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蝉”字怎么写?与现代简化字根本不一样,但就是一天学未上过,看了都知道是蝉字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40:591阅
最早的“蝉”字怎么写?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认识这东东吧)
新蝉终夜叫,
嘒嘒隔溪濆。
杜宇仍相杂,
故人闻不闻?
五代诗僧贯休这首《闻新蝉寄桂雍》诗,写的正是眼下的夏日情景——鸣蝉把整个夏天奏响了。

(已蝉蜕)
蝉,即知了,眼下大热天的鸣蝉,古人称为“三伏蝉”,先秦时多称蜩[tiao]; 秋天之蝉,则称为螀[jiāng],即所谓“寒蝉”。体型大的蝉叫蝒[mián],体型小的蝉叫螗[táng];北方的蝉,叫蝘[yǎn],又谓胡蜩。因蝉与猴一样擅攀树,民间又有“蛣蟟猴”、“蝉猴”等称呼。
蝉为什么会有如此丰富的叫法?概因古人的“崇蝉”情结,由此形成的“蝉文化”一直在影响古人的生活。
蝉的本义是“善鸣之虫”,鸣蝉是阴历五月中最重要的物候现象。

(金蝉脱壳)
古人对此很早就有观察,《诗经》中便有多首诗提到了蝉:《七月》,“四月秀葽,五月鸣蜩”;《荡》,“如蜩如螗 如沸如羹”;《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因为鸣蝉现象很有规律,古人将之定为夏至节气“三候”之第二候,即“蝉始鸣”,另外两候是“鹿角解”、“半夏生”。

郭沫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个

便是“蝉”字。其在《殷契粹编考释》中称:“象蝉形,故称蝉,假为蝉祭。”依郭沫若的观点,这两句卜辞分别断为“叀[zhuān]癸用蝉”和“叀甲用蝉”。其实,即便一天学未上过的人,看了这个字都知道是“蝉”——太像了!

(刚脱壳成功)

(有的甲骨文打不出来,为了便于阅读,部分含 甲骨文的内容截成图片发上来,给大家带来不便请理解)

(蝉虫)

(蜕下的蝉衣)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河套人及其文化
▲河套人化石产地示意图萨拉乌苏遗址是1922—1923年,由法国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和德日进首先发现并进行发掘。其中采集品中的一颗八、九岁幼童的左上外侧门齿化石被加拿大解剖学家岁达生定名为“鄂尔多斯牙齿”,20世纪40年代裴文中将其译为“河套人”,该文化故名“河套文化”。萨拉乌苏遗址是中国境内最早发现和研究的两个旧石器遗址中的一个。其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距今约5万年至3.5万年。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0:05:210001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0:17:590000《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终于出版,我们该如何评价?
一个文明最大的价值并非其能够自给自足的创造所有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睁眼看世界,能够以一个包容的心态接受来自其他文明好的物质甚至文化制度。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4:44:270000老街新“数”说 | 数字沉浸式学术分享会在知造局举行
“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老街;每座城市都应至少有一条老街;老街像是家里的老人,他沉淀的美、历史和知识,值得被欣赏、尊重和讲述;老街应该是包容的,最适合城市里不同的人无目的地轻松溜达;老街应该是便捷的,让所有人方便到达使用和了解它;老街应该能像老人爱护孩子一样孕育和呵护城市的新生力量。老街老了,它值得被精细对待,也值得被更多人关注。”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55:290000古墓1965年就发现了 挖掘工作却被两度叫停 打开后专家喜忧参半
考古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因为它揭示了历史的真相,探索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考古学家们不遗余力地保护和挖掘那些埋藏在地下的珍贵文物,以便让后人了解古人的生活和文化。我要新鲜事2023-05-17 21:32: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