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题:一夕化身人归去;千八凡夫一点无,和尚当墨宝别人笑了
猜灯谜是何时出现的?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宋朝以前,元宵节燃灯主要是为了祭祀神佛和娱乐,到了宋朝,则被添加了新的内容,节庆活动更为丰富,标志之一就是“灯谜”的出现。灯谜雅俗共赏,大家喜闻乐见,有一种益智教民的文化效应,元宵节也因此有了“益智节”的含义。

灯谜是贴在元宵节花灯上供游人猜的谜语,又称“庾辞”、“隐语”,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谐讔》称:“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
谜语一直是中华传统的益智游戏,当这种游戏与元宵花灯碰到一起,便有新的体验。南宋时,“灯谜”正式成为谜语中的一种类型,成为元宵节助兴项目。
据吴自牧《梦粱录》,南宋时制谜和猜谜与说书、下棋一样,可以作为一种谋生手段来做。“商谜者,先用鼓儿贺之,然后聚人猜诗谜、字谜、戾谜、社谜,本是隐语。有道谜,来客念思司语讥谜,又名打谜。”
周密《武林旧事》“灯品”也记有类似记载:“有以驯服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宋朝有不少制谜和猜谜高手,如大才子苏东坡便是。传有一次,苏东坡见一僧寺的住持虐待小和尚,恰逢住持请他题字,便写了一副字谜联:“一夕化身人归去;千八凡夫一点无。”上联是“死”字,下联是“秃”字(俗指和尚),骂得非常尖刻。

苏东坡的佛界朋友不少,当年的大师佛印就是他的好友之一。有一次,他遣派使女头戴草帽,脚蹬根木屐,去好友佛印处取一样东两。使女问苏东坡,是什么东西啊。苏东坡对她说:你不用问多少,到了后佛印见到你,便会把东西给你。佛印一见使女,拿出一包茶叶交给了她。原来,这是一个巧谜,上“草”,下“木”,中间“人”,不就是“茶”字么。
元宵节猜灯谜成熟于明清时期。清顾禄《清嘉录》中记录下了当年苏州元宵节猜灯谜活动:“好事者巧做隐语,拈诸灯。灯一面覆壁,三面贴题,任人商揣,谓之打灯谜。谜头皆经传、诗文、诸子百家、传奇小说及谚语、什物、羽鳞、虫介、花草、蔬菜,随意出之。”猜中者有奖,奖品有巾扇、香囊、果品、食物等,谓之“谜赠”。
猜灯谜在明清小说中也多有描写,如《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便有这样的情节:忽然人报,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儿,命你们大家去猜,猜着了每人也作一个进去。四人听说忙出去,至贾母上房。只见一个小太监,拿着一盏四角平头白纱灯,专为灯谜而制,上面已有一个,众人争着乱猜。”所有人都猜出了元春所制的灯谜为何物,“写在纸上。然后各人拈一物作成一谜,恭楷写了,挂在灯上。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也精于制谜。当年。扬州有个盐商之子,在今天就称是富二代,他不学无术,却爱附庸风雅,东抄西摘拼凑成一本所谓“文集”,还要请郑板桥题词,借以提高身价。郑板桥没有拒绝,题了杜甫的一句诗“山楼粉蝶隐悲笳”,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胡吹。原来,这是一则诗句做谜面、俗语做谜底的字谜,“笳”是北方胡人吹奏的乐器。
到现在,猜灯谜已成不可或缺的元宵节文化。
鸟鳄龙:小型初龙类生物(长1米/以昆虫和蜥蜴为食)
鸟鳄龙是一种初龙类生物,和恐龙、翼龙等物种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外形就像是小型肉食恐龙,既能使用两足也能使用四足进行行走,但是它并不属于恐龙类,和同时期诞生的腔骨龙类很相似,体长只有1米,主要以昆虫或者蜥蜴为食。鸟鳄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7:40:370000商王朝的青铜戈,表明周人出动跨时代奇兵,难怪武王一战灭商
作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牧野之战留下很多谜团,其中最大的是以逸待劳的商朝军队,为何打不过远征的疲惫之师?以史书留下的线索来看,商夷战争消耗了国力、被武装的东夷俘虏临阵倒戈、内部叛徒的卖国求荣等都是商朝灭亡的原因,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周武王远征殷商时,必然不可能将希望全部寄托于俘虏倒戈、叛徒破坏等身上,周人必然有其取胜或安全撤回的把握。我要新鲜事2023-09-25 19:15:27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临汝窑址
宋代北方民间青瓷窑址。位于河南省临汝县。始烧于北宋时期,历经金、元两代。1950~1964年,故宫博物院与河南省博物馆等单位作过4次调查,共发现严和店、轧花沟、东沟、陈家庄等14处窑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4:14:570000吐谷鲁龙:中国小型食肉恐龙(长3米/距今1.36亿年前)
在中国,发现恐龙化石最多是辽宁,这里目前发现了35种恐龙;而除辽宁外,发现恐龙化石最多就是新疆了,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的吐谷鲁龙,它也出土于新疆,是一种小型食肉恐龙,一起去了解看看。吐谷鲁龙基本资料体型:吐谷鲁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食肉恐龙,它体长3米,与似提姆龙、白魔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457位,生活在距今1.4亿年~1.36亿年前的晚侏罗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5:17:150001三星堆越挖越诡异 越挖谜团越多的古蜀国遗址(七大未解之谜)
三星堆被国际媒体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专家们认为这一遗址的发现能够填补古蜀国文化和历史的空缺,让人们能够更好更清晰的认识到古蜀国的文化结构,然而三星堆在挖掘之后却不断停止挖掘,如此反复十几次,因为这个遗址越挖越诡异。三星堆越挖越诡异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1:14: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