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男女混浴跟中国学的?看看先秦时禁洗“鸳鸯浴”就知道答案了
先秦洗澡讲规则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天气越来越热了,游泳馆、水上乐园又成了好处。在没有空调,降温手段和设施均比较原始的古代,进入夏天后,避暑的最好办法之一也是亲水洗澡。

而在洗澡的方式选择上,皇家和民间截然不同,前者奢华荒淫,后者低碳纯朴。
今天我们说的洗澡,在古代叫“沐浴”,即用水洗发洗身。在汉字中,保留了远古人洗澡形象的,既不是“沐”,也非“浴”,而是“盈”。在甲骨文中,“盈”就是一个人裸身在浴盆中洗澡,有学者认为这个字反映的,便是先秦时期中国古人的洗澡习惯。
洗澡不只是舒服的需要,还是讲卫生的表现,是文明的象征。
中国洗澡历史悠久,依宋人高承《事物纪原》中的说法:中国人在“三皇五帝”时代,便出现了洗澡文化,高辛氏开中国人洗澡之先。与今天的洗澡行为不同,古人洗澡可讲究了。

(古人室内浴)
在古人眼里,洗澡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有时还很神秘、神圣,大有讲究。古时洗澡时必须更换新衣,这是当然的,现代亦然。对洗澡的频率和次数都有规定,这一点现代人遵守不严的。
在古代,洗个洗澡与洗手一样,有一套程序。如来了客人要先请其沐浴,之后才摆筵席招待,现代人称宴请远方来客为“洗尘”,便是此俗遗风。
在汉代,规定公务员每5天要洗一次澡,界时大小官员全都放假回家。轮到洗澡的日子叫“休沐”,这是也现代公务员放假制度的滥觞。马上就是端午节了,大家应该感谢古人留下的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
古代洗浴分冬沐和夏浴。到了现的在热天,有的皇帝干脆放长假,方便大家回家沐浴、避暑。

(老外喜欢天体浴)
冬天都在室内,现代一样,夏天就随便多了。对于底层的古人来说,夏天洗澡最方便,把衣服一脱,直接跳到河水,现代人称这叫“天体浴”。
对于大多数现代人来说,洗天体浴不再那么容易和方便,这点上应该羡慕古人。现在的河边,不是人多不便,就是水体被严重污染。洗澡上来,不只未把自己洗舒服,还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弄出病来。
说到洗澡,有的人可能想到日本的男女混浴,也学者研究,说这是跟中国人学的。我看了史料,在古代有的时期是有男女混浴的现象,至今有的少数民族仍这样,但并不大面积流行。其实,古代中国人洗澡等级分明,男女尊卑分明,不可混浴的。

(鬼子男女混浴)
现代时尚夫妻间悄然游行的“鸳鸯浴”,在三妻四妾的古代是不是很正常?No,No,在早期也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是“失礼”。
在周代,时人的道德行为准则之一便禁止夫妻洗鸳鸯浴。《礼记》是汉代人选编的记录先秦时期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的重要论著。其中的《内则》中便有这方面的文字,洗澡时男女“不敢共湢浴”。
“湢”,即现代所说的浴室,传统的解释是夫妻间不能共用浴室,实际上是要求男女不洗鸳鸯浴。因为古人认为,与女人一起洗澡不只“失礼”,带坏社会风气,还会沾上晦气,致阴阳失调,不利养生。
至于洗野鸳鸯浴,那就不好说了,古代应该与现代一样,会有人这样干的。还有一种,像唐玄宗与杨贵妃那样,因为他们是合法性关系,又是皇帝,别人也管不了。

(君妃洗鸳鸯澡)

(唐玄宗与杨贵妃洗澡的大池,考古发现)
敏迷龙:南半球发现的第一条甲龙(长1米/澳大利亚出土)
对于甲龙,大家应该不陌生,它是食草恐龙中的明星,身披盔甲利刺,令食肉恐龙望而生畏。而今天小编将要为大家介绍的敏迷龙比较特殊,它是南半球发现的第一条甲龙,一起去认识看看。敏迷龙基本资料敏迷龙是一种大洋洲的小型食草恐龙,主要以植物为食,包括各种蕨类和树叶,它体长1米,与隐龙、棒爪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527位,生活在距今1.19亿年-1.13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敏迷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3:40:390000中国史前粟作、稻作文化应对4.2 ka寒冷事件时呈反相模式
当前,我们生活在一个面临重大气候挑战的时代,研究过去快速气候事件与人类社会响应的关系,可以为应对未来人类生存场景和增强适应能力提供参考视角。4.2ka事件(4.3-3.9kaBP)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寒冷事件,既是全新世-梅加拉亚期(Meghalayan)开始的标志事件,也与欧亚大陆从两河流域、到印度河流域诸多古代文明崩溃的时间一致,是研究环境变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关键时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8:44:560001她们 ,在考古大地上绽放芳华
5月16日,溧阳鲍家遗址。烈日当空,2000平方米左右的工地已被挖出多个深约20厘米的“方格”,每一个“方格”都是一个“探方”,通往几千年前的神秘大门正是由此打开。根据此前的勘探,这个新的工地是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南京博物院的胡颖芳和同事芦文俊正戴着遮阳帽细心地查看。目前还仅挖到现代层,只发现一些树坑以及现代用具,只有到文化层,才能揭开“面具”,看到真实的“面容”。我要新鲜事2023-05-20 20:41:450000沉寂了300多年,失落的古格王朝,是如何被发现的
古格王朝是在20世纪初才开始,被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西藏学专家所关注,但它所处的环境却是问津者甚少。ZUI早进入西藏进行文物考古调查的,是英国人麦克沃斯·杨。1912年,他曾对古格故城和札达托林寺做过考察,并写有《西藏西部的托林和扎布让的旅行》一文,发表在《印度旁遮普历史学会》杂志上。我要新鲜事2023-09-04 18:54:360000郝红星、张家强:夏代东赵城 发现记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5:16: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