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的“聖人鄰裡”匾写错了吗?“鄰裡”比“鄰里”更有文化
“聖人鄰裡”匾写错了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近日,《北京国子监门匾现错别字,已悬挂近10年》一文被许多网友关注。原来,北京东城区临近国子监的一街道院门楼上,悬挂的一块“聖人鄰裡”匾,被有文化的市民发现——上面有个字写错了,其中的“裡”应是“里”——邻里。媒体采访古汉语专家,也证实牌匾上的“裡”字是写错了,称题写者没有弄懂汉语的繁简变化,误用了“裡”字。
媒体就此,狠狠地批评了一通国子监附近“没文化”现象。我看这是瞎炒作,“聖人鄰裡”之“裡”真的错了吗?真的“没文化”?恰恰相反,书者笔端渗透出了浓浓的慈善之爱,恰恰是有文化的表现。
“鄰裡”,是“邻里”的繁体字。这里的“裡”,其实是“裏”的异体字,也就是古人对“裏”字的变通写法。明人张自烈《正字通》即称之“义同,或作裡”,清代著名的篆刻家徐三庚,在摹书《焦相栋神道碑》时,便将此字书为“裡”。

“里”,本作量词,是早期一种户籍编管制度,《周礼》称,“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鄰(邻)里”一词就是这么来的。如果从这个角度讲,将“鄰里”写作“鄰裡”确实有误,这里的“裡”是一个别字,这样书写真是“没文化”,但汉字书法的奥妙就在字形的变化。
“裏”,多作名词,东汉慎《说文解字》释之为“衣内也”,就是贴身穿的衣服,或衣的子。在民国及以前,“裏”与“里”二字在字形有明显的区别,这从古代许多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中便可以看出,两个字决不会互换写的。但在1950年代中国大陆开始实行简化字改革以后,这两个字成了一个字,都写成“里”,因而现代字典中的“里”字,已是多义字了,包含进了古“裏”字的全部意思。

但是,即使“裏”、“里”不分,如果将“邻里”写成“鄰(邻)裡”,从汉字标准化上来说,仍是不妥的,因为官方不提倡在公开场所使用繁体字。但如果是书法作品中,又当别论,写繁体字又是允许的,而且十分流行,是相当有文化的表现。
繁体字“邻里”怎么写?应写作“鄰里”的,而非“鄰裡”。所以,当“聖人鄰里”写成“聖人鄰裡”时,便会让人笑掉了大牙!
但是请慢笑,中国书法的微妙就在字形的变化,即便写成错字,别字,也是书者心声的一种表达。如“门”的右边折钩,写成直笔,这错了吗?明显错,但古人眼里就没错,在“五行”文化盛行后,笔划带钩是属金的,有火,迷信认为“门”带钩会酿成火灾,所以明清不少建筑上门匾里的“门”字是没有钩的。

图:午门之“门”不带钩
除了改变字形,增添和减少笔划,也是古代书法作品中所常见的现象,称为“增笔”或“减笔”。如浙江杭州西湖著名的十景之一“花港观鱼”,旁边有繁体字书的“花港觀魚”碑。细心的驴友会发现,这“魚”下的四字少了一点,成三点。这不是明显的错字吗?其是书者有意为之,仍出自清朝康熙皇帝玄烨之御笔。玄烨认为,四点为“火”,鱼靠水生,忌讳火,而三点成“水”,于是有意少写了一点,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花港观鱼”是康熙三十八年(公元一六九九年),玄烨巡游西湖时所书,后来“下江南”的另一名清朝风流皇帝——乾隆皇帝弘历,又附庸祖父风雅,游西湖时特诗一首:“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须秋水悟南华。”诗成后,刻于碑背后,这成为一段佳话,与西湖美景一起,为古今游客所津津乐道。

图:“花港觀魚”之“鱼”字下面少一点

图:西湖十景之“花港觀魚”,湖岸后为碑亭
话再说回来,将“里”写成“裡”,正有同一种意境:作为一种书法表现形式,笔下有新的意义,在讲究和谐,讲究扶贫的今天,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大家伸出手来,给生活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物质帮助,添件“衣”,又何尝不是善意?这正是书家的意思表达。
所以,在理解“聖人鄰裡”上,也要以友善的的眼光来看,不能一味地斥之为“没文化”,“写错了”。何况汉字的字义、字形一直都是发展变化的,“里”与“裏”已不分了,何必刻意要求“鄰里”非得写成“鄰裡”!
书法字与标准字要辩证地看。我不知道“聖人鄰裡”匾是谁书写的,但我认为将“里”写“裡”,应该是书者有意为之,而非无意的别字或是卖弄文化。

图:圣人邻里街,扁书“聖人鄰裡”,墙壁上所书“圣人邻里”是正常的写法
所以,我不建议“错别字匾”所在在北京安定门街道和国子监社区居委会换匾更正,也没有必须,错也是一种文化,这个错反而更有意思,错到了点子上,突出了一种善意的愿望,还能增加旅游兴趣!
行文至此再多说几句,添笔或缺笔,用别字或写错字,都是创作之表达;增或省,对或错,都是书者思想的流露。就如邓小平当年题写“南浦大桥”时(见下图),将“浦”右肩上的一点,写到下面,就是为了鞭策上海领导班子。据当事者后来回忆,邓小平当时说,如果将来把发展搞上去了,他就会将那一点移到上面去。这样的错字,是不是比不错更有意义?!

图:邓小平题书“南浦大桥”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组织十来人盗王陵称“开采”,“矿工”吃私埋宝,警方半年后才知
雇人“开采”邯郸赵王陵本文作者倪方六现代盗墓与过去已完全不一样,不仅盗墓工具和出货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盗墓手段和组织形式也有很大不同,分工协作,流动作案,跨省互动,产、供、销一条龙。老板组织盗墓,负责收货,商业运作概念被引入盗墓圈。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赵王陵盗案,就是这样。赵王陵盗案发生于1997年,已过去20余年了,00后网友是不知道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14:240000讲座整理|徐少华:曾、鄂之谜与周在江汉地区的分封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2019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讲座整理编者按:本文由暑校学员整理,并由本号工作人员校对及编辑。如有错漏,恳请讲者或读者指正!曾、鄂之谜与周在江汉地区的分封主讲人:徐少华教授(武汉大学)整理人:丁善泉(武汉大学)编辑、配图:刘亚楠摄影:李伯璋终审:桑佳旻长按指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2:10:390000在农田里挖出的战国古墓 居然出现宋朝文物(奇怪墓葬)
一座战国古墓里出现了宋朝时期的瓷碗。在河南省南阳市的夏庄村,考古队在看似寻常的农田下,抢救性发掘出来一座超级大墓,墓葬四周密密麻麻的布满了陪葬坑。规模如此巨大的墓葬,墓主人生前一定有着高贵的身份。据村里的老人讲,几十年前,这一片有个土墩子,墩子上还有一座庙,叫做冢岗庙,庙里有一块清朝道光年间的碑,碑上清楚的刻着土墩子的名字不见冢。抢救性挖掘我要新鲜事2023-12-28 17:00:170004甲骨文之前,中国没有出土文字!为何中国却宣称5000多年文明史?
2019年,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在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位于我国浙江余杭的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在中国代表席上,此时缓缓展开了一条横幅,上书:“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我要新鲜事2023-09-24 20:18:260000新发现 | 江苏薛城遗址发现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台型聚落遗存
薛城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淳溪街道薛城十村,南距高淳市区约4.2公里。遗址原处于石臼湖南岸,为一岛形台地,顶部海拔14米,当地人俗称“小岗头”,现在遗址东南面大部仍临水,西北部为鱼塘。其平面大致呈椭圆形,南北宽约210米、东西长约330米,经初步勘探,遗址中心面积约6万平方米。薛城遗址于1997发现,并于1997、2010、2021年进行过三次考古发掘,总发掘面积385.4平方米。我要新鲜事2023-04-20 14:08:060000