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云:最早的神明是指什么?
原创 2016-09-11 郭静云、刘芳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7月12日上午,来自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的郭静云教授,为中山大学2016年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学员们带来了“天地之交与先秦‘神明’之生机概念”的讲座,为我们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早的神明观念的渊源、传承与演变过程。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来自其新著《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下编第三章。现将有关内容摘要如下:
郭静云老师首先以举例说明先秦诸子说“神明”的要点,引入对“神明”概念的探讨。从“神明”与“天地”关系密切、“神明”非天地之“神祇”、神明为天与地之间的媒介:宇宙生机观念、“神明之德”概念:阴阳未分之体乃是“神明”这几个方面来论证。郭老师认为,先秦“神明”观是宇宙论概念,指天地之交、天地合德的状态。天地之交乃万物造化的原则,“神明”的作用即在于其为天地之间的媒介。若用一词来表达“神明”的本质,则应是“生机”一词。
郭老师认为,战国时期“神明”是各家通用的普遍概念。这一概念源远流长,滥觞于春秋战国人的共同历史背景,即商周文化观念。因此下一部分,郭老师从甲骨金文中寻找其根源,试图了解神与明相交的具体形象。在先秦两汉哲学中,有自然神明观、礼制与孝道的神明观、道家神明观、认知学神明观、养生学神明观、儒教和道教人格化的神明观,这次我们讨论的主要是自然神明观和礼制与孝道的神明观。
自然神明观的探究包括神降自天、明出自地与神明之合等三个问题的本义考证。神降自天的观念,郭老师已经在之前的讲座中讨论过。接着郭老师从甲骨文中“明”字的字义和字形考、商文明礼器上“明纹”的本义、“明纹”与“日纹”之间的关系、神话中“明”出入地信仰的遗迹这四个方面来证明“明出自地”。第三部分主要探究神明相辅的观念。郭老师认为,天发出恒星之神光和降甘露神水盈地,而地出日月明火并送它走天道,以造天地之交,相配天地之德,万物便由此化生。“神明”之结合表达天地合的状态,天地合德才是万物之生机。从大自然到社会扩展其意义的神明观,乃成为礼制与孝道的神明观,郭老师认为,其观念的滥觞亦可见于商周信仰礼仪中。
明纹


神明纹

日纹
这一部分,郭静云老师从西周铭文、明器等角度来说明礼制与孝道的神明观。认为从西周以来,礼制“神明”观正是取法于自然“神明”观,且其目的是:社会学天地,保持像天地一样永久的生机。礼制神明观强调:配天地神明之德,以追求家族世世昌盛之生机,并将此概念从家族的生机,扩展到跨血缘关系的社会及国家。从战国到两汉儒家礼学,仍沿着西周礼制取象于天地的作法,而模仿天地“和德”的规范,追求天与天下的沟通以及国家的调解和稳定。
郭老师认为,上古“神明”观念有以下两层含义,一是自然神明观,二是礼制神明观。从自然神明观说,天降甘露、地出日被视为天地交接之本,是天地万物化生之生机。从礼制神明观说,周人取法于自然神明观,使世间子孙与祖先在天之灵相交通,以追求家族世代兴盛之生机。并说战国时期以上两种神明观都有所继承和发展,这些内容另有专著详细论述。









神明观念的曲折演变过程
(执笔:刘芳 /编辑:江俊伟)
这座海南的古墓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海南的云苟氏墓地是一座独特的古墓,它展现了多民族文化的兼收并蓄。这座墓地由元朝名将云从龙的母亲苟太夫人所居住,她是蒙古人后裔,但她的儿子云从龙却是汉人收养的孩子,取汉名云海后成为南宋进士,官至陕西路总管。云从龙非常重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对南方各民族的和平相处、政治团结、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元初梳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关键人物。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4:08:130000陶渊明没那么有节操,辞官归隐真相不是想的那样,是你也这么干
古代公务员高工资本文作者倪方六从去年底开始,“2019年涨工资”就成为话题。在2018年底,国家财政部已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19年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应优先考虑调整工资等增支因素。最近涨工资又成新闻,搅动了职工的心绪。教师首先心动了,见诸媒体的消息显示,2019年教师工资改革方案已出台,教师的基本工资整体上调,人均涨幅在300-400元左右。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12:140000夏朝存不存在:考古发现夏商盐铜基地,难怪二里头被称为“夏都”
前两年,原先的“二里头遗址博物馆”,更名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由此正式宣告“二里头遗址为夏都”。二里头之所以被确定为“夏都”,主要在于三个原因:首先所处时空与史书记载的夏朝情况一致,其次考古确认为具有“王朝气象”的广域王权国都,第三是介于龙山文化与商朝文化之间的另一种文化。我要新鲜事2023-06-13 20:16:040000丘刚:开封宋城考古述略
北宋时期,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作为北宋王朝国都的开封,经过宋太祖、太宗等九帝168年的大力营建,使开封不仅成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且一度成为“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的国际性大都会,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