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能掐会算,料事如神,为何仅仅一次失算,朱元璋就不高兴了?
刘基:神机失算惹龙颜不悦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曾提到明朝开国功能刘基杀贪官的事情:当时朱元璋去汴梁视察,让刘基与时为左丞相的李善长留守南京。当时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污放纵被搞了起来,类似于现在被“双规”。李善长平时和李彬关系密切,便请刘基放李彬一马,把案子化小,一拖了之。
刘基不只不听,反而加快办案速度,判其死刑,立即执行。

(刘基画像)
当时正逢祈雨,刘基将李彬当人牲杀于祭坛。这不是与自己作对嘛,李善长觉得失了大面子,刘李由此结怨。而在在祭坛下杀人,日后也成了一大把柄。
朱元璋回到南京后,李善长立即状告刘基在祭坛下杀人,污辱了神灵,是“不敬”。一些平时与刘基关系不好的同僚,也乘机纷纷上奏,诬陷刘基。
朱元璋知道刘基的为人,虽然心里不舒服,但并没有处分刘基。倒是刘基自己给自己找了大麻烦。不久,天大旱,朱元璋以为是自己执政“失德”致上天发怒,于是提倡“大鸣大放”,欢迎指出他的缺点和不足,也好改过自新。
刘基不知道这是朱元璋玩的政治游戏,说了一通天不下雨的原因。第一点是,朝廷没有及时给死难烈士家属安抚,人间阴气太多。如果解决了这些问题,旱情就会解除,并告诉朱元璋会在某天某日下雨。

(朱元璋画像)
刘基能掐会算,料事如神,朱元璋相信了,一一照办。
但刘基这会却失算了,他败给了天!过了10天,还未下一滴雨。一生中仅有这一次推算,麻烦却大了。朱元璋为此生气,认为刘基是忽悠他。据《明史》,刘基见龙颜发怒,知道大事不好。适逢老妻病故,刘基乘机表示要回家料理丧事,告假回乡。
刘基以妻故为由辞职,其实仅是表面的托词。刘基饱读经史,洞悉君臣关系,范蠡的“走狗定律”,归隐之道,深深地影响了刘基。
范蠡是春秋时越国大夫,越王句践东山再起的核心谋臣。用美女西施作“人体肉弹”,设“美人计”,迷惑吴王夫差心性,就是范蠡的大手笔。传说事成后,范蠡带着西施湖中泛舟而去,归隐江湖(一说到齐国隐姓埋名经商)。临时走,苦劝另一功臣文种,赶紧离开句践,“狡兔死,走狗烹”。文种未听话,后果为勾践所杀。

(范蠡画像)
后来,刘邦的开国功臣韩信,也领教到了“走狗定律”的无情。
刘邦夺了天下,为摆平功臣,大封异姓诸侯王,诞生了楚王韩信、梁王彭越、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韩信(韩襄王之后,非楚王韩信)“七大异姓王”(也有人加上燕王王卢绾,称是“八大异姓王”),但却担心这些开国功臣作乱。之后,刘邦又大杀异姓王,韩信、彭越、英布等先后都让他找理由办了。
韩信临死前说,“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
朱元璋本来就嗜杀,跟在朱元璋屁股后面多年的刘基,对自己主子有疑心病的特点,再了解不过了。看到大明王朝渐稳,没有仗打了,在朱元璋眼里作用不大了,赶紧闪人,免得落下“良狗亨”的下场。

(韩信画像)
河北发现一蒙古贵族墓,独木棺外箍铁条,葬一男二女,何关系成谜
梳妆楼蒙古贵族墓与独木棺本文作者倪方六2013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岗嘎墓地的发现,为蒙古贵族的丧葬风俗找到了源头(相关文章:《史载元朝皇帝用独木棺下葬,内蒙古发现一处古墓群,揭开源流之谜》)。已发掘墓葬中,多数葬具使用独木棺,证明《元史》所记成吉思汗等蒙元皇帝用独木棺下葬的说法不虚。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52:330000北京有南锣鼓巷,南京有夫子庙,最能代表重庆山城的只有这条老街
在山城巷寻找“山城”本文作者倪方六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条特色老街巷,它是名片,代表了这座城市。北京有南锣鼓巷,南京有夫子庙,杭州有河坊街,苏州有观前街,武汉有户部巷,成都有宽窄巷子,厦门有鼓浪屿,桂林有西街,长沙有火宫殿,西安有大唐不夜城,太原有柳巷……代表重庆的老街巷是什么?磁器口,中山四路、寸滩老街、解放碑、洪崖洞、十八梯等,都可能有人会选择。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01:240000罗素: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