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诈尸”吓司马懿后退50里,更奇是下葬方式
诸葛亮死后传奇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三国时期,传奇的人多事多,我前面老是说刘备(见《民间发现刘备真身葬地》一 文),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刘备的军师诸葛亮。

刘备的葬事是丞相诸葛亮操办的,中规中矩,他自己的后事则是杨仪、姜维一班他身边的蜀臣办的。据说如何办,葬哪里,要注意什么,都是诸葛亮死前卜算好的,把老对手司马懿都骗过了。
据《三国大墓》,蜀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北伐驻军关中五丈原。时值盛夏,战事进展不大,诸葛亮烦闷焦虑,一说是忧愁愤恨,一天只能吃几两饭,身体遂出了问题,最后病倒军营。
蜀建兴十二年八月底,吐血而死,时年54年。

诸葛亮是27岁出山,死于27年后,当了14年丞相,都与“7”有关,这不知是巧合,还是他人生的定数。
7是0-9十个数字中最神秘的数字,如代表帝王的星座北斗座有7颗星,创世纪神话中,是7天成人,每周7天,第7天最特别,中国人死后要做七,需过七七49天……有兴趣的网友可以仔细想想。
老话说人生逢7有好运。而在西方文化中也是这样,西方人普遍视7为幸运数字,有“ Lucky 7(幸运7)” 的说法,从诸葛亮的人生发展来,7确实给他带来了好运。
言归正传。
后主刘禅接到从前线传来的死讯,大吃一惊,痛哭流涕。据说他是亲自赶到葬地,为诸葛亮下葬。并谥之为“忠武侯”,后人称诸葛亮为“诸葛武侯”,由此而来。

诸葛亮病死前,知道自己死后,蜀军不是司马懿所率魏军的对手,召集手下将领开会,对退军做了周密部署。杨仪、姜维等一班蜀将,按照诸葛亮的布署,死后秘不发丧,整顿兵马,向汉中撤退。
司马懿探听到蜀军撤走,率军追赶。杨仪命蜀军沿路布上铁蒺藜(扎马钉),以阻挡魏军。司马懿命令两千士兵脚穿平底软木鞋走在前边,让蒺藜扎在软木鞋底上,大队人马才得以顺利跟进。魏军快要迫近时,蜀军忽然调转旗帜,擂动战鼓,佯装反击。司马懿见状,立刻收军后退,不敢逼近,蜀军安然退人斜谷。

聪明的司马懿为何不敢逼近少了灵魂人物的蜀军?当地有句谚语,叫“死诸葛走生仲达”,“仲达”是司马懿的字,意思是,死去的诸葛亮吓跑了活着的司马懿。谚语里透露出了历史秘密:诸葛亮预料,蜀军后退时魏军会追击,便想出“诈尸”绝招。《三国演义》对此作了文学化描写,叫“木雕像吓退司马懿”——
诸葛亮预先让人雕制了自己的木像,安放在车上,待司马懿追来时,让士兵将他的雕像推出军前,一下惊走了司马懿。据说当时司马懿丧魂落魄,一个死去的人怎么能活了呢?竟向后奔跑了五十余里。

诸葛亮给南京看风水,是他智慧人生中众多传奇里的一桩。他在安排自己葬地时,“故事性”也很强。
根据诸葛亮遗嘱,死后葬定军山。
定军山在今陕西勉县城南,系米仓山向西北伸入汉中盆地的支脉,因山上平坦,可驻万军,故名定军山;另一说是,诸葛亮在北伐时,在此山中推演八阵图,教兵演武,北伐曹魏,遂得名。
诸葛亮为何死后要葬在这里,而不是葬在死处,或葬回蜀国都城成都?原因一说“生而治蜀,死犹护蜀”;二说“北伐壮志未酬”;再是担心葬回成都,遭后主“报复”。这些原因都不能排除,但还应该有一个,就是诸葛亮看上了这里的风水。


定山军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是块风水宝地。现在诸葛亮的墓旁还有两颗高大的风水树,人称“护墓双桂”。
葬定军山是诸葛亮的遗嘱,这在《三国志》里也能找到记载。那墓址又是怎么定的?此址也是自己定的。诸葛亮生前点子多,死后“点穴”的方法也十分奇怪。
民间传说,诸葛亮临死前,就死后葬于定军山何处,说了这样的话:将尸体殓装入棺,士兵抬着棺材,从褒斜道随蜀军一起南撤,绳索哪里断,棺材就埋在哪,即传说中的“杠断绳烂”。


依嘱,士兵抬着诸葛亮的棺材走了好长时间,出了褒斜栈道。稍事休息后,继续抬着棺材往前走。怪了,当走到定军山时,抬棺材的绳索一下子断了,棺材落到了地址。士兵把棺材放好,想到附近寻找铲锹,打算在此开挖墓穴。
刚一走开,身后传来了轰隆一声巨响,急回头看时,只见定牢山的山头垮塌下来,正好把诸葛亮的棺材埋在下面——“天葬”诸葛亮。
(欢迎订阅“梧桐树下戏凤凰”专栏,内容更多更精彩)
朱元璋搞“严打”,看了没人再敢干坏事,连当“临时工”都危险
明太祖朱元璋国家治理峻刑模式本文作者倪方六刑与礼,是古代中国国家治理和管理的两种重要手段,讲究“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即所谓“慎刑”思想。但“国无纲纪则乱,无法则无国”。所以历代执政者在大力提倡“为政以德、正己修身”的同时,从没有放松、放弃“依法制国”,即便孝文帝刘恒、唐太宗李世民这些驭国高手也是这样。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15:560000新书推荐 | 《寻夏记——二里头考古揭秘最早中国》
作者:侯卫东、贺俊、杜金鹏出版社:大象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1月版次:1版1次ISBN:978-7-5711-1586-9定价:78元内容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2:39:370000民间30句婚嫁“老话”,只要记住10句估计就能把握住幸福
最值得记住的婚俗谚语本文作者倪方六俗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如何婚嫁是人生大问题。娶对了,一世平安;嫁对了,一生幸福。所以,不少婚龄男女在决定人生大事时,往往恐婚和恐嫁。但总归要婚嫁啊,怎么办?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51:0500012000多年古墓发现玻璃杯,专家痛骂盗墓贼,鉴定后却成为惊艳国宝
我要新鲜事2023-04-15 01:40:230000外国史家记载的蒙元贵族秘葬风俗,有的说法国内从来没听过
外国史家笔下记载蒙元贵族施秘葬法本文作者倪方六这些天在写有关帝王陵的稿子,有关帝王陵的资料看了不少。这篇文章就来说说帝王丧葬风俗——网友最有兴趣的蒙元贵州的葬法。元朝贵族死后的丧事安排,与中原皇家明显不一样,古往今来说法多多。其中,明官修《元史·祭祀志》的记载算是最权威的,是这样说的——(蒙古贵族下葬场面,现代影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38:3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