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铲”至少有12个别名,其中一个在盗墓圈最流行最形象
“洛阳铲”的种种叫法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洛阳铲”具体都有哪些功能呢?如何使用?要了解这个情况,应该先了解一下“洛阳铲”名称的由来。
图:不同型号的洛阳铲
其实,洛阳当地的盗墓贼是不把“洛阳铲”叫洛阳铲的,现在都叫“探铲”。“洛阳铲”这个最流行的名称,其实是外地人叫出来的。而在定名之前,这把铲子有多种叫法,别名多多,至少有这么12个名称,叫得比较多。
马蹄铲:“洛阳铲”最初的叫法,因其形似马蹄而得名。马坡村人李鸭子打出的第一把“洛阳铲”,就称为“马蹄铲”,马蹄铲也是第一代“洛阳铲”,与现在的“洛阳铲”有较大差别。
图:李鸭子发明的马蹄铲
瓦铲:因铲头呈“U”形,像过去的房瓦,马坡村人形象地称之为“瓦铲”。民国时期河南大学校长王广庆先生在《洛阳访古记》一文中称:“近日掘古物用器,名为瓦铲,重七八斤,铲端铁刃为筒瓦形,略如打纸钱之圆凿,围径约三寸而缺一口,后施长柲,用以猛刺土中,土自铲心上出,顷刻之间,凿穴深可寻丈。”
瓦垄铲:意同“瓦铲”。
瓦垄锨:意同“瓦垄铲”。
筒铲:亦因形似而得名。在苏北一带称“筒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曾在全国推广,因为比一般的铲子贵许多,所以当年手头拮据的人家买不起,需要时便去邻居家借用。
图:筒锹
搠铲:“搠”的意思是扎或刺,此铲名应该因使用方式而得来。如今在洛阳马坡一带,一些老人仍把“洛阳铲”称为“搠铲”。
搡铲:这是“洛阳铲”在马坡最流行的叫法,至今仍是。“搡”是洛阳一带常用方言,意思是“用力推”,“搡铲”一名得来,原理应该与“搠铲”一样,但发力的方式不同。
爽铲:因为挖土利索,很爽,故有此俗称。另一种解释,可能“搠”、“搡”、“爽”三字,在洛阳马坡村一带人中间发音相近,外地人听起来都是一个“爽”字,因此称“爽铲”。
图:爽铲
双铲:应该与“爽铲”一样,因与“搠”、“搡”谐音而得名。已故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考古专家傅振伦在《七十年所见所闻》一书中说到“洛阳掘墓人”时,有这样的文字:“掘墓工具有铁制双铲,俗呼阳窐或洛阳铲,状如半瓦。”
捣窝锨:盗墓贼中间的称呼,最俗气。此铲可以准确地找到古墓,挖到老窝,确有直捣黄龙的味道,也最形象。
杨林铲:因匠人而命名。杨林是洛阳康乐巷边白杨沟的老铁匠,杨铁匠打的“洛阳铲”钢火好,铲口锋利,带土量大,磕土利索,在探工中有良好的口碑,“杨林铲”因此叫开,一度有“宝铲”的美誉。1954年,苏联专家曾从洛阳购买一批“杨林铲”带回欧洲,“杨林铲”从此声名大振。
图:对洛阳铲好奇的女孩
探铲:又名钻探铲。这是最准确的定义和名称,名副其实,算是“洛阳铲”的学名。考古学文献中提到“洛阳铲”时皆称“探铲”;这一名称现为盗墓贼接受和认同,当地制造“洛阳铲”的作坊,也一律都叫“×探铲厂”。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号:jsnjnfl
日本人崇拜的这位中国战神有个怪癖,打仗时要把脸遮起来,为何?
兰陵王的粉丝——“狄天使”本文作者张珍倪方六在中国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境内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古墓100多座,这里就是赫赫有名的北朝墓群。1992年9月的一天,日本京都奈良大学雅乐团来到北朝墓群中的一座古墓前,他们戴上鬼脸面具,演奏起中国的古典舞乐,以此来祭拜这座墓中的主人。这早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戴上鬼脸面具?这位墓主人是谁?兰陵王!那个容貌出奇得俊美如女子、日本人也崇拜的中国战神。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04:030000观展:汉代铜镜所表现的“日有喜,月有富”的是理想生活
除了照容这一实用功能外铜镜还往往被古人寄予各种愿望和诉求其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铜镜铭文汉镜铭文中既有表达相思、酒食、长寿的个人生活追求亦有永葆子孙、高官的家族希冀还有诸如“多贺君家受大福”“四夷服”“人民息”之类的家国情怀经历过秦末战乱的流离、困苦与死难,西汉初年的人们祈愿能过上如“大乐未央”般长久富足的生活,同时在内心中还饱含了对故人的思念。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33:340003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陕西韩城陶渠遗址
01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02项目负责人耿庆刚陶渠遗址位于韩城市芝阳镇陶渠村东北、西赵庄村西,跨芝水河南北两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现,《韩城市文物志》中公布为西赵庄遗址,第三次文物普查更名为陶渠遗址与陶渠墓群。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3:43:320000新发现 | 山东青岛半千子遗址发现龙山早期聚落遗存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05:380000陈淳:农业起源研究的实践与理论
农业起源研究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是考古学、生物学、农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众多学科逐渐融合的漫长历史。本文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对此进行回顾和评述,以期从宏观上展现该课题的广度与深度,并希望对我国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农业探源工作有所启迪。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38: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