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铲”至少有12个别名,其中一个在盗墓圈最流行最形象
“洛阳铲”的种种叫法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洛阳铲”具体都有哪些功能呢?如何使用?要了解这个情况,应该先了解一下“洛阳铲”名称的由来。
图:不同型号的洛阳铲
其实,洛阳当地的盗墓贼是不把“洛阳铲”叫洛阳铲的,现在都叫“探铲”。“洛阳铲”这个最流行的名称,其实是外地人叫出来的。而在定名之前,这把铲子有多种叫法,别名多多,至少有这么12个名称,叫得比较多。
马蹄铲:“洛阳铲”最初的叫法,因其形似马蹄而得名。马坡村人李鸭子打出的第一把“洛阳铲”,就称为“马蹄铲”,马蹄铲也是第一代“洛阳铲”,与现在的“洛阳铲”有较大差别。
图:李鸭子发明的马蹄铲
瓦铲:因铲头呈“U”形,像过去的房瓦,马坡村人形象地称之为“瓦铲”。民国时期河南大学校长王广庆先生在《洛阳访古记》一文中称:“近日掘古物用器,名为瓦铲,重七八斤,铲端铁刃为筒瓦形,略如打纸钱之圆凿,围径约三寸而缺一口,后施长柲,用以猛刺土中,土自铲心上出,顷刻之间,凿穴深可寻丈。”
瓦垄铲:意同“瓦铲”。
瓦垄锨:意同“瓦垄铲”。
筒铲:亦因形似而得名。在苏北一带称“筒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曾在全国推广,因为比一般的铲子贵许多,所以当年手头拮据的人家买不起,需要时便去邻居家借用。
图:筒锹
搠铲:“搠”的意思是扎或刺,此铲名应该因使用方式而得来。如今在洛阳马坡一带,一些老人仍把“洛阳铲”称为“搠铲”。
搡铲:这是“洛阳铲”在马坡最流行的叫法,至今仍是。“搡”是洛阳一带常用方言,意思是“用力推”,“搡铲”一名得来,原理应该与“搠铲”一样,但发力的方式不同。
爽铲:因为挖土利索,很爽,故有此俗称。另一种解释,可能“搠”、“搡”、“爽”三字,在洛阳马坡村一带人中间发音相近,外地人听起来都是一个“爽”字,因此称“爽铲”。
图:爽铲
双铲:应该与“爽铲”一样,因与“搠”、“搡”谐音而得名。已故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考古专家傅振伦在《七十年所见所闻》一书中说到“洛阳掘墓人”时,有这样的文字:“掘墓工具有铁制双铲,俗呼阳窐或洛阳铲,状如半瓦。”
捣窝锨:盗墓贼中间的称呼,最俗气。此铲可以准确地找到古墓,挖到老窝,确有直捣黄龙的味道,也最形象。
杨林铲:因匠人而命名。杨林是洛阳康乐巷边白杨沟的老铁匠,杨铁匠打的“洛阳铲”钢火好,铲口锋利,带土量大,磕土利索,在探工中有良好的口碑,“杨林铲”因此叫开,一度有“宝铲”的美誉。1954年,苏联专家曾从洛阳购买一批“杨林铲”带回欧洲,“杨林铲”从此声名大振。
图:对洛阳铲好奇的女孩
探铲:又名钻探铲。这是最准确的定义和名称,名副其实,算是“洛阳铲”的学名。考古学文献中提到“洛阳铲”时皆称“探铲”;这一名称现为盗墓贼接受和认同,当地制造“洛阳铲”的作坊,也一律都叫“×探铲厂”。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号:jsnjnfl
幻龙:鳍龙类爬行动物(最小仅36厘米/最大可达6米)
幻龙是一种鳍龙类爬行动物,诞生于2.43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幻龙科中共有13种物种,体长也是大小不同,最小仅仅只有36厘米,最大的则可达6米,不过它们共同拥有着发达短粗的四肢以及细长的脖子,还有一张类似鳄鱼的大嘴,整体形似蛇颈龙,但它们的四肢还没有进化为鱼鳍状。幻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4:05:110004中国哪朝人开始真正享受假日生活?唐朝人最爱过这么三个节
唐朝人节假日里的休闲生活作者:倪方六再过几天就是国庆长假,又可以很好地放松几天了。现代人可以握戳手机,打游戏,坐高铁旅游等等,那么古人节假日怎么休闲?从史料来看,古人真正的节假日休闲生活,当从唐朝开始,之前的节令风俗宗教和迷信色彩太浓,还谈不上节假日休闲概念,唐朝时才转向娱乐型和礼仪型,并随之出现了相应的节假日休闲文化,人们开始真正享受假期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39:530000齐东方:外来文化或曾影响邺城
邺城与南朝建康(南京)并列,后世称之为北方的六朝古都。曹魏开创的邺城虽是王城,却是北方当时实际的政治中心,其后的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以此为都城。作为北方长期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邺城对中国的影响非同小可。遗憾的是,邺城被北周焚毁后一直荒废,加之漳河洪水的冲刷,已被厚厚的流沙掩埋,考古调查极为困难。1957年进行了首次考古勘察后虽有后续工作,但发掘地点和面积仍然极少。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4:04:390000地下文物看陕西:文明摇篮,早期智人
2.早期智人经过直立人漫长的发展,在距今二三十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陕西先民的体质和生产技术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他们的手更为灵巧,头脑也越发健全,进化为“智人”(有智慧的人类)。这一阶段,他们的体质特征已经比较接近现代人,所创造的文化也由最原始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步入旧石器时代中期,发现于陕西省大荔县的大荔人即是典型代表。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3:30:330000门多萨龙:南美巨型恐龙(长25米/蜥脚类中的短脖子)
门多萨龙是一种蜥脚下目中的泰坦巨龙类恐龙,诞生于9300万年前-9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可达25米,属于超巨型植食恐龙的一种。它和其他蜥脚类恐龙不同的是脖子和尾巴都非常短,主要生活于南半球,第一批化石出土于阿根廷。门多萨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0:17: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