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古文明 中正大学教授出书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46:500阅
2016-10-17 20:16联合报 记者谢恩得╱实时报导
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郭静云花了10年比对考究数千年来的甲骨文和金文等图案文字,今年发表新书《天神与天地之道》。她表示,中国古文明的最初信仰核心价值是天地和合,国王与人民,中央和四方都和谐,国家社会才能长久强盛;许多上古时代宗教信仰更证明,中华古文明起源地确在长江中游,而非黄河流域。
郭静云所著《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共123万字,探讨中国上古文明的信仰。10年研究期间,她比对出土甲骨文、金文和考古文献发现矛盾之处,转而先研究中国古文明,并发表颠覆历史著作“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提出许多珍贵的考古印证中国古文明发源于长江流域。
郭静云后来继续研究饕餮纹,探讨商周时期的宗教信仰,核心价值是天地和合,天神和地神不是最大的,天要和地相合才最重要,到了秦朝为了帝国统治,才逐渐改成“天子”大于一切。
中国有名的龙,最早是以双嘴龙的形象出现,代表天地转接,发展到后来演变成如今大家熟知的双龙图腾。

中国上古文明史的信仰观是天地和。记者谢恩得/摄影

历史学者郭静云花了10年完成123万字的研究专书「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记者谢恩得/摄影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阙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36:180000大型蜥脚形恐龙:盘足龙 前肢超长极罕见(足底像圆盘)
盘足龙是蜥脚形亚目恐龙,它的第一批化石被发现于中国的东北地区,诞生于在1亿3千万年前,属于大型的植食性恐龙,体长可达15米,体重更是达到了15-20吨左右,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前肢是明显比后肢更长的,而且它的脚底基本都是圆盘状,所以也才以此得名。盘足龙的外貌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0:02:470000盗墓者喜欢从棺材小头凿盗洞,而非撬棺,为什么?过去木匠都懂的
本文作者倪方六在清西陵一带,光绪皇帝妃子墓被盗有不少说法。特别是盗墓者进入地宫后,说得有声有色,情节比盗墓小说写的还精彩。最先进入妃墓地宫的,是李纪光。他臂挽手锯,腰别利斧,肩挎马搭……顺着蜈蚣梯麻利地钻进了地宫。四周观察了一下,便走近了地宫北侧棺床正中的棺材,开始“作业”了。他没直接撬棺,而是选择在棺头打洞。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19:320000大清故事:古墓旁边有2个洞 洞口极小 却塞了一对夫妇的两颗头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朝代,其历史故事也不少。在历史中,有一些看起来非常离奇的故事,却让人们不禁好奇。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子不语》中的一段故事:一对夫妻的脑袋被塞入了本进不去的地方。我要新鲜事2023-05-04 18:51:060000考古证实:甲骨文前有初熟文字 持续长达1300年 才演化出甲骨文
我要新鲜事2023-09-25 19:44:5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