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安阳发现那个是假的,那真的曹操墓到底在哪?民间有7种说法
曹操墓真身葬地之谜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曹操墓在哪?请别说那个炒得沸沸扬扬的河南安阳西高穴墓葬,虽然对外称是“曹操高陵”,其实圈内大都不认可的,争议和质疑不断,已成一个考古笑话。

(安阳西高穴“曹操墓考古”现场)
那么,真的曹操墓到底在哪?
对于曹操墓的问题,在唐朝及以前,应该不是问题。
对于后人来说,曹操留给人们很多谜团,其中有两个是大家都关注的。一是身世之谜,到底姓不姓曹,曹操是抱养的,史学界一直有人认为他姓“夏侯”,现代有学者通过DNA检测,认为他姓曹,但并没有得到学界认可。
再一是葬地之谜,死后到底埋在哪?这也是曹操留给后人的最大谜团。

(曹操画像)
曹操于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病逝于洛阳,史书上记载他的棺柩被运回邺城,葬于邺城西的岗上,俗称“西陵”。
南朝齐诗人谢朓《同谢谘议铜雀台诗》诗称:“缌帷飘井干,尊酒若平生。郁郁西陵树,讵闻歌吹声。”
从谢胱诗来看,曹操墓的西陵在哪,并没有怀疑。
到唐朝也是这样,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二月,从洛阳起程东征高丽(今朝鲜半岛),经过邺城时曾亲赴西陵前奠祭曹操,此即所谓“(太宗)自为文祭魏太祖”一说。
唐朝诗人留下的有关曹操西陵的诗极为丰富——

(铜雀台,现代建筑)
李邕《铜雀妓》:“西陵望何及,弦管徒在兹。谁言死者乐,但令生者悲……”
王建《铜雀台》:“娇爱更何日,高台空数层。含啼映双袖,不忍看西陵……”
李远《悲铜雀台》:“西陵树已尽,铜雀思偏多。雪密疑楼阁,花开想绮罗。”
……
纵观整个唐朝,也都没有人怀疑曹操墓址,更无“七十二疑冢”的说法。但到宋朝,曹操的“魏武帝”正式形象被奸化了,曹操墓址也出现了疑问。
王安石便写有《疑冢》诗:“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里丘。蝼蚁往还空陇亩,麒麟埋没几春秋。”
萧冰崖也有《疑冢》同名诗:“安排死去千年冢,刻画生前一寸心。安得此心如此冢,不教人识到于今。”
……

(曹操七十二疑冢之一)
到元朝时,曹操的“奸诈”形象已被做实。
元初诗人郝经《西陵行》长诗:“汉鼎已移心未巳,不肯分明作天子。冕旒北面称警跸,造伪万般难免死。临终更不谋禅代,窃国规模有丕在。人间解着鬼欺人,地下还将缚鬼卖。漫言题作征西墓,谁信西陵亦虚墓。又说谯都九乌井,臭腐掘埋只几处。铜雀台边闹歌舞,两眼难看满黄土。何须析履更分香,涕泪咿嘤效儿女。君不见,永安宫中汉昭烈,重向孔明托后主。付君一片讨贼心,嗣子不才君自取。天下英雄只玄徳,操等区区真溷鼠。”
在郝经的诗里,曹操通篇不是好人,完全成了“坏人一个”。
曹操“七十二疑冢”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

(绣像三国演义)
在罗贯中《三国演义》流行后,“七十二疑冢”完全贴到曹操身上。书中写道:“又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
有意思的是,明《彰德府志》竟然将这种民间说法当信史录载:“曹操疑冢在讲武城外,凡七十二处。森然弥望,高者如小山,布列直至磁州而止。”这种载于史志的东西,加剧了曹操“七十二疑冢”的可信度和传播力度。
到清朝时,说得更玄了,说法也丰富说了。
其中有版本说曹操身真葬在水下——

一、葬漳河底下。褚人获《坚瓠续集》“漳河曹操墓”:“国朝鼎革时,漳河水涸。有捕鱼者见河中有大石板,旁有一隙,窥之黟然。疑其中多鱼聚,乃由隙入。有石床,床上卧一人,冠服俨如王者。中立一碑,渔人中有识字者,就之,则曹操也。”

(刻版聊斋志异)
二、葬许城河下。蒲松龄《聊斋志异》“曹操冢”条:“许城外有河水汹涌,近崖深黯。盛夏时,有人入浴,忽然若被刀斧,尸断浮出,后一人亦如之。转相惊怪。邑宰闻之,遣多人闸断上流,竭其水。见崖下有深洞,中置转轮,轮上排利刃如霜。去轮攻入,有小碑,字皆汉篆。细视之,则曹孟德墓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宝尽取之。”
很显然,上述说法文学色彩太浓,并不可信。
综合起来,在民间传说中,曹操葬地有7种说法:一邺城西(正史记载),二漳河两岸,三漳河下,四许昌城外,五铜雀台下,六洛阳(尸体未运回邺),七亳州(尸体运回老家)。
后六种说法都是民间“阴谋论”,其中尤其以漳河两岸的“七十二疑冢”一说影响最大。

(漳河)
虽然七十二疑冢说法并不可靠,但在历史上,不时有曹操疑冢被盗的说法。
如清初学者王士禛《居易录》有一则故事:“曹县王中丞叔武《杂说》云:正德十一年,河北旱,饥民发曹操疑冢,凡十三处。皆有尸及银花、烛台之属。内一冢磨甓为室,尸卧土床,无棺椁。青巾,黄衣,黄须,黑发,宛如生者。盖用水银以殓,故不腐也。然其为操疑冢与否,亦不可考。”
王士禛中所记是真是假无法证明,但出现栩栩如生的僵尸说法太夸张了。
现代考古已证实,所谓“七十二疑冢”与曹操没有关系,乃北朝贵族墓地,疑冢说已破。但其它6种民间说法,还没有考古学结论。

(现代考古发掘现场)
(注,部分图源网络)
张江华:“福”的产生、交换与分配:广西壮族社会中的集体和个人
2016-07-12张江华、吴绮琪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暑期学校开学第二天晚上,张江华老师从斯科特对农民行为的研究观点基础上出发,形成《“福”的产生、交换与分配:广西壮族社会中的集体和个人》一文的逻辑:1、个体对风险的规避行为与整体社会所具有的道义经济性质,两者间并不必然具有一方导致另一方发生的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10:080000故宫十大书画是什么 故宫博物院十大名画(中华文化底蕴)
中国画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中国人民的智慧,拥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色,在世界画苑中独具一格,自成一家,以下就是故宫十大书画推荐。故宫十大名画推荐:1.洛神赋图洛神赋图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画家顾恺之根据曹植的经典名作洛神赋所绘制的画卷。这幅画卷一共有三个部分,笔法非常的细腻曲折,层次分明描绘了洛神与曹植之间纯真美丽的爱情。2.清明上河图我要新鲜事2023-06-24 19:17:240000浅谈古建筑保养维护工作的实施方式
保养维护是古建筑维护与加固的一项工程,等同于古建筑的局部修缮、迁建、抢险加固等工程项目;实施保养维护工程需要申请立项,需要进行系统化的工程管理;同时,保养维护工程的施工要求不改变建筑物的现状结构、外貌、装饰、色彩等价值要素,而进行除草、勾抹、简易支顶、局部揭瓦补漏、防潮防腐、除虫防火等经常性的工作。古建筑的保养维护工程采用申请立项制度,通常工程施工间隔的周期为5年以上,时间跨度比较长。0000过去穷汉子中流行五种婚姻陋俗,有的今天已属正常,有的算违法
过去穷人五大婚姻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男女婚姻越来越文明,但在几十年前,不少地方的婚姻关系还是今人想不到的“乱”。这里据地方风俗志,选择有代表性的风俗,聊聊过去穷人的五种婚姻现象。(穷汉娶妻,现代影视再现)坐山招夫丈夫死了,又不再嫁,寡妇如何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过去社会认可的办法就是“坐山招夫”。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16: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