹娥碑)
杨脩一看,原来这是“绝妙好辞”的意思:“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虀臼,受辛也,于字为辞。”
如此卖弄,不过是一种文字游戏。如“虫二”,也是这类涂鸦之作,据说系当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经苏州太湖边上东山时信手所书。当时随行不解,后方知是“風(风)月无边”之意。此外,在杭州西湖、山东泰山等景区都有“虫二”涂鸦,均传是清代遗迹。

(书法“風月无边”)
其实,明代已有“虫二”题书的说法。
清褚人获《坚瓠集》“无边风月”条引《葵轩琐记》,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曾给妓女湘英家题了一块“風月无边”匾额,唐伯虎好友祝枝山看到后,让湘英赶紧取下来,说这是骂人呢,咋了?“此嘲汝辈为虫二也。”

(青楼女,现代影视再现)

(唐伯虎画像)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山东济南元代郭氏家族墓地
发掘单位济南市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郭俊峰墓地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董家街道季家寨村东南(图一),墓葬共12座,编号为M7-M18(图二)。墓葬规模较大,通长6.4-12.4米,均为南北向。除M13为石室墓外,其余11座均为均砖雕壁画墓。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5:27:2400013盗墓贼进入战国古墓 可是很快原路返回(战国古墓)
战国古墓当中的尸体让盗墓贼也很害怕。在1997年我国的河北邯郸出现了几个盗墓贼。他们在河北地区挖掘到了不少的古墓,甚至于他们还找到了一个战国古墓,一旦能够挖掘出来里面的文物,可能让他们发大财。他们在古墓里面走了一段距离之后发现了几个尸体,最有威望的那个盗墓贼,赶紧让他的同伙们离开这个古墓。古墓里的尸体我要新鲜事2023-03-05 13:40:410000博物馆里为何只展出铜镜背面 原因其实很简单 铜镜背面大有乾坤
博物馆里的铜镜展示常常只呈现出它们的背面,引发了许多人对古代铜镜正面的好奇。人们怀疑古代的铜镜是否真的能够清晰地照出人的形象。毕竟,在博物馆展出的铜镜看起来黑黢黢的,有的甚至带有铜锈。然而,古代人所使用的铜镜本来是非常明亮的,足以照出人的容貌。古代人已经掌握了铸造铜镜的合理比例,并且在铸造时加入反射材料,使得铜镜非常光亮。早期使用铅粉进行磨光,而东汉时期开始使用水银进行磨光,以增加反射效果。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1:47:350001清朝两起诱奸幼女案的判决,其中一起令人唏嘘
清朝两起诱奸幼女案的判决本文作者倪方六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说是古代儿童权益保护。今天的小朋友很幸福。在古代呢,其实很多时候对侵犯儿童权益的事情也是决不手软的,甚至严于现代,但另一方面又有很多不幸。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两件发生在清朝时的诱奸幼女案。其中一起发生在乾隆三十七年,引发的不幸令人唏嘘。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33:040005陈建立:冶金技术诠释中华文明特质的目标与路径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2:59:14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