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凤翔秦墓
东周时期秦国墓葬。主要分布于陕西省凤翔县城西南秦都雍城遗址的南面。年代为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晚期。1976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进行发掘。经勘查和发掘的有三畤原上的秦公陵园和三畤原北的八旗屯、高庄等地的中小型秦墓。




三畤原秦公陵园,经钻探已发现14座双墓道的中字形大墓, 2座单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另有15座长方形坑、一座圆形坑。陵区中部偏北的一组陵园规模最大,从南向北错列两座中字形墓和一座甲字形大墓,每个大墓的东南侧都有一座长方形坑(可能是车马坑)。最南面的1号墓,墓室部分长59.4米、宽38.45米、深24米,连同两端的墓道通长300米,是目前所知最大的东周墓葬,年代属春秋中晚期。其他12座中字形大墓,通长都在100多米以至200米以上,都在东南侧有一长方形坑。陵区的西部边缘及其南、北两侧,已发现总长7000多米的防御性壕沟。陵区之内,另有两组大墓周围发现围成长方形的双重壕沟。这些情况表明,当时的陵区布局,是以中字形大墓为中心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陵园。



中小型秦墓先后发掘近百座。八旗屯秦墓多属春秋时期,少数晚至战国。一般墓坑长4米以上,葬具均有棺椁,甚至用两套棺。葬式为仰身直肢,随葬品有鼎、簋、盘、匜等青铜礼器和石质的圭、璋之属,约半数的墓用人殉葬,殉人屈肢,置于壁龛之中,最多5人,另外还有附葬的车马坑。高庄秦墓以战国早中期为主,个别属春秋晚期和秦统一前后。墓坑一般长3米左右,早期的长宽呈2与1之比,中晚期则近正方形,并出现洞室墓。洞室墓葬式多为直肢,竖穴墓均属屈肢。战国早中期,随葬品主要是鼎、簋、壶、盘、匜等仿铜陶礼器,有些墓出有制作不精、体积甚小的铜礼器模型及陶制的仓和牛车等。战国晚期随葬陶器以鼎、豆、壶或鼎、盒、壶(钫)为主,有的出鬲、釜、大口罐和盆等。这些发现对于秦墓的分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专家打开乾隆纯妃墓发现一个奇怪现象 后才知是清朝丑闻
近日,乾隆纯妃墓被专家打开,这场考古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揭开了清朝的一段家庭丑闻。乾隆是一位好皇帝,但他的家庭事务也是备受关注的。据考古人员透露,在乾隆之前的众多妃嫔中,最受他宠爱的应该是纯妃公主。纯妃公主来自一个著名的家庭,性格温和顺从,深得乾隆喜爱。据说,乾隆在纯妃去世后异常悲痛,她的葬礼也超过了贵妃的标准,可见乾隆对她的爱。我要新鲜事2023-07-03 21:59:350002墓炸开同伙都害怕老大只好先下去,没看到棺,但很快感觉不对劲了
一座被村民集体“滤坑”的明朝贵族墓本文作者倪方六1987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孙、朱奠磊墓被盗。组织这起盗挖活动的胡某,在将墓室炸开后,把自己认为值钱的随葬品装进蛇皮袋,就逃走了。之后,当地警方通过一张揩屁纸破获了盗墓案(见《盗墓现场找到一张揩屁纸,警方如获至宝,就此侦破了一起盗墓大案》一文)。有一个问题是,警方是怎么知道有人盗墓的?其实是当地人发现后报案。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58:540000早读·日课||No.1
论语(钱穆新解)学而篇第一(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或说:“子,男子之通称。”或说:“五等爵名。”春秋以后,执政之卿亦称子,其后匹夫为学者所宗亦称子,孔子、墨子是也。或说:“孔子为鲁司寇,其门人称之曰子。称子不成辞则曰夫子。”《论语》孔子弟子惟有子、曾子二人称子,闵子、冉子单称子仅一见。0000唯一被土葬的开国上将 被邓公破例批准(许世友)
许世友将军死后葬在了自己父母的墓旁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大多数建国将领死后都葬在八宝山人民公墓。一位开国将军是个例外。他被特别批准以传统的埋葬方式埋葬,即徐将军。徐世友的经历和大多数开国将领一样。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原本想在父母面前孝顺。在与地主的冲突中,他意外杀死了地主。加入革命我要新鲜事2023-02-22 22:03:340000屈原墓地疑云,湖北考古发现一座疑似屈原真身墓,随葬品引起怀疑
屈原墓疑云本文作者倪方六端午节,这个因屈原而起的节日,又过过了。有一个疑云却没有过去——屈原墓到底在哪?如果有,哪座墓才是真的?这还真是一个问题。现在,湖北湖南都有屈原墓。湖北屈原墓,在秭归县凤凰山屈原故里。不过,这是2006年才搬迁于此的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4:16:5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