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专家评论
郭静云《天神与天地之道》 2016-05-31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宋镇豪:该书注重地下考古发现、出土古文字材料与文献记载的多重证,因熟悉国际学界研究动向,故能以域外有关史学理论及方法驾驭其学术研究,于文字学、考古学、艺术史、宗教学、人类学及自然科学等知识领域多相诠释贯通,举一而顾全局,观微而关宏旨,入乎记注考订,出乎义理大要,视野宽博,语言行文清晰准确,见解很有胜义,立论鞭辟入里,对吾人之上古史观的启示必然良多。

——宋镇豪(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陈春声:此书解构与建构兼具,形象与逻辑并重。作者展示了一贯的、卓越的洞察力与整体观,通过对上古时代神兽形象、刻纹符号、牺牲颜色、祈卜仪式、礼器形制、甲骨字形等形象语言的精致分析,结合历史文献,系统全面地重构了关于中国上古时代精神文化的解释体系。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这是一部开卷有益并具有颠覆性的巨著。

——陈春声(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国史组召集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孙隆基:这是一部必须用开放心灵阅读的书,具“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效!

——孙隆基(史学家、文化比较研究者,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
虞万里:中国思想史的研究著作虽可谓汗牛充栋,但系统探讨中国上古思想渊源的著作却很少。究其原因,探寻上古思想之渊源,须具备多种学科知识。本书就是这样一部具备多学科知识,进行多角度探研的重要著作。郭静云教授曾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利用考古和神话学阐述三代历史,在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本书作为与其相关的又一部新著,贯穿着作者自己内在一贯的认识与思路,一定会为三代史和先秦思想增添新的一页。

——虞万里(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特聘教授)

【著者】郭静云
【书名】《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4月
【说明】上、下二册,共919页,123万8千字,插图313幅,平装全二册定价189元。
溥仪把宝物塞进棉衣 成为了我国国宝(国宝文物)
我要新鲜事2023-08-08 18:09:060001讲座纪要丨张志忠:大同北魏考古发现与研究
2022年12月6日,大同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志忠研究员做客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课程,带来了题为《大同北魏考古发现与研究》的讲座(图一)。《北方民族考古》课程主讲教师王晓琨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2022级考古文博班硕士研究生及线上300余位朋友聆听讲座。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5:36:1200012020年游学:西安卧龙禅寺、大慈恩寺、大兴善寺、广仁寺
参观完西安碑林博物馆后,沿街向北走不远再向东一拐便能看到一座千年古刹:卧龙禅寺,当然沿途也有不少西安特色小吃的店。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07:060000森林龙:最原始的甲龙类(长6米/第三种发现的恐龙)
森林龙是一种多刺甲龙亚科恐龙,诞生于1亿3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又被称为林龙,它的历史非常悠久,是第三种发现的恐龙物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身体两侧和臀部分别长有两排尖刺,尾巴没有尾锤,和结节龙类非常相似,但属于甲龙科恐龙。森林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7:30:040001古代工匠艺人易绝种之谜,长期使用毒原料致精子质量下降?
原题:工艺失传是因匠人“绝种”么?本文作者倪方六有一种现象,大家可能都注明到了:古代留下了好多精美绝伦的工艺品,但是其独门绝技却失传了,这就是俗话说的“绝种现象”。比如,商周青铜器制造技术,现代可以仿得很逼真,熔炉温度、模范都可以达到,都做得很好,就是铸不出原味儿。图:中国古代精美青铜器图:古代匠人工作场景(木匠)图:古代匠人工作场景(瓦匠)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28: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