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始祖“五帝”到底是哪几位?有的版权本中没有“黄帝”
【倪方六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吴锐先生,最近出版新书《中国上古旁系的构造》,书中有悖传统的观点在史学圈引起了不同的争议。
为了让普通史学爱好者了解争议的真相,“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从本篇起,将会在以后时间选取有关章节发表,供头条号网权阅读。本文是书中的第一章《古代的帝系传承》导语部分内容,为方便阅读,章节有改动。
中华始祖“五帝”到底是哪几位?
文/吴锐
“帝系”一词,出自《世本》,也见于《大戴礼记》。

《世本》成书于战国,已佚。《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是以西汉礼学家戴德、戴圣命名的礼学文集,戴圣是戴德的侄子,大戴、小戴之名渊源于此。二人均受业于礼学大师后苍。汉宣帝时,戴德当过信都王刘嚣的太傅。
由于东汉大儒如马融、卢植、郑玄都为《小戴礼记》作注解,使《小戴礼记》名声大振,《大戴礼记》逐渐走向没落,以至后世提到“礼记”,均指《小戴礼记》而言。
《大戴礼记》是一部礼学汇编,可能为大戴学派的后学编辑而成,其成书时代可能晚于大戴所处的西汉。该书有《帝系》和《五帝德》两篇。“帝”不是秦汉以后的皇帝,而是古人心目中比“王”更神圣的圣王。《逸周书·谥法》:“德象天地曰帝。”

《史记》首列《五帝本纪》,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郑玄注《中候勅省图》云:“德合五帝坐星者,称帝。”又《坤灵图》云:“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中候勅省图》和《坤灵图》属于西汉末年大量出现的纬书之类,可以见出当时神化“帝”的情况。
帝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族系。
族这个字在甲骨文里已经出现了,字形如。张政烺前辈推测,甲骨文里的一族是100人[张政烺《古代中国的十进制氏族组织》,《历史教学》第二卷第三、四、六期,1951年。收入《张政烺文史论集》,中华书局,2004年。]。

(中国四大姓族系图腾)
族字由“㫃”和“矢”组成,“㫃”是旗帜,“矢”是箭。弓箭聚于旗下为一族,明显是军事组织。直到清代,仍然有八旗。由军队的族引伸为族属、族类等概念,就接近我们今天的“民族”概念了。族类意识在春秋时代已经十分明确。
《左传·成公四年》载鲁成公出访晋国,晋景公对鲁成公不敬,鲁成公受了气,打算结交楚国,背叛晋国,季文子说:“不可。晋虽无道,未可叛也。国大、臣睦,而迩于我,诸侯听焉,未可以贰。《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公乃止。
鲁国和晋国都是姬姓封国,属于“中国”或者“华夏”联盟,楚国则是芈姓。

(《芈月传》中的芈月即为楚国人)
《左传·僖公十五年》也引用“史佚有言”,史佚是西周初年的史官,《逸周书·世俘》:“武王降自东,乃俾史佚繇书。”《史佚之志》既可能是史佚本人的作品,又可能是后世的托名之作。即使是后者,时代也很早。仅仅就《左传》所记,咒骂异族人是豺狼禽兽者,史不绝书。
《大戴礼记·五帝德》列举的“五帝”是黄帝(轩辕)、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如此整齐划一的帝系编排,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绝非古代历史的真实
《史记·五帝本纪》采纳的五帝也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有的版权本中没有“黄帝”,见文末——倪方六注)。文末太史公曰“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

唐代司马贞《索隐》解释说:“太史公言己以《春秋》、《国语》古书博加考验,益以发明《五帝德》等说甚章着也。”
司马迁服膺孔子,他的历史观深受儒家历史观的影响,因此“整齐百家杂语”,着成五帝和三代的《本纪》,至今仍然被大多数历史学家奉为古史的基本框架。
【倪方六附注】
五帝到底是哪几位?有不同的版本——
一、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史记》);
二、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三、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四、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五、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
新发现 | 吴越之迹:寿县小宋家台子北墓地发现典型吴越系墓葬
小宋家台子北墓地位于安徽寿县县城东北的小宋家台子村北部,处于东淝河自东南向西北的弧形转弯地带,地貌特征为河间滩地。为配合引江济淮工程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淮南市博物馆和寿县文物保护中心等单位,于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间,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29:000002浅谈田野考古中的堆积土色标准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2:18:300001汉高祖刘邦长陵陪葬墓现存70多座,每座都有好几个盗洞
汉高祖刘邦长陵及陵陪葬墓本文作者倪方六长陵是刘邦和皇后吕雉的合葬陵墓,外称一个陵号,实是两座陵,有两个高大的封土堆。为什么一对夫妻墓有两个坟头?因为汉朝帝王的丧葬制度是“同茔不同陵”,意思是葬在同一块坟地上,但分别埋葬,不是隋唐以后的夫妻同穴。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05:510000栾丰实:海岱地区史前时期稻作农业的产生、发展和扩散
一、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变迁海岱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起源和形成尚不清楚,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为距今8000年前后的后李文化。后李文化只发现了10余处遗址,主要分布于泰沂山系以北地区,东起潍河流域,西至济南以西的大沙河流域,东西长200多公里。泰沂山系以南地区,前几年在安徽东北隅的宿州小山口和古台寺两处相距不远的遗址下层,发现了与后李文化相似的文化遗存,而其他地区目前尚无线索。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22:350004老人捡到金色石头 全村出动最后白忙一场(黄金石头)
老人捡到的黄金石头只是一种硫化铁。老人在河里捡起一块石头,洗掉一层层的沙子后,变成了暴露在金光下的东西,只是觉得它看起来很奇怪,怎么会有那种金灿灿的,虽然这个人不知道那是什么,但他凭直觉知道那一定是一件珍贵的宝藏。看到周围没有别人,于是偷偷地把财宝放进了袋子里。接下来的几天,他每晚都睡不着觉。金子石头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5:17: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