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考古时发现一普通长条石块,仔细一看惊呆了,评级时定为国宝
刻在石头上的中国最早太阳神
文/张珍、倪方六

(图为“太阳人”石刻,来自湖北省博物馆)
【名称】“太阳人”石刻(又名“太阳神纹石刻”)
【年代】新石器时代·城背溪文化(约公元前5800~公元前4700年)
【出土地】1998年出土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东门头出土
【收藏地】湖北省博物馆
【文物价值】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
一位人类学家曾说过,“凡是阳光照耀到的地方, 都会有太阳神话的存在。”若说中西乃至整个世界,只怕都在某个时期崇拜过太阳,并产生了他们心目中的太阳神。不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古代文明象埃及那样有如此漫长历史的太阳崇拜的信仰。
这一古老文明在大约公元前3500年,即距今5000余年前,在象形文字诞生之初便有了太阳崇拜。而中国目前最早关于崇拜太阳的实物记载——“太阳人”石刻,似乎更胜一筹,距今7000多年。而这件刻有中国最早太阳神的宝贝,差点就没入滚滚长江大浪中,永不见天日了。

(图为三峡淹没区考古现场)
出土这件宝贝的湖北秭归县是屈原故里,而这里也似乎注定了就是一个不平常的地方。1998年,秭归县东门头遗址的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轰动了整个考古界。为何?先从一个意外讲起。
1998年11月4日,湖北省文物考古所考古队长、考古所研究员孟华平和好友徐梦林,在秭归县东门头遗址附近进行巡查,希望能够采集到更多的文物,他们巡查的这处遗址是1994年6月被发现的。
当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制订长江三峡工程秭归县淹没区地下文物保护规划报告,在该地详细调查时无意间发现了这处遗址。而从这里出土的陶支座等文物及大量陶器碎片,大多是距今7000多年的城背溪文化时期的产物。
据公开的报道,到了中午,两人有些累了,准备休息一下。当孟华平坐在文化层附近的一长条形石块上休息时,对面的徐梦林突然说:“华平,石块上好像有字!”二人合力将所坐的石块翻转的一瞬间,他们惊呆了!石块上赫然凿刻着造型古朴的太阳人图像。

(中国红山文化中的“太阳神”形象)

(埃及“太阳神”形象)
细看,太阳人图像腰部两旁分别刻画了星辰,头上方刻画了23条光芒的太阳。“太阳”刻画工整、圆润,人物头部略小于太阳,形状尖而瘦弱,身躯为一向下的倒三角形,人物面部表情凝重,似祈祷歌颂太阳造福万众子民。
再看整块石头。长条形灰色砂岩,长105厘米,宽20厘米,厚12厘米。像是经过精心打磨的。石头表面平整,长条形四周打制规整匀称,凿刻痕迹与图像古朴怪异,具有厚重的原始宗教特点。

(三峡工程考古中出土的“太阳人”条石)
真是个意外!周围的文物考古人员全赶来观看。但大家当时从未想到过这块意外发现的石头,就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太阳神”石雕像,也是华夏早期太阳神崇拜的有力证明。轰动一时是迟早的事。
所幸这个意外来得及时。搞不好随着长江三峡工程的的修建,这块石头真给江水淹了。但说起对太阳的崇拜,据学者研究,在华夏早期文化中有各种纹饰和图案,太阳就被认为是自然界的造物者,是繁衍万物和人类的生殖大神,是主宰世界的万物之源。

(《山海经》中记载的“夸父逐日”传说)
而太古时期,华夏文明的太阳神崇拜贯穿了自伏羲至炎黄帝的数千年,跨越于伏羲渔猎、神农采集种植、炎黄帝垦殖等阶段。炎帝、黄帝、共工、祝融、商、周等“华夏”主体部落都把太阳神当作自己的祖先神而予以崇拜,而伏羲、黄帝、太昊、太皓、太皞、帝喾等最初都是太阳神的尊号。
这件石刻上所刻太阳神不知是其中的哪一位。但却是目前出头的最早最写意太阳神形象。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它曾与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的四五十件文物一起,在“城市足迹馆”向世界展示了。
考古证明:中国文字始于7300年前 并非来源于苏美尔文明
近代以来,关于苏美尔与中华文明的关系,一直存在着多种猜测和理论。其中,最典型的观点之一是认为苏美尔人东迁至中国,将象形文字引入中华文明,并为其点亮了灯火。这个观点的主要依据在于苏美尔被认为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因此有人认为苏美尔影响了中国,甚至将苏美尔文字视为甲骨文的源头。我要新鲜事2023-09-30 21:17:110000刘拓:当代考古学界的徐霞客
#北大考古博士刘拓坠崖去世#今年秋季对北大考古的师生应该是格外寒冷的秋天,9月底北大考古第一好人刘绪老师走了,10月初北大考古第一位博士王迅先生“迅公”也走了,10月底天妒英才,今年刚毕业堪称北大第一旅友的刘拓也走了。作为一名和刘拓年龄相仿,也是今年才毕业的考古学博士,想想人家多传奇,自己就有多平凡,人家有多英勇,自己就有多猥琐,所以决定写点文字以表对这位学界同仁表达敬意。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13:130000唐晓峰:国家起源的“地理机会”
一百多年前,德国社会学家弗兰茨·奥本海出版了一本小册子,书名是《论国家》。这是本篇幅不长的讨论国家历史问题的书,1999年被译成中文出版。书中在讨论国家起源时,涉及一些地理性质的问题,很值得注意。0001阿特拉斯科普柯龙:澳洲小型食草恐龙(长3米/1亿年前)
说到食草恐龙,大家会想到腕龙等四足大型恐龙,其实在恐龙世界,还有很多小型二足食草恐龙,比如今天要介绍的阿特拉斯科普柯龙,一起去认识看看。阿特拉斯科普柯龙基本资料阿特拉斯科普柯龙是一种大洋洲的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2-3米,与似提姆龙、澳洲盗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457位,生活在距今1.25亿-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阿特拉斯科普柯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5:01:320001秦始皇最宠爱的女儿嬴阴嫚墓被发现,考古现场为何一片哗然?
秦始皇最宠爱的女儿嬴阴嫚墓被发现,考古现场为何一片哗然?,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一朝的兴起与衰落,仿佛大剧的压轴戏。秦始皇以其非凡的胆识和策略,成功地将七雄割据的混乱世界,一一收入麾下。彼时的秦国,宛如独步天下的雄鹰,羽翼狂翔,其权威无人能挑战。然而,在最高峰的光芒之后,这个看似强大无敌的朝代却意外地短命。秦始皇的短暂的帝王生涯,留下了丰富且复杂的遗产,给后世以深远影响。我要新鲜事2023-06-05 21:07: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