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考古时发现一普通长条石块,仔细一看惊呆了,评级时定为国宝
刻在石头上的中国最早太阳神
文/张珍、倪方六

(图为“太阳人”石刻,来自湖北省博物馆)
【名称】“太阳人”石刻(又名“太阳神纹石刻”)
【年代】新石器时代·城背溪文化(约公元前5800~公元前4700年)
【出土地】1998年出土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东门头出土
【收藏地】湖北省博物馆
【文物价值】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
一位人类学家曾说过,“凡是阳光照耀到的地方, 都会有太阳神话的存在。”若说中西乃至整个世界,只怕都在某个时期崇拜过太阳,并产生了他们心目中的太阳神。不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古代文明象埃及那样有如此漫长历史的太阳崇拜的信仰。
这一古老文明在大约公元前3500年,即距今5000余年前,在象形文字诞生之初便有了太阳崇拜。而中国目前最早关于崇拜太阳的实物记载——“太阳人”石刻,似乎更胜一筹,距今7000多年。而这件刻有中国最早太阳神的宝贝,差点就没入滚滚长江大浪中,永不见天日了。

(图为三峡淹没区考古现场)
出土这件宝贝的湖北秭归县是屈原故里,而这里也似乎注定了就是一个不平常的地方。1998年,秭归县东门头遗址的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轰动了整个考古界。为何?先从一个意外讲起。
1998年11月4日,湖北省文物考古所考古队长、考古所研究员孟华平和好友徐梦林,在秭归县东门头遗址附近进行巡查,希望能够采集到更多的文物,他们巡查的这处遗址是1994年6月被发现的。
当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制订长江三峡工程秭归县淹没区地下文物保护规划报告,在该地详细调查时无意间发现了这处遗址。而从这里出土的陶支座等文物及大量陶器碎片,大多是距今7000多年的城背溪文化时期的产物。
据公开的报道,到了中午,两人有些累了,准备休息一下。当孟华平坐在文化层附近的一长条形石块上休息时,对面的徐梦林突然说:“华平,石块上好像有字!”二人合力将所坐的石块翻转的一瞬间,他们惊呆了!石块上赫然凿刻着造型古朴的太阳人图像。

(中国红山文化中的“太阳神”形象)

(埃及“太阳神”形象)
细看,太阳人图像腰部两旁分别刻画了星辰,头上方刻画了23条光芒的太阳。“太阳”刻画工整、圆润,人物头部略小于太阳,形状尖而瘦弱,身躯为一向下的倒三角形,人物面部表情凝重,似祈祷歌颂太阳造福万众子民。
再看整块石头。长条形灰色砂岩,长105厘米,宽20厘米,厚12厘米。像是经过精心打磨的。石头表面平整,长条形四周打制规整匀称,凿刻痕迹与图像古朴怪异,具有厚重的原始宗教特点。

(三峡工程考古中出土的“太阳人”条石)
真是个意外!周围的文物考古人员全赶来观看。但大家当时从未想到过这块意外发现的石头,就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太阳神”石雕像,也是华夏早期太阳神崇拜的有力证明。轰动一时是迟早的事。
所幸这个意外来得及时。搞不好随着长江三峡工程的的修建,这块石头真给江水淹了。但说起对太阳的崇拜,据学者研究,在华夏早期文化中有各种纹饰和图案,太阳就被认为是自然界的造物者,是繁衍万物和人类的生殖大神,是主宰世界的万物之源。

(《山海经》中记载的“夸父逐日”传说)
而太古时期,华夏文明的太阳神崇拜贯穿了自伏羲至炎黄帝的数千年,跨越于伏羲渔猎、神农采集种植、炎黄帝垦殖等阶段。炎帝、黄帝、共工、祝融、商、周等“华夏”主体部落都把太阳神当作自己的祖先神而予以崇拜,而伏羲、黄帝、太昊、太皓、太皞、帝喾等最初都是太阳神的尊号。
这件石刻上所刻太阳神不知是其中的哪一位。但却是目前出头的最早最写意太阳神形象。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它曾与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的四五十件文物一起,在“城市足迹馆”向世界展示了。
带你看展之《圣境印象 印度佛教艺术 03》
逾城出家佛陀禅定像佛陀施降魔印像佛陀施降魔印像观音和弥勒菩萨胁持下的佛陀说法像舍卫城神变宫中佛陀驯服狂象奈拉吉里礼拜法轮礼拜菩提树礼拜菩提树哑躄本生佛足印佛足印寺庙与塔林坐佛饰牌寺内坐佛饰牌佛立像佛立像观音菩萨像文殊菩萨像金刚萨埵像度母像须大拿本生故事圆盘须大拿本生故事铭文盘0005这个龌龊皇帝,竟对美女僵尸动了歪心:“复启其棺而与交接”
原题:中国历史最荒唐的皇帝:奸尸本文作者倪方六提起中国古代的皇帝,大家或许就会有条件反射,脑子里出现“荒淫”二字。历史上的荒淫皇帝确实很多,成年皇帝几无不色之君。有的爱玩“同性恋”,如汉哀帝刘欣;有的喜欢“性旅游”,如隋炀帝杨广;有的爱看“人兽交”,如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这类变态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400多位皇帝中还有很多。图:汉哀帝有“断袖之癖”(现代影视镜头)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30:340000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0:28:530000历代盗墓者为什么不盗刘备陵?传清朝时一农民锄地时意外挖开过
惠陵是否让盗墓贼光顾了?本文作者倪方六上一篇说了刘备惠陵地宫内是否秘设暗器的话题,这一篇接着来说说惠陵是否被盗问题。俗话说“天下无不发之冢”,在刘备生活的时代,正是古代中国盗墓的高峰期,不论是贵族陵墓,还是土豪大坟,很少能逃过盗墓者的铁铲,这也是形成“十墓九空”的重要原因。(曹操祖父亳州墓室上盗洞)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50:380000扬州积极构建服务城市发展的考古工作新格局
徐国兵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地下文物保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文物保护事业面临的形势也日益严峻。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物埋藏极其丰富。近年来,我们积极构建扬州考古工作新格局,努力把好地方建设好、越来越好。健全制度,形成新规范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