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凤翔秦墓
东周时期秦国墓葬。主要分布于陕西省凤翔县城西南秦都雍城遗址的南面。年代为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晚期。1976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进行发掘。经勘查和发掘的有三畤原上的秦公陵园和三畤原北的八旗屯、高庄等地的中小型秦墓。




三畤原秦公陵园,经钻探已发现14座双墓道的中字形大墓, 2座单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另有15座长方形坑、一座圆形坑。陵区中部偏北的一组陵园规模最大,从南向北错列两座中字形墓和一座甲字形大墓,每个大墓的东南侧都有一座长方形坑(可能是车马坑)。最南面的1号墓,墓室部分长59.4米、宽38.45米、深24米,连同两端的墓道通长300米,是目前所知最大的东周墓葬,年代属春秋中晚期。其他12座中字形大墓,通长都在100多米以至200米以上,都在东南侧有一长方形坑。陵区的西部边缘及其南、北两侧,已发现总长7000多米的防御性壕沟。陵区之内,另有两组大墓周围发现围成长方形的双重壕沟。这些情况表明,当时的陵区布局,是以中字形大墓为中心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陵园。



中小型秦墓先后发掘近百座。八旗屯秦墓多属春秋时期,少数晚至战国。一般墓坑长4米以上,葬具均有棺椁,甚至用两套棺。葬式为仰身直肢,随葬品有鼎、簋、盘、匜等青铜礼器和石质的圭、璋之属,约半数的墓用人殉葬,殉人屈肢,置于壁龛之中,最多5人,另外还有附葬的车马坑。高庄秦墓以战国早中期为主,个别属春秋晚期和秦统一前后。墓坑一般长3米左右,早期的长宽呈2与1之比,中晚期则近正方形,并出现洞室墓。洞室墓葬式多为直肢,竖穴墓均属屈肢。战国早中期,随葬品主要是鼎、簋、壶、盘、匜等仿铜陶礼器,有些墓出有制作不精、体积甚小的铜礼器模型及陶制的仓和牛车等。战国晚期随葬陶器以鼎、豆、壶或鼎、盒、壶(钫)为主,有的出鬲、釜、大口罐和盆等。这些发现对于秦墓的分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川眉山出土文物近10万件 填补成都旧石器时代考古空白(旧石器时
2023年11月下旬,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眉山市文物局披露了近年来在四川眉山地区的考古重大发现——出土文物近10万件,还发现了成都平原至今为止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近年来考古工作人员在眉山市所挖掘出来的近十万文物涵盖范围非常广泛,最早的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最近的涉及到唐、宋、明、清,从年代久远的青铜器到近代的陶瓷器,从久远的竹木漆器到近代的金、银、玉器,每一个文物的年代跨度非常大。我要新鲜事2024-02-20 17:00:410004「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大盂鼎
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因作器者为康王时大臣名盂者而得名。相传清道光初年和小盂鼎同出于陕西岐山礼村。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07:03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魏洛阳明堂遗址
东汉、西晋和北魏等朝的礼制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岗上村与大郊村之间,在汉魏洛阳城开阳门外大道西侧,平城门东侧,东距辟雍约150米,属于汉魏洛阳城南郊的礼制建筑。1974年~1975年进行了考古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48:510000末代皇帝溥仪首次领到新中国工资,立刻买了样东西,感叹来之不易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5:23:550000讲座:何利群:对佛教考古“模式”概念的理解与思考
本文为“纪念宿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石窟寺考古系列讲座”的第六讲讲座纪要。本次讲座的题目为《对佛教考古“模式”概念的理解与思考——以邺城考古发现与探索为实例》,主讲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何利群。现将讲座纪要摘录于下,分享给大家。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08: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