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河文化玉器欣赏
2016-10-05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石家河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沉寂20余年的天门石家河遗址考古,有了重大新发现!2014年起,考古工作者时隔20余年后重启石家河遗址考古,在石家河古城中心区域的谭家岭遗址寻找建筑遗迹时,于今年11月底至12月初,意外从高等级墓葬区5个瓮棺中发现了这些玉器。2015年12月19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纪念石家河遗址考古60年学术研讨会上正式对外披露,该遗址近日出土240余件距今4000多年的精美玉器,专家认为代表当时中国乃至东亚琢玉技艺最高水平,并且改写对中国玉文化的认识。

连体双人头像

鬼脸座双头鹰

云形玉佩
此前学界认为史前玉器有两个高峰,一是辽宁的红山文化,一是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现在看来,长江中游江汉平原应该说是一个顶峰。现在已有学者提出,石家河文化玉器所处的时代代表三苗和夏禹王朝。
石家河文化玉器除了大量集中出土于长江流域的中段,在黄河流域的夏、商、周三代遗址中均有出土。
石家河文化玉器的风格,对商代玉器产生了重大影响,商代玉器中有大量的蝉、鸟、虎、龙、凤等,可以说是对石家河文化玉器的继承。从自然之神崇拜到祖先神崇拜,应是始于石家河文化。

这里所说的石家河文化玉器包括石家河文化晚期(2800BC-2300BC)以及后石家河文化(2300BC-1800BC)。
石家河文化玉器的比较重要考古发现主要有以下五批,这极大丰富了石家河文化及其玉器的内涵,也为我们研究玉器提供了充足可靠的资料。
第一批玉器是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55年在天门县石家河乡的罗家柏岭遗址发掘时所获。这批玉器共有44件,其中长方形片状人头像10件、人头像坠饰1件、蝉7件、龙形环1件、凤形环1件、璧5件,玉管10件,还有环、笄以及玉料碎片等。这些玉器发现后,因其工艺水平很高,制作精湛,曾一度被误认为是西周的。后来相继在在天门石家河遗址肖家屋脊、谭家岭,荆州枣林岗、钟祥六合,湖南澧县孙家岗等遗址有较多发现玉器。石家河玉器风格确定后,研究者发现在国内外博物馆的传世品中,亦有不少馆藏很可能来自石家河。
一、国内馆藏的石家河文化玉器赏析:
玉虎头是石家河文化的一大特色:










玉人面:











玉凤鸟:


玉蝙蝠:

玉蝉:




鹰头柄形器:


其他器形:






二、国外馆藏石家河文化玉器赏析:





























石家河文化运用了大量的减低起阳的工艺,此种工艺难度较大,堪称精湛。
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诈尸”吓司马懿后退50里,更奇是下葬方式
诸葛亮死后传奇本文作者倪方六三国时期,传奇的人多事多,我前面老是说刘备(见《民间发现刘备真身葬地》一文),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刘备的葬事是丞相诸葛亮操办的,中规中矩,他自己的后事则是杨仪、姜维一班他身边的蜀臣办的。据说如何办,葬哪里,要注意什么,都是诸葛亮死前卜算好的,把老对手司马懿都骗过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34:390000任文洁:小麦的推广种植与先秦时期“四时”观念的强化
在历史早期,人们关于时间的种种观念和认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漫长的时代中逐步萌发并完善起来的。尽管人们时刻都切身感受着“自然时间”的推移与变化,但能将其转化为一种“社会时间”,留存于自身的观念当中,并指导其依照一定的时间节律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本文要探讨的“四时”观念便是“社会时间”的一种体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1:32:520000新发现 | 山东济南市历下区机床四厂墓地发现西汉至清代墓葬
为配合基本建设,2021年5月至8月,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对历下区智远街道机床四厂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165座,出土器物400余件(组),主要器形有陶壶、陶罐、陶盘、瓷碗、铜镜、铜钱、铁削、铁剑等。其中18座无随葬品及其他可资断代的典型特征;机床四厂墓地一区全景其余按时代可划分为西汉、东汉、北朝、元末明初、清代等不同时期。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5:36:140001古代版《盗墓笔记》,盗墓者发现东汉陪葬宫女还有气,救出后活了
魏晋盗墓奇闻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中国盗墓史上,魏晋时发生的奇事很多,这里来说几件。最奇是,东汉陪葬宫女复活,此事见于晋人张华《博物志》(卷七)。事发汉末,当时关中大乱,有人盗挖东汉皇家坟墓。打开地宫后,盗墓者发现奇事,里面躺着的陪葬宫女还有气,救出来之后竟然活了,与以前正常人一样。当时魏文帝曹丕的皇后郭氏听说后,觉得蹊跷,便将此宫女召来。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02: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