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在江苏徐州一座山上准确找到贵族墓,他们咋知这里有墓的?
“秦埋岭,汉墓坡”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盗墓贼中有一句口头语,叫“秦埋岭,汉墓坡”。这是盗墓贼长期盗墓活动的一个总结,与古代葬俗和现代考古发现的情况相当吻合。这种“葬山不葬顶,埋坡不埋岭”的汉代葬俗,一直影响到现在。
在民国盗墓活跃地区之一的湖南长沙,这一带的土夫子便对当地各个朝代葬俗相当熟悉,并用之指导盗墓,上面说的蔡姓盗墓高人就是其中之一。
笔者在《民国盗墓史》中曾就此作过总结,长沙土夫子以前秘不外传的“寻墓探穴”秘诀,可归纳成这么四句话:“春秋战国埋山顶,秦汉大墓埋山岭;东汉南朝选山腰,隋唐宋尸坡下挺。”

(河南永城芒砀山山坡的盗洞,见红圈内,就是依“汉埋坡”规律寻找的)
通俗解释是这样:就山势而言,春秋、战国及西汉早期的大墓,大都葬在山的最高处,或近山顶部;西汉中后期的大墓喜欢埋在岭上,地势比先秦墓要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大都选择挖在半山腰处;隋朝、唐朝至宋朝的墓,一般埋在山腰坡下面。
根据这个秘诀,结合一些堪舆常识,便很容易找到相应时代的古墓。若想找到先秦时代的古墓,就得到山顶上去探索;若想找到唐宋年间的古墓,就得到山坡去勘查。如果在山坡下找战国墓,则是徒劳的,同样地,如果想在山顶找到唐、宋时期墓,那也是不可能的。
这套秘诀,后来被当地考古工作者掌握后,得到运用,且屡试不爽。
虽然秘诀是湖南盗墓贼的经验之谈,但在中国其他地方也管用。如江、浙境内的吴越古墓,一般也都选山顶筑穴,或土坑或石室。如今已考古发掘到了多座,完全证实了民国盗墓贼“春秋战国埋山顶”一说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苏北、鲁南一带的盗墓贼,至今仍深谙此道。2009年,一伙盗墓贼便在徐州经济开发区内一座叫鸭山的山上,寻找到了一座贵族古墓,并成功盗挖(见下图)。


事发当年7月28日,一市民到内鸭山上查看自家豆地时,发现豆秧明显少了,且被踩踏得厉害。将地面上一层虚土弄开后,看到两个装满土的蛇皮口袋。搬家口袋,露出一个深深的洞穴。洞穴宽呈长方形,长约70公分、宽约50公分,洞口上蛇皮有两根铁管,斜插在洞口土层中……
接到报告后,徐州市博物馆考古队的工作人员来到现场,经勘查,认定为汉代墓葬。由于不便看护,为防盗墓者再次光顾,经批准,随后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从地形地势的变化上寻找古墓,是民国盗墓圈中的公开秘密。一般盗墓贼会在阴雨下雪天出来“找活”。这一方面是恶劣的天气出来活动不容易被发现,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古墓容易暴露出来。古墓经过千百年的风侵雨蚀和历代人工取土破坏,坟头这样的标志一般都消失了(如果有坟头,也不需要探穴秘诀了)。
这些深藏在地下的古墓,平时不大容易看出来,但在雨雪天很容易,所以盗墓者常在这个时间出来“踩点”。

(雪天,地形显示清楚)
一场雪下来,地面高低起伏、坑堆顿现,这在平原地区找墓十分有效。而在一场雨后,或是雪融化后,据土壤的吃水情况差别、干湿变化,便可看出哪里是人工夯打过的熟土,哪里是生土。
以长沙一带为例,墓坑内的填土虽是夯土,但吸水性比生土强。墓葬年代越久,潮湿度越大。特别是西汉墓,因常用大量的黄土封填,吸水性更强,比当地常见的红土黏性大,这个特点为找墓带来了方便。雨后天晴出去找墓,根本不需用短柄锄头挖土取样,一眼望去就可以找到古墓,因为墓坑上湿湿的,附近的土却比较干爽。
鹦鹉嘴龙:亚洲小型食草恐龙(长2米/距今9750万年前)
目前为止,地球上已挖掘出超过700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而在这其中,很多都来自蒙古国,比如前面介绍的后凹尾龙、白山龙等,还有今天要介绍的鹦鹉嘴龙,一起去认识看看。鹦鹉嘴龙基本资料1、体型:鹦鹉嘴龙是一种亚洲的小型食草恐龙,食物包括各种蕨类和树叶,它体长2米,与红山龙、棒爪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527位,生活在距今1.19亿年-9750万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9:59:390003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浙江余杭跳头遗址
发掘单位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杨金东跳头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跳头村东北,遗址西南为天目山余脉,东北为杭嘉湖平原,遗址处于浙西山地丘陵区与浙北平原区的交界地带,遗址北侧南苕溪自西向东流过,地理位置十分独特。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04:270000湖北出土一具男尸 全身赤红就像刚死(千年不腐)
湖北的一座古墓里发现了一具千年都没有腐烂的人类尸体。在1975年的初期,驻扎在湖北某地的一个解放军部队想要建设一座雷达站,于是在当地的一座山头上选好了位置,没有想到他们在建设的时候,居然找到了一座古墓,并且这还是一个墓葬群。这个墓葬群里的古墓有着180多座,从这一点能够看得出来,古代不少的人都把这里看成了是风水宝地。其中最为特别的是一座被命名为168的古墓,这是一座十分庞大的长方形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10-02 19:29:39000582年农民捡到武则天金简 文物贩子开价10万 上交获1500奖励
曾在1982年,河南的屈西怀农民在嵩山上采药时意外发现了一件金属片,上面刻满了字。这件宝物很快引起了文物贩子的注意,他们不惜出价高达10万元要购买。令人惊讶的是,屈西怀并没有选择将宝物卖出去,而是坚决将其上交给了国家。我要新鲜事2023-08-02 18:27:380000北京四合院的等级制度
自元代以来,无论是王公大臣、富商巨贾、还是文人学士、普通百姓,都住在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很多人都对四合院有着模糊的印象,但北京四合院的确切定义又是什么?我要新鲜事2023-05-25 09:55:3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