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儿飞、红绣鞋、杏花雨,听起来浪漫吧,却是古代酷刑,受刑者痛苦异常,生不如死
古代如何控制超期羁押?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前面的文章说了古代如何防范刑讯逼供,这篇再来说说超期羁押现象,这也是古代司法中的常见现象。

(监牢遗址)
所谓超期羁押,现代司法是这样解释的:“依法被刑事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的羁押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羁押时限的一种违法行为。”从古代来看,这样的事情历朝历代来绝,如果是案子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无法决断,不得不延期侦办,还可以理解,但很多时候是人为超期羁押,主观上知法犯法,有意拖着不办,这事情就大了,就得管了!
明代以酷刑著称于史,但同样禁止刑讯逼供,不只一位皇帝亲自作过批示,不得严厉拷打犯人。
《明史·刑法志二》记载,明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曾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下诏,“凡内外问刑官,惟死罪并窃盗重犯,始用拷讯,余止鞭扑常刑。酷吏辄用挺棍、夹棍、脑箍、烙铁及一封书、鼠弹筝、拦马棍、燕儿飞,或灌鼻、钉指,用径寸懒杆、不去棱节竹片,或鞭脊背、两踝致伤以上者,俱奏请,罪至充军。”

(古代牢房,景区复建)
连嘉靖皇帝都下诏不准对一般犯人动用酷刑,可见酷刑真的可怕。这里说说上面提到的几种酷刑——
夹棍:一般用杨木制成,长三尺余,去地五寸多,贯以铁条,每根中各绑拶三副。凡夹人,则直竖其棍,一人扶之,安足其上,急束绳索,仍用棍一具,交足之左,使受刑者不能移动。又用一根长六七尺、围四寸以上的大杠,从右边猛力敲足胫,使足流血洒地。
据清人王棠《知新录》,这种用刑方法出现于南宋理宗时期。明清时对使用对象有限制,《清史稿·刑法志》记载:“强盗人命,酌用夹棍,妇人拶指。”

(拶指)
梃棍:具体不知,是不是拿根棍子,从嘴或肛门里插进去?整根没入,穿破胃肠,让人死得苦不堪言。此刑应该与“夹棍”有一定联系。
阑马棍:又作“拦马棍 ”,在明代使用很广,是不是棍击下身?具体形制已不得而知。

(脑箍)
脑箍:就是用铁箍,给犯人套在头上,在铁箍和头皮的空隙加木楔,有铁锤敲打。铁箍越收越紧,受刑者疼痛如刀劈,甚而至于头颅开裂,脑浆溢出,故名“脑箍”。宋朝的脑箍改用绳子,箍住头部,再加钉木楔。传是唐朝武则天当皇帝时始用,由时酷吏索元礼发明,比用钝物凿击头部的“凿头”更折磨人。
烙铁:将烙铁烧红,灼于受刑者的皮肤,使其产生痛感。这是中国最古老的酷刑之一。
一封书:是不是用纸嘴封,令极度缺氧,而痛苦异常?具体形制不明。

(烙铁刑具,民国时仍在使用)
鼠弹筝:应该是对手用刑。《宋史·刑法志一》记载: “左军巡卒系缚搒治,谓之‘鼠弹筝’,极其惨毒。帝令以其法缚狱卒,宛转号叫求速死。及解缚,两手良久不能动。”可见这种惩办手段很厉害。
燕儿飞:是不是现代所说的“坐飞机”?用刑时把人高高抛起,重重落下。具体形制不明。
灌鼻:用烧酒或者醋往鼻子里灌,痛苦异常,但比“灌铅”的残酷程度要低一点,主要是折磨人!
钉指:又叫竹签钉指或铁针钵指,从手指尖部,沿指甲往里钉竹签或铁针,秦汉时已有这种酷刑。
…………

(关人的囚笼)
古代酷刑虽然太可怕了,但大都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如“杏花雨”,是把犯人把装有火炭、底部漏空的熨斗施于犯人背部;再如“红绣鞋”,是将烧红后铁质鞋形刑具施于犯人双脚。
为什么酷刑都有一个好听、显得浪漫的名字?这里面动机不一,但掩盖真相,伪饰人性,嘲弄犯人的目的不会少,不知内情者谁会怀疑这是酷刑!
当然,古代在惩罚执法者的违法行为时,也会考虑是故意还是过失。宋朝规定,如果故意挟私情违法拷讯致囚犯死亡的,以故杀论,处斩。如果是过失行为,则减轻罪行。如将无罪者拷打致死,减故杀罪一等;如被拷打死者是有罪之人,则减故杀罪三等惩罚。
除限制刑讯逼供,古代对犯人的羁押期限也有严格的规定,不得超期羁押。

(清末带枷犯人,老照片)
“羁押”是现代司法术语,古代称羁押为“囚禁”,法官如果不按规定囚禁犯人,要承担刑事责任。《唐律疏议·断狱》规定,“若不应禁而禁,及应枷、鏁、杻而枷、鏁、杻者,杖六十。”
《明律·刑律·断狱》“故禁故勘平人”条规定:“凡官吏怀挟私仇故禁平人者,杖八十;因而致死者,绞……若故勘平人者,杖八十;折伤以上,依凡斗伤论;因而致死者,斩。同僚官及狱卒,知情共勘者,与同罪;至死者,减一等。”所谓“平人”,就没有犯罪的普通老百姓。

(古代囚犯,现代拍戏镜头)
在问清细节,被告已认罪、又无再询问必要的情况下,不只证人,连原告也应即时放回,否则相关法官要被处罚。《明律·刑律·断狱》“原告人事毕不放回”条规定,“若无故稽留三日不放,笞二十,每三日加一等,罪止笞四十。”
笞,即笞刑,是用竹板或荆条拷打犯人脊背或屁股臀、大腿的刑罚,很厉害的。明太祖朱元璋治国手段很厉害,以用重典著称,其狠主要是针对官员的,官员都怕呢。
如果今天也兴对超期羁押、随便关人的主管“打屁股”、“”坐大牢“情况会如何?

(清代杖刑——打屁股老照片)
四人偷盗佛头 最后全部被抓获(偷盗文物)
我要新鲜事2023-04-09 20:53:010002新疆古墓挖出公元前500年“文具盒”,工艺不输清宫之物
古代的“文具盒”文/吴甜甜、倪方六六一儿童节到了,首先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这篇文章说点小朋友感兴趣的话题吧——天天要用的文具盒。笔、墨、纸、砚是中国古代文具用品中最为主要的四种,这就是读书人都知道的“文房四宝”。到清代,文房四宝的制作达到了鼎盛时期,连书刀、书摸、砚滴、笔床等“文房四宝”的辅助工具,都随之发展起来。(中国的“文房四宝”)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22:310000古墓出土绿色液体 专家居然壮胆尝试(千年美酒)
古墓里存放了2000年的绿色液体是古代美酒。在陕西省西安市的一座汉墓中,考古专家从陪葬的一个青铜钟里头无意中找到50多斤保存完好的西汉美酒。当专家通过导管将酒提取出来以后,他们惊讶的发现酒的颜色竟然是翠绿色,而且在提取酒液的过程中,实验室里头弥漫着浓浓的酒香,就打开的时候,不光是酒香,四叶这个呃,非常好闻,而且的颜色翠绿。灯红酒绿我要新鲜事2023-12-17 12:02:460002张志忠:大同古城的历史变迁
大同古称平城,或称云州、云中,建城历史悠久,曾为北魏京师,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古城位于大同市城区和南郊,自秦汉建立城邑至明清以来,城市的名称屡有变化,城市布局和规模也因政治需要或军事防御有所损益,但其位置却未发生大的变动,这在我国城建史上是不多见的。00001-9数字中,哪个数字在中国古人眼里最神奇?首先排除是8
中国人的“一”情结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1是相当神奇的一个数字,古人特别喜欢和迷信。古人对数字“一”的特别喜好,集中反映在一些重要日子安排。一年的第一个月和每月的第一天,都是古人很重视和常选用的。如新王朝的建国日、帝王的登陆,除了特别原因外,一般多选在“一月”或“一日”。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18: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